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2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盐城:绿色公交穿过乡村路--盐都区农路提档升级惠民工程投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3-4 20: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2月12日上午6时,盐城市盐都区龙冈镇黄庄公交回转场灯火通明,由市区开往盐都龙冈镇的3路公交向北延伸数十站将在此始发,它标志着盐都最后一批14辆农村公共客运班车正式停止营运。作为曾风行数十载的大众公共交通工具,随着城乡交通路网的逐步完善,它们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将是覆盖盐都城乡的大容量绿色公交车。
  农路提档筑牢通行之基
  跨入盐都的版图,走在盐都的农村公路上,两侧风景如画,平整畅捷的路面宛如一条条彩带,连结起城乡,维系着外面的世界。
  “有路才能行车,为确保城乡公交顺利开通,我局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将5年的农村公路提档升级计划在两年内完成。”盐都区政协副主席、区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刘旺军说。
  据了解,从2003年开始,盐都区就全面实施农村公路“灰黑化”战略,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解决了农村群众的出行难题。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原有农村公路等级低、宽度窄的矛盾开始明显出来,在此情况下,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日益迫切。为此,该区从2014年开始,计划用两年时间,对全区484公里农村公路以及421座农村桥梁进行提档升级。
  为了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该区强化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各镇(街道)组建了农村公路建设指挥部,把农村公路提档升级作为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作为抓项目、抓发展的首要任务,抽调精干人员,深入一线指挥作战。盐都区农路办、财政局、审计局等相关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整体合力,及时研究和解决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施工存在的具体困难与问题,千方百计为工程建设排忧解难,努力提高办事效率,全力支持农村公路建设。
  城乡居民共享统筹之彩
  上世纪八十年代,城乡道路设施和交通工具还远没有现在发达。“那个时候路不好,基本上都是步行,家境条件稍好点的能有一辆三八大杠就不错了,再出远门,就坐二汽(盐城市第二汽车公司)的车子。”今年78岁的李大爷回忆。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公路建设的逐步推进,中巴车应运而生、一时兴起,成为城乡客运的重要工具,为解决群众出行立下了汗马功劳。二十一世纪后,特别是近年来,城乡统筹发展不断加快,道路运输条件明显改善,中巴车运营秩序混乱的弊端也日益显现。
  为解决这一弊端,早在2012年,盐都区就着手启动城乡客运公交化改造工作,还制订了《盐都区城乡公交一体化规划》,按照“政府主导、乡镇收购、部门协同、稳步推进”原则,突出试点先行,率先在全市开通首条城乡公交一体化示范线郭猛镇至市区K6公交,“城乡公交一体化”在该区率先破题,随后,在充分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分4个批次推进了市镇公交开通工作,伴随着农村公路提档建设,更加完善了一个的安全、便捷的交通出行环境。
  镇村公交完善出行之需
  对于大多数农村朋友来说,公交车开进村,是城乡路网最难完成的“一公里”,但盐都区镇村做到了。这都归功于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带来的“底气”,有了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路”的梦想开始和“车”的梦想完美结合,才能给生活带来更多的活力和光彩。
  今年73岁的王大爷一直不会骑车,上个街出个远门就成了他的老大难,如今,从家门口就能坐上公交车,到再远的地方也不是问题。
  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为镇村公交“开得出、开得好、留得住”提供强有力的前提保障,盐都区农路提档升级的“惠民”意义,在农民绽开的笑意间充分体现。在此基础上,该区出台了《镇村公交实施方案》,根据这一实施方案,盐都区将对镇村公交运营给予财政“兜底”。
  “出门就是水泥路、抬脚迈上公交车”已然成为盐都城乡统筹发展的生动现实。目前,该区交通部门正围绕“2015年底前实现全区镇村公交全覆盖”的目标,努力确保农村公路路网建设快速有序进行,并逐一研析目前市镇公交、镇村公交开通过程中诸如车辆密度不够、投入运力不足、站点线路不合理等问题,在以“路”支撑、不断完善的基础上,进一步寻求更多政策支持和解决途径,努力将这项惠民工程办得更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8-21 18:2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