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除夕夜。对于28岁的沈阳地铁一号线司机朱余强来说,与平时并没有什么区别。“今天还是照常上班,这已经是我在地铁里过的第四个春节了”。与外面不绝于耳的鞭炮声相比,在司机休息室里,几乎感受不到节日的气氛。
休息几分钟后,朱余强走进了地铁列车的驾驶室,记者也跟随他们来到了这个不到两平方米的空间内。
22时整,地铁一号线马年最后一班列车缓缓驶出黎明广场站。“眼看、手指、口呼”,在整个驾驶过程中,两名司机不断一站一站、一遍一遍地重复着这一套动作和指令。时间接近23时,列车停在了一号线的终点站十三号街站。送走了最后一批乘客,朱余强他们还是不能回家过年,他们把列车开回库里后,只能在寝室睡上四五个小时,就要开始进行大年初一的工作。
“每次列车进站出站都需要进行开关门作业,每天下来得有100多次,但是看着自己运送千千万万的乘客顺利回家,尤其是在春节这个节日,心里很幸福,感觉再辛苦也值得。”不能回家陪伴新婚妻子,朱余强也没有太多遗憾。
在地铁这样的服务行业中,是无假日可言的。作为一线员工的列车司机,更是要坚守岗位。朱余强所在班组的班长王洪生告诉记者,因为倒班的原因,大多数同事从地铁开通后就没有回家过过年。“中国有回家过年的习俗,其实我也想回家过团圆年,多陪陪父母。为了能够让更多的人与家人团聚,我必须坚守岗位,保证行车安全,让更多的人加快回家的脚步,我觉得即使不能回家过年也是值得的。”朱余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