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929|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太原游记(一)在夜行的K601上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18 13: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是一次期待已久的旅行。早在研究生暑期实习的时候就已经着手准备报名太原了(当然动机不是为了去那里参加项目实习,而是去坐562电车),后来总觉得离开家6个星期,太长了,就没去。这次终于如愿成行。

K601车体很旧了,最关键的是转向架太破了,一路上又吵又颠,一宿根本没怎么睡着。不过这个车的服务态度非常好,虽然已经有了动车,但是这个太原进京王牌车的地位仍然不可撼动,只是绝少有人坐着它从北京到太原了,全车绝大多数乘客都是五台山、原平、忻州下车的。10点整准时关灯,列车上播放《外婆的澎湖湾》、莫扎特的小夜曲,加上播音员一段优美的文字:“又一个美好的夜晚来临了。晚安,朋友。”让人感觉非常非常好。这个车是我所坐过的服务态度最好的车,太原人经营列车都是如此的认真细致,尽职尽责,就像经营火车站一样,这在我到了太原之后也得到了验证。

关灯了。由于颠簸厉害,加上已经很久没睡过这么难受的破床了,根本睡不着。于是决定趴窗户看看风景。拉开窗帘,顿时被窗外的美景深深地震住了。正月十四的月亮挂在天空,没有一丝云雾,照得窗外山区的远山、近山、树木和草地十分清楚,虽然是深夜,没有灯光,但只凭借月光,窗外的所有景色看得清清楚楚,月下的一切都别有风韵,加上还回荡在耳边的小夜曲和《外婆的澎湖湾》。我不但已经很久没有去外地运转过了,而且这样的景色真的是从来没见过,太迷人了,拉开窗帘原本只想看一眼,结果竟然从11点左右一直呆在车窗前看到了夜里1点半没动地方,惹得乘务员三人次跑过来问我是哪个铺的。

很想拍照片,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白涧之后一站灵丘,中途不停。这样迷人的景色,只能在月圆的晴朗夜晚,待在关上灯的卧铺车厢里,才能真正属于自己,也只有这时,才能真正体会到“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真正含义,发自内心地让这句诗油然而生。可怜,小学就会背这句诗,而诗中的景色,直到今天才真正看到。我终于明白为什么shandali、syn、杠男等人要包绿皮软卧车厢关上灯一宿不睡,夜行草原列车了。始终呆在城市里,是一辈子也看不到这样美丽的景色的。很多感想和感悟,也只有看到这样的景色后,才能油然而生。然而,显然,现在还能知道去专程寻找并专心陶醉于这样的景色的人,恐怕也只有shandali和我这样的了。

mandynew用“独行侠”三个字来形容我,现在想来是再恰当不过。这次真的是独行。本来还有三个人十分想一起来的,但因为学业、家业、事业等原因都眼巴巴看着不能来,急得要死,但是也没办法。我们都被日常的学业、家业、事业等琐事所牵住了,在各种类似事物组成的小圈子里逐渐地销蚀掉自己的绝大部分人生。在共迎祖国60华诞的日子里,却连祖国大地上独具魅力的景色都无缘欣赏——确实,月光下的京原夜色和白天是一点也不一样的,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才能真正静下来,思考一些东西,才能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艺术,什么叫做美。
真正的艺术和真正的美,不是生活在世俗世界中的人简单地就能够获得的。中国的教育,从小学到研究生,缺乏的模块有很多很多,诸如独立精神、创业意识等等。然而最不能容忍的,就是根本就没有对于“美”的任何教育,根本就没有这样的环境。以升学和几等奖为目标的钢琴、吹管子、画画、跳操等等,那根本就不叫艺术,搞这些所谓艺术的老师们根本不称职,在艺术的审判所,应当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这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永远只是给资本家们卖苦力的螺丝钉和工匠,是每天忙于斤斤计较、一辈子为了大合唱几等奖、推研、获得工作名额、房价和股票而或大喜或大悲的简单人,而不是懂得去发现美、欣赏美、体会美、为了发现了真正的美而欣喜若狂的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想获得真正的美,不需要专门去上钢琴班学习绘画构图技法,只需要懂得把自己的感受用最真实的方法表现出来就行了,哪怕只是胡乱画几条线——可惜目前这一资格基本只属于学龄前儿童。
列车开的速度不很快,京原线限速60,这正是欣赏京原月色的最佳速度。我在这不断飞驰而过的月色中,终于体会到了一件很简单的道理,那就是:我们平时欣赏的那些艺术作品,尤其是那些艺术巨匠的作品,无论是绘画、摄影、音乐、书法,如果不是真正拥有作者的人生经历、体会与感悟,如果不能设身处地地站在作者的立场上,是很难读懂作品背后的东西,也无法体会到作者的心境与手笔的。去艺术馆,看摄影作品、照片、绘画等等,我们不自觉地就用诸如构图技术、摄影技巧、参数甚至什么年代值多少钱等等那些定性的技术层面的东西去评价作品、去左右自己的审美了——那根本就不叫艺术了。抑或是光看色彩漂亮不漂亮,看穿的衣服多少,这样显然也很难能够真正融入作者的心境与用意。

