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出行难、乘车难的问题长期困扰着我县大多数乡村老百姓,乡村客运的违纪违规现象时有发生,成为了交通管理部门的一块“心病”。乡村客运交通状况该如何改善,这是交管部门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去年10月1日,犍为至三井公交车班线正式开通,16辆崭新的环保公交型客车投入运行。5 个月过去了,其运行情况究竟如何?百姓是否得到了实惠?近日,记者随一辆公交车进行实地采访。
嘉阳火电厂职工袁伟每周回犍为两次。他说:“以前的客车要25分钟才开一趟,现在的公交车每10分钟就有一趟,快捷、方便多了。”据了解,犍为至三井发班时间由原来的早上6点30分提前到6点,收班时间由18点延长到20点,班次由原来44班增加到128班;沿途共设置了10多个招呼站,该班线旅客乘车难的问题被彻底解决了。
公交车上,记者看见沿途的道路警示标志标牌比以前完善了。公交车到达塘坝的时候,车上的座位已满。这时又上来几位乘客。售票员亲切地说:“请大家拉好扶手,注意安全,讲究卫生。”
石溪镇保卫村四组的陈建刚说:“有了公交车后,打‘摩的’、赶‘黑车’的人明显减少,大家都喜欢坐公交车了。因为坐这种带空调的公交车,便宜、舒服、安全,心里踏实。”马庙乡藕花村四组的祝登华告诉笔者:“以前坐客车要花5块钱,现在的公交车只收3块,政府帮我们节约了两块钱。”据了解,去年11月19日,上百名群众自发地敲锣打鼓向县政府、交通局赠送锦旗,感谢政府发展农村公交给他们带来的快捷和实惠。
据了解,公交车辆更新后,更加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和绿色环保的要求,其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度减少。16辆新车每年至少节省燃油支出45万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8294千克。
县运管所所长岑平告诉记者,自我县在全市率先实行客运公交化改造后,周边县市纷纷派人来参观学习。犍为至三井线客车试行公交化之后,预计每年会给老百姓带来400多万元的实惠。今年还将开通泉水、新政、岷东公交班线,清溪、双溪、大马、九井、铁炉和榨鼓等乡镇也会出现新型公交车的身影。这样,城乡公交一体化给老百姓带来的实惠预计每年达到100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