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443|回复: 3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寻踪] 1路票制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4-10-23 20: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1路曾经实行过分段计价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39
发表于 2014-10-28 17:34 | 只看该作者

RE: 1路票制问题

44huanxing 发表于 2014-10-28 16:43
70年代5分、1角时:1、4、37、44等就是一律1角;某些站停车不计价的情况记得112、115路出现过,站名下方有标 ...

44是80年代才开的
115曾是大站快车,宽街一站到二环外。112的站可是很标准的
38
发表于 2014-10-28 16:43 | 只看该作者
70年代5分、1角时:1、4、37、44等就是一律1角;某些站停车不计价的情况记得112、115路出现过,站名下方有标记。
37
发表于 2014-10-28 16: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qqgod 于 2014-10-28 16:52 编辑
海洋823 发表于 2014-10-24 06:21
以前好像2路有过站是计价不停车,忘了是哪本书了

非北京人飘过 不过这个事儿确实有 具体不只是2路 某个老北京给咱讲故事跟司乘闹过纠纷 说他当年的事儿 就是他小时候没搞明白那个站怎么算
36
发表于 2014-10-28 00:57 | 只看该作者
passenger 发表于 2014-10-26 18:52
駅長的很多回忆是正确的,但有些可能不够准确。
文革前夕市区公共汽车最低票价似为5分,电车为4分,下一 ...

谢谢补充,你一说起来票价都是泪啊,5分钱6站地太贵了,不是工人职工的出门前真心要算计算计怎么倒车合适。一根小豆奶油巧克力冰棍5分啊,一张电影票不过两角,为了口福眼福也是醉了,走了多少路难以计算。我家当时在西单,为了省电看书乘凉没少往和谐门大广场溜达。
大1路就是坐全程半程的最值,线路番号升三位后看到蓝牌子的车总是敬而远之。
虽然44也是一票制,然而44路车公庄时代曾经有过半价车票,给6.1前后去官园玩的孩子。
35
发表于 2014-10-26 18:52 | 只看该作者
sonata 发表于 2014-10-25 17:06
原来电车起价是3分,汽车起价是7分,后来统一到5分起步。
1路是1角通票,属于大快车,例如不停六部口石碑胡 ...

駅長的很多回忆是正确的,但有些可能不够准确。
文革前夕市区公共汽车最低票价似为5分,电车为4分,下一票价都是7分,然后公共汽车以2分上升,即9分,1角1分……,电车是不是这样记不太清楚。因此当时售票员是极其辛苦的,且不说要每站上下车收票、最后一个卡门上车,光是结帐就够麻烦的了,况且当时票员的文化不高。
文革中(约六七年或六八年左右),精简票制,市区电汽车统一为6站5分,12站1角,21站1角5分,21站以上2角。郊区似未改变,仍为5分,7分,1角,1角5分、2角……上不封顶(具体算法不十分清楚)。好像是公里(站号)?当时北酒路电车(402)与13路电车(113)在白家庄、呼家楼同站,总有人上错车后说到大北窑,心想不过是一站,结果售票员说7分,还有拿市区月票的,也是要7分钱买票,争执和怨言是少不了的。
原1路自五十年代被4路电车取代后,六十年代在长安街上重新出现的1路,设站和以前不太一样,不再是四五百米一个站,可能当时公交系统已经有了开大站线路或精简票制的想法,开线就是1角一种票价。当然这对远途的乘客十分合算,但对于乘坐一两站的乘客很不合算,好在沿线多有重复线路可选,但也有无奈的情况,比如从大北窑西面或永安里一带想去郎家园,由于没有其它选择,就只能花一角钱了,当时5分钱对于一般人特别是小孩来说也是来之不易的。
不一定准确,请高人指正。
34
发表于 2014-10-26 16:59 | 只看该作者
现在意义上的1路(60年代初重新开通的),一直都是单一票价,4分起价的时候,1毛。5分起价的时候,也是1毛。
33
发表于 2014-10-26 14:36 | 只看该作者
好像九十年代初应该用过,我记得我妈跟我说,那会带我去姥姥家坐6路到牛街是4毛,到菜市口是5毛,所以她就带我到牛街下车然后再抱着我走一站,6路这么短都分段计价过,我觉得那会1路应该也是分段计价的。
32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5 21:40 | 只看该作者
自己努力 发表于 2014-10-24 23:50
1路还真不见过分段的,我倒是见过车站卖票的上车就不买了

上车刷卡买票六里桥北里、四惠仍能看到。很久很久以前,我在“东单王府井”下车后被车站的人查过票。
31
发表于 2014-10-25 17:09 | 只看该作者
我想还有一个因素是和大一路是脸蛋线路,车都是用国产最新的车有关吧
30
发表于 2014-10-25 17:06 | 只看该作者
原来电车起价是3分,汽车起价是7分,后来统一到5分起步。
1路是1角通票,属于大快车,例如不停六部口石碑胡同南河沿王府井,去这些地方的坐10路。
70年代到80年代还保留着7分起步的郊区车,例如338西单到复兴门是7分,而1、4路西单到礼士路一角,坐338到复兴门下车3分钱还可以吃一个火烧。
北京居民工资大约二十多年稳定在35元左右,由此可见当时北京公共交通票价是比较贵的。
29
发表于 2014-10-25 09:01 | 只看该作者
1路票改之后是否要分段计价。
28
发表于 2014-10-25 00:11 | 只看该作者
sfog2008 发表于 2014-10-24 22:50
我知道的是 70年代起,北京的1,4,37,52,44 都单一票价1毛钱,而且只有公交三场的车享受这个待遇,即只要 ...

郊区车好像不同公司的计价方式不一样。我记得401路东直门坐到左家庄,1站地,5分
而350从白家庄坐到六里屯,也是1站地,则是7分
27
发表于 2014-10-24 23:59 | 只看该作者
sfog2008 发表于 2014-10-24 22:50
我知道的是 70年代起,北京的1,4,37,52,44 都单一票价1毛钱,而且只有公交三场的车享受这个待遇,即只要 ...

三场...昔日的长安街公司
26
发表于 2014-10-24 23:50 | 只看该作者
1路还真不见过分段的,我倒是见过车站卖票的上车就不买了
25
发表于 2014-10-24 22: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fog2008 于 2014-10-24 22:52 编辑

我知道的是 70年代起,北京的1,4,37,52,44 都单一票价1毛钱,而且只有公交三场的车享受这个待遇,即只要是单一1毛钱的全是三场的线,它们是一般公交车起步价的2倍。

70年代,北京市区公交车是每3公里5分钱,并且以每3公里5分钱计价累进,市区车的间隔站基准是500米,也就是每6站计价5分钱,凡是在500米内加站的均为不计价站,凡是超过500米的是不停称计价,像101汽车很多站名之间有点,代表不停车计价的。现在像我每天走路不用量地图,只要计算北京老市区公交车站数就能计算出大概的公里数。

郊区车站的间隔是1公里为基准(我说的是70年代),计价也是3公里5分钱。到了80年代,郊区有了7分钱的票,具体怎么计价忘记了

5字头城镇车,票价按照市区执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8-18 09:5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