作者:陈长礼 文章来源:济南日报
在巍峨苍翠的大山中,在盘桓迤逦的山路上,济南公交三公司的33条郊区专线公交车穿梭在其间,风雨兼程,它们像一支支流动的彩笔,描绘出了一张张庞大的郊区公交客运“网络”图,既拉近了城市与农村的距离,也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从市区到南部山区的公交线路全长近50公里,是全市最长的一条郊区公交线路,为了保证这条公交“网络”畅通,33名公交调度员对400余辆公交车实时掌控,科学调度,600余名驾驶员把“家”安顿在了山村,让乡亲们和一些外出打工的农民工,进得了城,回得了村。
工作和生活在大山深处的驾驶员,始终绷紧着安全这根弦。山路崎岖陡峭他们不害怕,蚊子叮苍蝇飞他们不在乎,但他们害怕三轮车、摩托车、家畜突然横穿马路,因此只要是手握方向盘,驾驶员们的眼睛总是瞪得大大的,谨慎驾驶,确保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由于山区的道路没有路灯,在头班车和末班车行驶中,他们依靠车辆自身的灯光照明行驶,遇到恶劣天气,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缓慢行驶。虽然山里的驾驶工作艰辛,生活单调枯燥,但当他们听到老乡们的亲切问候声,看到孩子们的灿烂笑脸,感受到车厢里和谐、温馨的氛围,他们总会感到欣慰和自豪。
热情的服务感动了乡亲们,盛夏酷暑,驾驶员们经常能喝到乡亲们送来的山泉水;寒冬腊月,乡亲们会自发地组织起来铲平山道上的积雪…….老驾驶员王化选感慨地说:“老乡们憨厚朴实,我一定会把这个车开得更好。”
自从公交车开进了南部山区,山里的新鲜果子出了山,城里的科技信息进了村,给村民带去了实惠。虎门村年近80岁的李奶奶经常进城卖点水果,每次刨去6块钱来回车票外,还能赚个20来块钱,她深有感触地说:“没有公交车的时候,进趟城就像娶媳妇一样难,很多人在大山里活了一辈子也没有进一趟城。现在可好了,公交车一会儿一趟,花3块钱就能去50公里外的城里见世面。”
遇上难行路段,乘客们都会下车助一臂之力
和城里开车一样,保持车内卫生整洁
驾驶员王化选在帮助大娘提水果上车
夕阳下,年轻的驾驶员弹着吉他,享受乡村的宁静
晚上回到终点站的住处,洗去一天的疲乏
公交车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驶
老驾驶员张戬峰冒雨检修车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