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134|回复: 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话题(3.4--3.22)关于BRT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4 20: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面是一段资料(节选),大家可以自由讨论,只要与BRT有关都可以
回答较好的可以加分(2至50分不等),具体规则与去年这个时候是一样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36
发表于 2009-4-3 20:41 | 只看该作者
深有同感

我对北京BRT的两点想法
1、一定要有单独的、专用的路权。北京之所以只有BRT1还有个样,就是因为只有BRT1有单独使用的专用道;BRT2来了个与社会车辆合用两条车道,公交车的灵活性和提速性和小轿车根本 ...
SANTANA200 发表于 2009-4-2 23:37



深有同感
35
发表于 2009-4-3 07:37 | 只看该作者
北京也就BRT1还有个样,其余的什么玩意啊
938支5 发表于 2009-3-30 22:38

深有同感

我对北京BRT的两点想法
1、一定要有单独的、专用的路权。北京之所以只有BRT1还有个样,就是因为只有BRT1有单独使用的专用道;BRT2来了个与社会车辆合用两条车道,公交车的灵活性和提速性和小轿车根本没有可比性,所以堵起车来,BRT2被夹在小轿车之间;BRT3更不用说了,一点感觉不出快在哪里。
2、最好行驶在封闭的快速道路上。如果说BRT1的遗憾,不少人都会说是速度太慢,而速度之所以快不起来,就是红灯太多,平交道口太多。所以想让brt快起来,就要向厦门那样,在封闭的路上发展BRT。而北京有这种基础的道路不在少数:三环、四环、万泉河路、阜石路……具体怎么改造,就看ZF的决心有多大了。
34
发表于 2009-4-3 07:27 | 只看该作者
BRT快速公交系统是一种高品质、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低成本的公共交通形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快速公交系统采用先进的公交交通车辆和高品质的服务设施,通过专用道路空间来实现快捷、准时、舒适和安全的服务。
首先我们来看看快速公交系统(BRT)的组成部分:
  专用路权:通过设置全时段、全封闭、形式多样的公交专用道,提高快速公交的运营速度、准点率和安全性。
  先进的车辆:配置大容量、高性能、低排放、舒适的公交车辆确保快速公交的大运量、舒适、快捷和智能化的服务。
  设施齐备的车站:提供水平登乘、车外售检票、实时信息监控系统和有景观特色的建筑为乘客提供安全、舒适的候车环境与快速方便的上下车服务。
  面向乘客需求的线路组织:采用直达线、大站快运、常规线、区间线和支线等灵活的运营组织方式更好地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
  智能化的运营管理系统:运用自动车辆定位、实时营运信息、交通信号优先、先进车辆调度,提高快速公交的营运水平。
    从以上角度看,没有实质上的道路优先权是实现不了BRT的。各地其实不一定追求高质量的垂直交通BRT,我想可以因地制宜的实现一些较原始的BRT,只要取得道路的优先权,就能达到人们所需求的大客流的快速公交了!!!
33
发表于 2009-3-31 06:38 | 只看该作者
北京也就BRT1还有个样,其余的什么玩意啊
32
发表于 2009-3-30 08:33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可以拖动到14分35秒
31
发表于 2009-3-30 08:20 | 只看该作者
请大家看段视频
请尽量往后看
主要看外国的brt
http://p.you.video.sina.com.cn/player/outer_player.swf?auto=1&vid=1393606&uid=1280081331
30
发表于 2009-3-30 08:13 | 只看该作者
低地板是国际通行的,无障碍化的基本要求,不光BRT,实际上这需要普及的!
swot 发表于 2009-3-24 19:23