要想融入作者的心境与用意,融入这些作品当中,对于我们这些一般人来说,真的是难上加难,因为目前我们每个人其实心底最关心的,都还是自己生活中的那些琐事杂事,其实一点都没意思,却关系到自身利益前途,因此不自觉地把心思都放到了这些上面,长期以往,就失去了仅有的那一点点艺术的感觉和审美的情趣,剩下的,可能也仅仅是那些流于表象的浅层次的美感,诸如流行歌曲、把头发染成5种颜色,等等。真正的艺术和真正的美,已经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无缘了。这是我们从小所接受的教育所一点一点销蚀掉的。

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是第一要义,却恰恰忘记了除了发展之外,停下来,慢下来,体验生活中的美,体验美好的大自然,体验那些真正能够触动心底、震撼心灵的美丽景物、人物乃至事物——这是一件比发展更加重要的事情,而且也是未来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我们所必然转向的归宿,然而它却被我们当前强大的发展热情和快速前进的车轮所掩盖得毫无光泽。大家都忙着挣钱,忙着考更好的学校,忙着让自己学得更多、头脑更加充实、综合素质更高、GDP更多,人际关系更加和谐,却在长期的水泥森林生活中逐渐迷失了自我,失去了人的类本质,忽视了从其他方面去充实自己,包括对美的感觉与理解——因为它不能定量描述也不能看到什么立竿见影的效果于是就被我们遗忘。我们一个个都西服革履,衣冠禽兽,举止文雅,谈吐文明,满腹经纶,出口成章,从各方面看确实都是一个优秀人才,但唯独缺少了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真正的美的热爱——可能压根儿就没怎么见过什么叫艺术什么叫美,只见过托福。我们说社会浮躁,说价值取向多元化的迷失,说种种社会病的存在,其根源在哪里?——可能就在这里。

目前绝大多数同龄人,接触艺术和美的途径,恐怕就是流行歌曲了,除此之外很少有其他的途径。生活在城市中,我们有的时候被一些精彩的画面为之一振,诸如彩灯、晚霞、烟花等等,然后很快又遗忘掉,重新回到日常那些事情中去。其实,如果静下心来,会发现美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举例,佛经,或者是那些读起来引人入睡的好文章,对于普通百姓,一定没人爱读。但如果真正踏踏实实地、不带任何功利与浮躁之心地融入进去,一样会发现其中的美,一样会琅琅上口,一样会体会到一番别样的情调,一样能够使人获得愉悦之情与天然的**和动力——关键就在于,我们现在的生活工作节奏都太快了,很难有人愿意去花半年的时间通读水浒传原著,而都愿意去接受文化快餐,接受那些仅仅能快速迎合作为生物的低级需要的东西,而却忽视了自己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的地位。时间长了,文化市场上,尤其是大城市之外的小地方的文化市场,除了那些带有明显功利性的东西(教辅、考研、工业设计与制造)还能引发人去动脑子之外,剩下的就只有那些不用动脑子的低水平低层次的精神食粮了。

京原月色下,我做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就是以后每隔一个月(很合适的大规模运转间隔),也就是每个月圆时候的周末,如果是晴天,就去坐夜行列车,京原,京承和京通一定是最好的选择,一个人静静地体会月下尘封静止的景物和不断运动的列车。生活中,除了忙着GDP,忙着考高分,忙着发展之外,应该而且必须有一些这样的东西。否则,就是不完整的生活。回去后重新温习shandali等人的游记。

这次太原之旅,不得不让我重新体验生活的真实面貌和真正意义。刚才给胖贼打电话,一直感觉他那种生活才是最幸福的,自己以前也曾经一直就想过那样的生活,但并没有完全实现——不过至少是一多半实现了,比起自己的同龄人来还是要幸福一些的。首都经济的内涵和特质,就是全国的精英都聚集到北京来,这里的人最聪明,最努力,最刻苦,因此生活气氛最差,大家都在不停地忙,大人忙工作和事业,经营科学理论,经营人际关系,经营商业,小孩也在忙学习,忙辅导班,竞赛和升学,却从来没人说要研究一下怎么提高生活质量,更开心,更能做自己真正愿意做的事情,心里也研究自己真正愿意琢磨的事情,而不是虽然自己不喜欢但是非常重要或者公认很伟大从而自己也不得不天天费心思琢磨的那些事情——比如要找工作,要升学,要挣尽可能多的钱,要寻求更好的发展,等等。大家都这么想,都来了,那后果就别提多可怕。

