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5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滨州公交30年有着值得回味的诸多趣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7 20: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老式候车亭

  

  ■1997年8月首次开通中巴准无人售票线路

  

  ■1999年9月首批标准无人售票车

  “咱们滨州现在有多少公交线路?这些线路编号是根据开通的时间顺序依次排下来的吗?现在都有109路公交了,是不是就是说滨州有109条公交线路了?”

  日前,有网友在网上发帖,对滨州公交线路一事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按照该网友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市公交公司工作人员,发现滨州公交运营30多年时间,里面还真有不少有意思的事儿。

  如今在滨州人的日常生活中,乘坐公交车已经司空见惯。自1976年滨州第一辆公交车运营,经过近40年的变迁,现如今39条公交线路已经覆盖滨州城乡各地,成为滨州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虽然是“上下班,天天见”的一道熟悉的风景线,但关于这个四个轮子托起来的小空间,仍然有许多市民不知道的小知识和大变迁,下面就跟着晚报记者一起,探索滨州公交不得不说的那些事儿吧。

  趣事一

  滨州最早的公交线路:从北镇到杜店

  很多人认为1路车就是滨州开通最早的公交线路,但市公交公司退休职工、原工会主席苏建村介绍,其实在1976年12月28日,北镇到杜店线的开通,才是滨州第一条公交线路。

  1977年2月,1路车和3路车同时开通,其中1路车从北镇到滨县,3路车从北镇到小营(后延伸至博兴),成为滨州最早以阿拉伯数字命名的公交线路,“当时3路车全程票价只有3毛钱。”苏建村说。

  此后,滨州公交历经几次大发展,一次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主要发展了大批城乡线路;另一次是本世纪初,市区内线路得到迅速发展。

  “我1989年到公交公司上班,那时公司只有四五条公交线路,路面车辆十部,和现在根本没法比。”市公交公司副经理张建滨说。

  如今,滨州公交公司共有公交线路39条,其中城区线路13条,城乡线路26条,正常运营车辆350余辆,线路和班次分别是原来的7倍和35倍。

  如今,滨州公交不仅线路和班次与原来不可同日而语,车辆也由原来的“破小旧”变成了“高大上”。

  趣事二

  除夕也不停运,公交车司机很辛苦

  从2011年开始,城区公交线路实行中午不停运的规定,最多的线路增加人员达到1/3的比例,才保证了班次的密度。

  临近年关,往年公交线路运行到年三十儿中午12点,近年来延长至年三十儿下午4点30分,所有司机全天候工作,十分辛苦。但张建滨说,其实他们已经习惯了。

  趣事三

  无人售票车刚出现时,人们上车找不到交钱的地方

  现在乘公交车主动投币已经成为人们的习惯,但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滨州市刚开通无人售票车时,却成了滨州市民眼中的一件新鲜事儿。

  1997年8月,滨州市第一批中巴准无人售票线路开通,几辆崭新的无人售票车挂着大红花,由交警开道,在滨州街头亮相。人们的经验还停留在上车找售票员买票的阶段,乍一坐上无人售票车,找不到交钱的地方,即便问了司机知道了,要往投币箱里投钱,手里的整钱一时也换不成零的,着实适应了好一段时间。但由于无人售票车大大地节省了人力物力,符合时代潮流的发展。现如今,无人售票车已经十分普及。

  趣事四

  你知道吗?101开通之初主要服务魏棉职工

  进入本世纪,西区建设进入新阶段,连接新老城区的公交线路也应运而生,这就是101路。张建滨说,当时魏棉的职工达到5万多人,当时101主要是为了服务魏棉职工而开通的,从老国营车站南门到西区对开,投入10辆车运行。

  那时魏棉职工发工资需要去黄河五路、渤海九路的建设银行,职工又多是年轻人,工作之余会到老城区放松。每到发工资时或者周末时间,101上面人满为患,最繁忙的时候加开到了1分钟一趟。

