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结论:在中国这样浮躁的社会,电车命本该绝
ZF和民众至高无上的环保意识 + 业内人士认真负责的态度 + 精神文明,只有兼备,无轨电车才能存活。除此之外,电车即便能存活下来,也是侥幸。在中国,在上海,环保是任何人都能挂在嘴边的空谈,拜金则已远远超过了本已微薄的社会责任感。在如此国度,无轨电车被废除,实在也不算什么意外了。我只能承认,无轨电车被拆除,是我国不环保、不民主的社会大现状的又一个小缩影。而近年突然兴起的纯电动车、混合动力车,之所以能被推广,因为在中国,这些东西有卖点,有幕后产业链和丰厚利润,能产生政绩,能消耗GDP,还能让有些不自量力的人以为是“超英赶美”的有力武器——而并不是因为他们环保——因为更环保的零排放、零二次污染的无轨电车正在渐行渐远。
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已经失去了越来越多本应有的美德,更像一些内地一夜暴富的小城市。
最后以老婆大人的话结语。我很惊讶也很感动地发现,不知道是自动的还是被熏陶的,她竟然也支持并喜欢上海的无轨电车。说到电池车,她只说,他们搞的不是环保,是政绩。
附件是2007年报纸上的一则新闻,上面还写到2010年,电车总量将增加到800辆。
我们应当尽最后的努力。写信给市ZF、交通局、建交委、环保局、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等各部门,哪怕还只有一丝希望。再退一万步讲,既然已经有了11路、26路电容车(估计明年上线)以及世博的36台电容车(今后总要有个去处),那么整个电车整流供电系统还将支离破碎地存在着。(除非ZF自己打自己耳光,把电容车迅速淘汰) 也许30年以后,当ZF幡然醒悟,不再痴迷于电池车这种奢侈品,而”全球减碳“的呼声愈来愈高、上海的空气质量愈来愈差时,无轨电车又会以某种形式在本市再次回归。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