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6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济南轨道交通M5、M6线初步划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4-9 21: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继济南轨道交通公开招标第二轮建设规划编制,规划到2020年之前济南建7条轨道交通线后,4月7日,再一次进行轨道交通M5、M6线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招标,工程规模为60.3公里。截至目前,只有M1、M2还未公布最终确定的线路。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目前公布的线路,未来主城区内6条M线形成三纵三横立体交通网,3条市域快线R线将西通聊城北通济阳。此外,济南轨道交通R1线入围山东确定今年将开工建设100多个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或将进一步加快。 M5连接党家与蓝翔中路M6从演马庄至东枣园
  此次招标的M5线为南北走向,途经天桥区、市中区、槐荫区,连接了黄岗、八里桥、南辛庄、七贤庄、党家等客流集散点。线路北起蓝翔中路,沿蓝翔路、黄岗路、纬十二路向南,与1号线换乘后向西转入槐村街路向南敷设,然后沿南辛庄西路、104国道向西南行径,止于党家片区。
  线路全长20.3km,设车站17座,其中换乘站5座;线路北端设泺口西停车场,线路南端设罗而车辆段。
  M6线为东西走向,途经天桥区、历下区、历城区,连接了西客站片区、滨河片区、唐冶章锦片区等重要区域。线路西起演马庄,沿青岛路向西,穿过西二环后转入田黄路、师范路、标山南路向东,穿过顺河高架路、北园大街后进入南全福街向东,穿过东二环后转入祝甸路向东,经徐家庄后向南转入开拓路,之后转入世纪大道向东,止于东枣园。线路全长41.0km,设车站22座,其中换乘站7座。线路西段设于家庄停车场,东段设东枣园车辆段,中部设西周家庄停车场。
  M5、M6当中的“M”代表着什么呢?记者了解到,M为Metro(传统地铁)的首字母,代表着市区地铁,线路主要是位于市中心。M线最高时速为80公里,站距为1公里左右。一般使用大型车,6节编组。而R线中的“R”则代表着市域快线,主要指连接市区与郊区的线路。城区东北部预留M7、M8线建设空间
  M1-M6这六条线是城市内部的轨道交通系统,根据规划,预计2020年之前将建成轨道交通M1、M2、M3、M4线。据了解,M3线为非遗园至郭店段,西起非遗园,连接了非遗园、济南西站、腊山片区、八一立交桥、省体育中心、千佛山、奥体中心、唐冶章锦片区中心等客流集散点,止于郭店;M4线北起姬家庄,连接了黄台、北园大街、东仓、解放桥、千佛山、七里山、王官庄、大庙屯等客流集散点,止于大庙屯,线路全长23.8公里。
  M1、M2线路走向和站点虽未公布,但记者了解到,M1线或为横向线路,连接西部新城与新开工的新东站,主要站点包括八里桥南、济南站、大明湖、县西巷、山东大学、华信路、丁家庄等。M2线为竖向线路,连接泺口与正在开发建设的南北康片区,主要站点或包括工人新村、八一立交桥、六里山、七里山、玉函小区、十六里河、分水岭等,并与M1线在济南站交汇,设置有换乘站点。
  此次可行性研究招标公告中称,M5、M6为一纵一横铁路,大致路线已公布,综合第二轮建设规划编制招标公告,主城区内未来可以形成“三纵三横的交通网络”。在可预见的一段时间里,济南还在城区的东北部地区预留了M7线和M8线的建设空间。 R线有望西达聊城北通济阳
  作为将首条开工建设的轨道线,R1线已经过多轮招标、论证,线路基本按照既有城市道路铺设,全长26.4km,其中地下线9.3km,高架线17.1km,共设演马庄西、济南西站、大杨庄、王府庄、赵营、大学城、园博园、前大彦、池东等9座车站。
  根据规划,演马庄西、济南西站、大杨庄、王府庄站为地下车站,赵营、大学城、园博园、前大彦、池东为高架车站,平均站间距3.3km。南端设池东停车场,占地约17公顷;中部设范村车辆综合基地,占地约50公顷。此外R1线已成为济聊城际铁路的一部分,其准确名称已改为“济聊城际铁路济南至长清线”。
  R3线为南北走向,一期工程将从2016年开工建设,起于龙洞庄站,沿龙鼎大道-奥体西路-工业北路-规划济南新东站南北向中轴线走行,止于济南新东站,起点设龙洞停车场,终点设济南东车辆段;在奥体中心、济南新东站附近设主变电所二座;控制中心设于奥体中心西站附近。
  对于R3线延长线,记者查询资料发现,济南市曾远期规划将线路北部延长至济阳,从新东站至济阳主要以地上铺设为主,加强济阳县与东部城区融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8-23 05:5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