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区公交平均运距为7公里,每天车辆从早上6:00开班运行到晚上7:00收班。
现在:我区公交线路的平均运距为13.2公里,较过去增长了1倍;车辆收班时间也相应延长至晚上10:00过后。
车辆 成本
过去:主营车型为6-8米长的普通中巴车,购置成本不到20万元。
现在:主营车辆型为9.2米和10.5米大型中级以上空调豪华双开门城市客车,平均购置成本为40万元以上,107、105等混合动力新能源客车购置价格高达65.8万元。
社会 义务 成本
包括学生卡、老年卡等,去年优惠金额将达640余万元,而政府每车每年定额补贴为1万元。
此外,为完成政府指令性运输任务,如为满足凤凰湖园区少数招商企业的员工上下班出行,107线就延线绕行3.6km,仅绕行的这3.6km加运行燃料成本达28万余元。
燃料 成本
15年前:开始使用压缩天然气(CNG)做为驱动燃料,当时CNG价格为1.21元/m3;目前CNG的售价为3.97元/m3,增长了2.28倍。此外,由于以前公交车较短,发动机功率小,加之车辆营运时间和里程短,实际燃料消耗每天不足100元。
现在:我区公交车辆平均每天燃料消耗近400元,较过去增长3倍。
新线 培育 成本
公交线路从开行到现在持续亏损。如,2009年2月开行的301和302线,2011年开行的111线、2012年开行的206线、2013年开行的116线,2014年开行的303线、305线等;仅301、302、111及206等公交线路持续亏损达600余万元。
人工 成本
过去:公交车辆从业人员未购买养老保险,一般驾驶员工资为1600元,乘务员工资为600元,全车人工成本不超过4400元。
现在:公交车辆从业人员全部购买了养老医疗等“五险”,驾驶员月平均工资约4200元(不含养老保险),加上五险后月人工成本高达5200元/人,乘务员工资约1700元。全车人工成本不低于13800元,较过去增长了2倍多。无人售票车辆的人工成本达11400元(两个驾驶员及一个清钞员),较过去增长约1.5倍。
管理 成本
首先是企业人工成本逐年增大,而工作人员的平均薪酬在同行业中还很低,养老保险也是按最低的60%购买,没有住房公积金及其它福利。
其次,公交车辆的更新及新增投放需要大量的资金,公交公司因购置公交车辆向银行贷款每年仅财务成本达数百万元。第三,2011年公交公司投入车载视频监控系统近80万元、2012年投入智能公交系统建设160余万元,2014年投入310余万元全面建成车载移动多媒体系统,向所有公交乘客免费开放4G无线WIFI及播放新闻资讯,每年4G数据流量费不菲。
维修 成本
过去:车辆搞一次二级维护仅需120元,车辆的维修费用(含小修、轮胎等)过去平均每车每月最多不超过800元。
现在:一次二级维护需要500元,增长了3倍,车辆的维修费平均每车每月至少需要2500元,较过去增长了2倍。
公交 票价 比较
目前重庆主城公交空调车辆起步价2元/人,基本运价为0.18元/人公里,市财政给予天然气补贴;而重庆永川目前公交平均运距为13.2公里,票价为1元/人次,实际基本运价为0.075元/人公里。
重庆万州区公交15公里以内1元/人;空调车加收0.50元空调使用费,CNG由区财政进行补贴;重庆荣昌县公交4个站点内1元/人,每增加4个站加收0.5元,财政给予天然气补贴;重庆潼南县普通车1元/人、空调车1.5元/人,财政给予天然气补贴;重庆璧山区公交执行上车1.5元/人,财政给予天然气补贴。
保险 成本
上世纪90年代:车辆保险费平均为5000多元;
现在:公交车辆平均车辆保险费为42000元/年。20年间,车辆的保险费增长了7倍。而且,由于迫于成本增长压力,我区公交车辆的保险项目及额度尚未保全保足,大多的公交车辆乘座仅保了40万元/座,有的甚至连车损险都没有保,存在一定的风险和隐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