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小公交开进车子镇了?这可太方便了!”4月初,家住乐山市中区车子镇洛都寺附近的乐山市民陈兴友惊喜地发现,一辆漂亮、便捷的10座柳州五菱小公交正在洛都寺起点等候乘客。
这条公交线路,从洛都寺到乐山广场,为大渡河南岸群众出行及乐山高新区企业员工的上下班提供便利。至此,乐山市中心城区7条小公交线路全部投入运营。
一条条小街小巷里,灵活小巧的小公交欢快奔跑,为乐山市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扫清公交“盲点”、惠及普通百姓的“大智慧”拍手叫好。
7条小公交线路为城市“扫盲”
“有了204路公交车,从乐山广场到河对面的翡翠国际社区,不用走弯路也不用换乘,非常方便。”家住乐山广场附近一小区的乐山市民王女士显得格外兴奋,据她介绍,在小公交开通前,从乐山广场到河对面的亲戚家去,不仅要换乘,而且还要走很长一截路,非常麻烦。而小公交的出现,让她出门走亲访友变得方便快捷,用她的原话说,就是“小公交线路仿佛专门为我而设”。
其实,王女士所指的“我”,指的是和她有共同需求的乐山市民,而她的一番感叹,更是广大乐山市民的共同心声。
“小公交不仅能满足市民不同的出行需求,还能节约公共资源,毕竟一些城市盲点对公交有需求,但需求没那么大,小公交恰到好处地填补了这一块空白。”业内人士分析。解决中心城区公交供需矛盾,缓解干线公交运行的压力,正是乐山开行小公交的初衷。
“乘客少走路、少换乘就能到达更多目的地,那才是城市公交发展的理想状态。”乐山市运管局分管公交的副局长徐明文告诉记者,城市公交的规划和发展,应该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最大限度方便于民。
于是,2012年10月,乐山市政府第20次常务会议召开,决定开行嘉州小公交,方便乐山市中心城区僻街小巷和社区部分公交盲区市民的通行。
会后几天,乐山首批205、206路小公交上路,坐在崭新的小公交上,205路驾驶员邓加兴感觉“很爽”。“别看小公交车小,车内设施一应俱全,不仅能刷卡、有语音系统,还配备空调,开着也很舒服。”邓师傅连连称赞。“这小公交又漂亮又方便!不到10分钟就有一班,20来分钟就能开到学校。”去年刚刚考入乐山一中的学生小邓怀抱书包,一面欣赏着车外一掠而过的街景,一面兴奋地补充道。
从去年9月到今年2月,乐山市首批80辆201-206路小公交陆续上路,乐山市绿心路的观光公交车也同时开通。7路小公交灵活地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里,把乘客从一个地方安全舒适地送到另一个地方,为乐山市民的出行提供了巨大便利。
22条线路构筑“一体化”格局
与小公交开行同步,乐山市公交线路的提速升级也在快马加鞭地进行着。
早在2010年,乐山市就结合打造西部交通综合次级枢纽和城乡统筹实际,对城区公共交通作了重新规划,并发布了《乐山市公交发展规划(2010―2020)》(以下简称《规划》)。按照《规划》,乐山市公交网络将在发展和完善中逐步“扩张”。
2012年5月,乐山市政府出台《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15年,建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市中区、五通桥区、沙湾区和峨眉山市、夹江县城际公交为骨干,布局合理、场站配套、换乘衔接、功能优化的大城市公交服务网络系统,初步形成城区公交、城乡公交、城际公交一体化格局。
在《规划》和《意见》的指导下,乐山公交体系的建设步伐稳步推进。
来自乐山市运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之前,乐山市共有200台公交车参与10条公交线路运营。而从2010年至2013年短短3年的时间里,乐山市公交运营线路就从10条增加到22条,车辆增加181辆,发展速度可见一斑。
“中心城区公交线路已基本覆盖中心城区主要交通产生源,旧城区站点密度较大。”根据乐山市运管局的调查显示,从出发地步行至公交站点和从公交站点步行至目的地,时间在5分钟以内的乘客所占比例最大,接近一半;其次为6-10分钟的乘客。“因此,从总体上看,乐山中心城区公交站点分布紧邻交通发生源和吸引源,布局相对合理。” 相关负责人介绍。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乐山完善公共交通的决心并不满足于此。记者从“十二五”乐山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目标任务表获悉,至2015年,乐山将计划新增城区公交线路9条,城区公交新增441辆、更新75辆,城际公交投放200辆,城区公交车辆总数达678辆,加上城际公交车辆,总数达878辆。 .
建设“双百”大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伴随小公交的欢快奔跑,乐山市的公交“死角”和“盲点”被一一突破。全民参与,全力投入,小公交成为乐山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公交载体,在小公交的串联下,“美丽乐山”的幸福指数定如微笑曲线,越飞越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