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民办公交IC卡被强买新华人寿保险,你抗议了吗?(转自西祠南京零距离版)
事件背景:
小张是一名在南京上学的大学生,为了乘车方便,前几天去华夏银行办了张公交IC卡,工作人员收了他86块钱,当时他也没在意,但是回去以后发现有一张5元的新华人寿的保险收据,他觉得很奇怪,自己没有要求买保险,怎么会有保险收据,因为家境不是很好,所以小张对花出去的每一分钱都很在意,于是他去办理点要求解释,得到的结果是办卡必须要买这个保险,而且不能退保。近日,小张特向21世纪保险网反映了此事,希望记者可以帮他把这个事情查清楚。
调查经过:
于是,记者选择了南京市内位于虹桥的华夏银行进行暗访。
记者向售卡人员表示自己想买一张公交IC卡。售卡人员问:“带身份证了吗?拿身份证来交钱就行了”,记者问到:“多少钱?”,售卡人员说:“一共86元。”记者发现,虽然售卡点的墙上醒目位置贴着新华人寿的宣传彩页,但是这位售卡人员并没有和记者提级任何关于保险的费用,记者随即以没带身份证为由退出了银行。
难道张同学反映的事情有误?
记者决定去山西路的华夏银行看看情况。在这个售卡点,记者同样表示想买张公交IC卡。
售卡人员问到:“充值多少钱?最少50元”
记者答到:“就充50元”
售卡人员说:“一共86元,身份证带了吧?”
记者表示疑问:“等一下,这个卡费30,充值50元,不是80吗?6块是什么钱?”
售卡人员接着说:“一元钱的卡套,5元的保险。”
记者又问到:“什么保险?”
售卡人员答到:“这个是乘客意外伤害险哎,办卡都要买的”
记者又追问:“这个保险每个人都要买吗?”
售卡人员说:“对,每个人都要买的。”
见此情景,记者同样以没带身份证为由离开了这家银行。
为慎重起见,记者又去了第三家—位于新街口的华夏银行。
记者对售卡人员说:“这个公交卡怎么办理的啊?”
售卡人员答:“身份证,卡费30,充值金额50的倍数,5元保险,一元卡套。”
记者问到:“怎么还有5元保险?”
见记者有点犹豫,这位售卡人员立即拿来这个保险的宣传彩业页,开始主动介绍起这个保险的详细情况,购买好处。记者表示自己已经购买了其他保险公司的意外保险,不想买这个险,售卡人员见状继续说:“这个保险好哎,现在交通事故这么多,这个保险很好的。。。”见状,记者只得以有急事下次再来办卡为由离开了这家银行。
当事人观点:
看来,如果前来办卡的人不主动对5元保险费用提出质疑的话,华夏银行售卡点就会顺理成章的把5元的保险费用加入买卡必须的费用中,而这种做法是否完全合理呢?
南京公共事业IC卡公司综合业务部一位负责人给出的解释是这样的:“这个公共交通乘客意外伤害保险是属于新华人寿保险公司的,这个保险是购买公交IC卡附带的一项服务,和公交卡是一起的,购买卡的人都要买的。”记者问到:“如果像小张这样在不知道的情况下买了,但是自己并不想买,怎么办?”这个负责人说:“那也没有关系,去买卡的地方和售卡人员进行协商,退掉就是了。”
随即,记者又联系了新华人寿团险部陈经理,对于这个事情,陈经理表示,开发这个公共交通乘客意外伤害保险他们的本意很好的,她说:“因为考虑到现在乘客的交通意外越来越多,伤亡情况也很严重,交这五元的保险费,实际每天才花3分钱,应该说是一种投入很小收益很大的保险,但是很多人并不清楚这个保险的作用,和公交IC卡一起出售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重视这个问题,我们是要求售卡人员让买卡的人购买的,如果真的不愿意买,也是可以退的。”
律师观点:
针对这个情况,记者又采访了法律界人士,律师对此提出了两点质疑:
1)购买保险必须本着自愿购买的原则,所谓自愿原则,就是指保险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即投保人、保险人以及被保险人、受益人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设立、变更或终止保险法律关系,不受他人干预,而售卡点直接将保险费用归为办卡必须的费用是不合理的,违背自愿的原则。如果售卡人员不主动告之,买卡的人很有可能误将这个保险费用和办卡必须费用(如押金)混为一谈。
2)将公交IC卡售卡点作为保险的销售渠道是不规范的,即使乘客愿意购买这个保险,最后得到的也只是一张保险收据,具体这个险种的保险条例乘客并不清楚,会不会和自己已经购买的某项险种重复呢,出了什么样的交通意外将获得怎么样的赔偿,5块钱的保费有效期到什么时候,什么时候该续保乘客也一无所知,而且乘客购买了这样的保险后也没有指定相应的受益人,如果乘客真的发生意外事故不幸死亡后,应当向谁支付赔偿费用?显然,这个的销售方式是不规范的,一旦投保人发生事故,很容易和保险公司以及实际销售保险的华夏银行产生纠纷。
记者同时又随机采访了几位路人,他们基本上不知道自己购曾在办卡的时候购买过新华人寿保险的事实;有个别人知道,但也被告之必须要买的,加上五元的保费对大部分人而言是个比较小的数目,因此也就顺理成章的购买了。当记者说明律师的观点后,这几位被采访者都表现极大的不满,认为公交IC卡公司与新华人寿联合销售保险的做法太不应该,实在有点强买强卖的感觉,有的市民觉得自己被欺骗了,虽然只是5元钱,但花得却是不清不楚。
记者分析:一个人5元钱不算多,但南京有近700万人口,按三分之一人口购买了公交IC卡与该保险计算,新华人寿与公交IC卡公司有近1000多万销售收入是靠这种手段获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