这次出来4天,就是要彻底地为所欲为,就是溜大马路,别的什么都不干。突然发现自己已经N久没过过这样的生活了,但这是最令自己喜欢的一种生活方式。其实,大家都喜欢这样的生活方式,但我们为了生存,特别是为了在首都这种地方生存,就不得不去学习,不得不去工作,不得不去竞争。难道生存竞争就意味着必须降低生活质量是么?当然不,我从K601上一下来,站台上发生的情景便永久地刻在了脑子里。

太原站虽然只有7个站台,但收拾得十分干净整洁,一切整齐有序,给人一种很利落的感觉,至少是重视。同样的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重视与否,那绝对是不一样的——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站台上的大妈虽然年龄已经很老,但和蔼可亲中又透露中高度的纪律性和严肃感。K601排空后,同一个站台的太原晋城绿皮车即将发车,大妈十分负责地瞭望全车车门都已经关好,一边不停地吹哨提醒越过黄线的乘客,哨音十分响亮。这个车是桔子双机牵引,两个车的司机看大妈手势后上车,之后车头A鸣短笛三声,车头B鸣短笛三声,接着车头A鸣长笛一声,车头B鸣长笛一声,最后两车一齐长鸣一声,列车启动,黑烟滚滚快速开出太原站,大妈一直在站台目送列车开出车站信号机,这才跑下地道,去相邻站台接马上就要到的青岛车……我站在一旁看得出神,第一次看到了这么规范,这么认真负责的铁路系统。
走出车站,参观太原站和周边。感觉太原这个城市非常重视铁路和火车站,没有把火车站当成城市之外的一个东西,而是把火车站当成了市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车站的警察、工作人员和售票员都十分和蔼,十分耐心,从售票厅提示标语、挂图、车站装饰、布局等所有细节都能看出来。在这里工作的人,在这种氛围下工作的人,肯定不觉得累,因为即使不喜欢铁路,也会真心地喜欢这么一种工作就是服务,服务就是工作,就是快乐生活的工作氛围。

其实,包括火车站在内的许多工作,也包括中考高考等等,都是这样,并不是一定需要太高的智商和机灵劲儿,而最关键的东西,一是要重视,二是要有热情。有了这两样,同样的人做同样的事情,效果必然会大不一样。很早以前在新街口豁口331总站的车队宣传栏里面读过一篇文章,一个出租车司机,每天把自己车弄得干干净净,车里准备足了报纸、即时贴、药品、五种人用品、布娃娃等许多东西,弄得跟自己家里一模一样。每次拉客人,都是主动服务,把顾客需要的一切都考虑得十分周全。他告诉记者,自己以前也是同其他司机一样,随便拉些人一天一天过去就完了,也不考虑怎么能服务得更好。突然有一天他明白了,每天都是这么过,为什么不能够更加细致、更加用心一些,做的更加好一些?其实,别的什么都一样,只是生活态度变了,消极或者是积极,阳光或者是得过且过糊里糊涂,后面发生的事情往往就能差出去十万八千里。

我们往往过于关注技术层面的东西,过于看重事情的结果和最终效果,过于强调竞争和你死我活,过于强调做事情的所谓成本与成本的付出以及自己的收益,不知不觉中就把做事的热情、责任感、重视程度、专注程度等等这些需要格外注意的,也就是最关键、最为可贵的东西逐渐地淡化掉了——不要提出疑问,我说的就是现在身处北京绝大多数年轻人的心理状态。没错儿,说的就是你,我没描述错吧?
初到太原,最深刻的两点感受,一是要懂得美、发现美,发现生活的原本面目,并把它变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全部。二是要用心生活,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要为了追求什么而做事情。未完待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10
发表于 2009-10-19 11:16 | 只看该作者
K604灵丘会让K601,LZ看见否?
riki 发表于 2009-10-18 22:54

原先1164在繁峙附近汇K601,现在不知道是不是还在那儿。
9
发表于 2009-10-19 06:00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必须顶!
8
发表于 2009-10-18 22:54 | 只看该作者
K604灵丘会让K601,LZ看见否?
7
发表于 2009-10-18 22:24 | 只看该作者
smth转到8684了
6
发表于 2009-10-18 22:18 | 只看该作者
看样子LZ很喜欢太原呀
5
发表于 2009-10-18 15:17 | 只看该作者
.........貌似文中说没法照了
4
发表于 2009-10-18 15:17 | 只看该作者
.........貌似文中说没法照了
3
发表于 2009-10-18 15:14 | 只看该作者
求图....好文!
2
发表于 2009-10-18 14:01 | 只看该作者
插个楼……这个文要加精!!!不过应该在铁路版吧……文笔真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8-23 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