难道只有低地板才能做到无障碍吗?
这样想是不是有点死脑筋呢?
中国完全曲解了brt.在中国人.尤其
是一些领导者和决策者眼中 brt就是低地板铰接车的代名词
我只要在线路上投放了低地板的铰接车.哪怕我没有专用道.
这条线路都可以叫做brt.brt是什么?brt是快速公交.快速公交的快速
体现在哪里?最重要的是路,是专用道.其次才是车辆.如果我们做不到
或者保证不了车道的专用.就是车再好它也快不起来.所以希望以后再修brt
的城市不要只把眼光放在车辆的配置上.而是要把专用道的建设摆在首要的位置
这样才能确保快速公交的快速
ps
brt为什么非得要低地板?brt的另一个要求就是大容量.在中国的低地板技术还不是很完善的时候
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像点别的办法,为什么我们非要在车上做文章?难道在站台上做文章不行么?
车辆做高一踏.咱们就不能把站台修高?为什么非要对着低地板使劲呢?总结一句话BRT不是低地板铰接车
29
发表于 2009-3-27 21:06 | 只看该作者
说说济南brt给我的一些感受,既然看到了这个讨论帖子,重在参合,嚯嚯。

比较好的几个方面
人性化:主要表现在水平乘踏,线路预报,服务优良,提示醒目,环境舒适,无障碍换成,使用专用道等。
    专用道的问题以前看过大家讨论多次,在各大路口处,brt往往能利用专用道排到最靠近路口处等红灯,这是快速公交的最大优点,体现了快速便捷以及公交优先等人文特点。至于专用道利用率不高的问题,专家也说过,不能按照停放的车辆数目衡量,这是很明显的。一辆brt满载的话俺一百人计算用小轿车25辆才能装得下,也就是说25辆轿车停在那等红灯和一辆brt等红灯,虽然看上去差别大,但是运力是一样的。过激点玩笑的说,小车等红灯怎么说也是坐着等,搞不好还有音乐可以听,VCD可以放,空调可以吹,暖气可以开。可是旁边公交车里的芸芸众生就没这么好了,一样等红灯,有的没地站有的没地坐音乐听不到电视看不到呵呵夸张一下啦,所以那些对brt专用道红眼的司机们,请设身处地为大家想一想,和谐社会要有和谐的思想的为基础的,不是嘴上对付。高架桥修了这么久,钱费了好几亿,路封了一年多,灰尘吃了一年多,修好了却没有一辆公交车可以优先上去走走,最后只是为小轿车开辟的一条“小车超级专用道”嘛,大众们可是啥都没说啊。
    关于专用道,还有一点。公交专用道,体现公交优先体现大众优先,那么理论上只要是公交车都可以走才对,这个目前做不到,以后可以做到才好。因为同样是等红灯,普通公交车上的市民们,既要忍受拥挤炎热的煎熬,还要忍受三个红灯过不去的煎熬,这实在是......(前提是没有专用道的道路)

运行至今看在眼睛里的一些问题

1.上下车
    问题:对于高峰时段BRT的拥挤大家都是深有体会的,我觉得有些时候在上面都有被挤成相片的危险呵呵。但是这是暂时的,一是因为现在快速公交开辟的线路还没形成规模,再就是现在一些地方修路造成的人流集中,加上公交部门为了大众着想,对BRT采取了有益大众的价格,这些都是暂时性的。高峰期上下车的时候矛盾是很突出的,上车的上不去,下车的下不来,司机开不动,屏蔽关不上,插队者大有人在....。现在的情况是容易伤人,也容易造成口角之争,还便利了广大小偷,这些大家都是不愿意看到的。
    策略:关于解决方法公交部门还是采取了一些必要的做法的,比如,站台人员引导乘客排队,比如车站工作人员每当车辆进站就一遍一遍的“先下后上”这都是已经在实行的方式。我琢磨很久也没想出个一劳永逸的办法来,现在有个辅助的想法是能不能把屏蔽门口的那块地方标出上车区和下车区,上车下车统统靠右边走,在地上制作栏杆的方法虽然有效但是费工费力,而且不灵活,简单的办法就是在地上标识黄线,对着公交车为例,左边标出下车区,右边标出上车区,分区也不一定居中分,可以下车区三分之一,上车区三分之二,当然还要根据情况考虑。这样做短期内会不会让大家认同这个社会契约?会不会教育自己身边的人和小孩也遵守这个社会契约?这都需要时间来验证,需要我们整个民族整体层次的提升,但作为一种想法,我写在这。大家讨论。