  趣事五

  公交线路命名大揭秘:与开通时间无关

  现在,滨州公交公司共有39条公交线路、350辆公交车在运行,其中城区线路13条,城乡线路26条,线路名称分布在1至39以及101到109之间。

  很多人可能认为,线路的命名是从1路开始,随着新车的开通数字慢慢增加,其实并非如此。只有近几年开通的101至109路车,做到了按开通时间顺序排列。

  早期的公交线路并没有严格的排列规律。而在1至39路和101至109路之间,有几个数字是没有线路的,就是13、17、31、34和104,其中17路原来是有过公交线路的,从富泽商贸街附近开往滨南集输,后来因为道路整修,路面坑深,车辆经过必损坏,线路便停了下来,之后再未复开。

  趣事六

  线路最长的达43.6公里 最短的7路线只有12公里

  目前公交公司运行的线路中,路途最长的是5路,在富泽商贸街与三河湖金星庙之间往返,路程达43.6公里。

  最短的路线是7路,从职业学院到滨州一中,只有12.1公里。别看线路短,7路车却是运行时间最长的线路。从早晨6点左右发首班车,到晚上9点55分的末班车,7路车每天要运行近16个小时。

  趣事七

  最繁忙的公交线路不是101

  张建滨介绍,101路公交车是滨州市所有公交线路中车次最密集的,每8分钟一班,线上一共有26辆车运行。

  正是由于101路的密集,给很多人造成了繁忙的印象,但实际上,最繁忙的却不是101路车,而是7路车。根据张建滨处统计的数据,7路车在短短的12.1公里中,每天平均载客量约在400人左右。

  趣事八

  公交线路为什么不能随意改动?

  很多家门口不途经公交线路的市民可能会有这样的想法:为什么那条线离我家这么近,不能往我家门口改一下道呢?张建滨说,平日里他们也会接到这样的投诉,但改线和增加站点并不像说的那么简单。一旦要改线和增加站点,意味着每班车都要增加运行时间,比如单程从30分钟增加到40分钟,如果单程时间增加的情况下还要保证以前的车次密度,就势必要增加车辆和司机,是一个比较长的调控过程。

  当然在一定情况下,公交公司也会采纳市民的合理建议。而公交线路也并非一成不变,连接新立河东西路的几座路桥修好后,公交线路也会根据这些路桥建设情况进行调整。

  趣事九

  票价论“毛”的时代,老百姓能坐上车就很感激

  1989年,张建滨参加工作。上世纪90年代中期,23路公交车新开通,张建滨就是第一辆23路公交车的驾驶员。“当时路线从市区到利津北宋的前林,一天三趟,票价也就几毛钱。”张建滨回忆。

  说起那时候开车的趣事儿,张建滨说:“那时候客流量还是很大的,基本上从始发站出发后,过两三站车上就满员了。老百姓就在路边等着,你跟他们说‘上不了了’,路边捡块土坷垃就扔你。”张建滨说:“那时候人们根本不在乎什么服务态度,只要你肯拉他们,他们就会很感激,因为车次实在太少了。”

  趣事十

  公交公司办公地点已数次搬迁

  如今,市公交公司办公地点位于滨州汽车总站旁边,其实,这已经是公交公司的第五处办公地点。

  “市公交公司最早的办公地点位于现在黄河五路渤海六路路口的滨城区建设局院内,那时公交还归建委系统;后来搬迁到现在的黄八渤五原职工俱乐部那里;再往后,又搬到了现黄六渤一路口西北角;大约在2004年前后,公司再次搬迁,到了黄河二路渤海二十四路的现代物流中心;2009年,随着滨州汽车总站启用,公交公司搬到了现在的地点。”张建滨说,“今年,我们位于黄河十二路渤海七路的公交调度中心将正式启用,这也将成为我们的第六处办公地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8-20 20:3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