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体外除颤器(以下简称“AED”),是用于患者心跳骤停后的早期除颤,可帮助患者恢复心脏跳动,素有“救命神器”之称。今年,南京市政府将AED在公共场所的设置列入了民生实事项目。
而为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加强院前急救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6月18日,南京市红十字会和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了第二批AED投放,未来两个月内南京地铁站点AED将实现全覆盖。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5年江苏就开始陆续在公共场所设置自动体外除颤器,这不仅是一种急救设备,更是全民急救观念的培养。而努力“走在最前列”的南京正在大规模引进这种急救“神器”。2019年南京市红十字会首批购买的100台AED已经全部安装到位,其中35台AED设置在南京地铁换乘站和人流量大的站点。记者了解到,就在今年4月30日,苜蓿园地铁站附近一健身馆内一位女子出现心脏骤停,健身馆教练、地铁站值班站长、值班警员等接连对女子进行心肺复苏,并使用苜蓿园地铁站设置的AED对女子进行电除颤而成功救人,地铁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公司给我组织过相应的AED操作,当时我是通过监控看到有人拿AED,我就跟了过去,发现有人疑似心脏骤停,我就迅速参与了急救的过程,突发的情况下这个还是很有用的。”
南京市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副部长程万里说: “今年经过招标,我们采购了900台,这次在地铁还要安装134台,基本上就在近两个月实现南京地铁站点AED全覆盖。因为在地铁人流量很大,意外和心脏骤停的概率更高。AED的投放就是要做到有备无患。”今后,南京市红十字会将继续立足救护培训和AED在地铁等公共场所的设置,和全社会有责任有担当的单位和个人一起,为南京筑起牢固的生命安全保障网。同时,想学习急救技能的单位和市民朋友可以和市红会直接联系,免费报名参加AED相关的救护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