2.扎堆
    问题:现象是有时候十分钟不来车,有时候一下子来三四辆,结果一拥而上........
      拓展:对BRT的信任度降低。说说什么是我理解的可信度,比如我在全福立交住,到黄岗上班,经验说比如k57比一个多小时,搞不好中间堵车要更久,坐BRT只要四十分钟,最多一个小时,那我选择坐后者,对后者的信任度明显高。但是实际上BRT由于也有扎堆的情况,有时不来,有时来好多辆。而地铁或轻轨明显的优点就是它的发车间隔和停站间隔以及运行时间都是精确到分钟的,扎堆是要出事故滴....比如我在章丘住,在历山路上班,轻轨就是30分钟就到,不管刮风下雨堵车与否也不管我坐哪一辆车,最多等候5分钟,30分钟就是能到站,那么这种交通的可信度就高,我就敢在章丘买房子,没必要大家都挤在一起,城市得不到发展,而且污染越发严重,关于这个问题,改天专贴论述。
    根源:BRT仍不能摆脱路口的红灯,到站间隔不均匀造成的车载率不均匀。
    策略:答案是竟然没有策略。
          一是信号优先达不到,估计如果真达到了普通车也要翻天了,呵呵,大多数中国人永远不能理解什么叫无私(在这样一个有五千年文明的伟大国家)。
          二是精确计算该线路通过的每一个路口的红绿灯开始结束时间以及规定每辆车在每两个路口间的运行速度和时间以及进站出站时间,初期精确到30秒,后期精确到10秒以内。估计这个工程目前做不到,况且有些信号灯似乎永远都修不好,有些事故是永远都避免不了的。
          三,善用GPS,还是善用它,用好它,好好监视科学调度比较现实。


说多了,休息下...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2 收起 理由
公汽联营公司 + 12

查看全部评分

28
发表于 2009-3-25 03:23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的问题是大家似乎都认为BRT就一定要用后置/一踏/铰接车,其实高站台配合2踏/3踏铰接还是比较适合中国国情的
cdk6105 发表于 2009-3-23 23:28

低地板是国际通行的,无障碍化的基本要求,不光BRT,实际上这需要普及的!
27
发表于 2009-3-25 01:17 | 只看该作者
大连的BRT建设应该说属于BRT的原始阶段,仅仅是个雏形罢了,众多的基础设施基本上都是过渡的,比如站台LED屏选车辆到站预告系统/始发站车辆发车屏显发车系统/站台公共广播系统等等基本都是摆设,而且在车辆采购上过为铺张,车辆技术过于超前,造成后续车辆养护及维修等工作根本无法跟踪到位,造成极大的社会财富的浪费。
作为国内城市规模较小的2级城市,基于历史因素,大连拥有得天独厚的道路规划的优良条件,因而,车辆周转和道路建设成本一定程度上较低,但站台等设施起码也应做到匹配,至于车辆运行区域也应该在大型居住区内合理的规划道路,否则会影响社会车辆和行人的交通动线!
总之,大连现存的BRT也仅仅是个实验线路,期待着未来规划中的另外2-3条BRT线路能有避免类似问题的出现,无论怎样,毕竟大连的BRT开通了,而且非样板的观光路线,一定程度上也是在兑现ZF关于公交优先和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的承诺,希冀未来的城市公交更加舒适/便利,像大连公交集团的口号那样——乘公交舒心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公汽联营公司 + 10

查看全部评分

26
发表于 2009-3-24 07:28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的问题是大家似乎都认为BRT就一定要用后置/一踏/铰接车,其实高站台配合2踏/3踏铰接还是比较适合中国国情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4 收起 理由
公汽联营公司 + 4

查看全部评分

25
发表于 2009-3-24 03:49 | 只看该作者
大连的BRT上马太快了,好多事情至今仍未成熟,期待着今年入驻新车场后,能得到改善,也期待着东联路工程竣工后,能有所提高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4 收起 理由
公汽联营公司 + 4

查看全部评分

24
发表于 2009-3-24 01:42 | 只看该作者
济南的BRT优点是,服务态度不错!不管是站台,还是司机!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4 收起 理由
公汽联营公司 + 4

查看全部评分

23
发表于 2009-3-23 04:56 | 只看该作者
交通管理权在交警部门,BRT归交通局管
交警不批优先权,BRT就快不起来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4 收起 理由
公汽联营公司 + 4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4-6-13 21:0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