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海市第一届市民YD会开幕。上午9时,1300多名身着橙色短袖上衣的参赛者从静安区出发,流动到黄浦区,再跨越浦东新区,接着跑向徐汇区、闵行区、杨浦区等,串联申城8个城市坐标。
他们正在进行的是2012上海坐标·城市定向挑战赛(下称“定向赛”),不同于马拉松等市内赛事,选手可以借助轨交、公交、轮渡等,从一个城市坐标转向下一个坐标,选手们笑言,“是比赛,更像一日深度上海游,坐轮渡兜陆家嘴,逛田子坊,去消防队灭火。很开心很过瘾!”
体味上海生活
昨日清晨4点,定向赛的裁判长、上海市登山协会副秘书长徐超就到了比赛出发点静安区体育馆,“今天参赛的人特别多,报名的人更多,太热情了!”
徐超说,在报名截止日前一天5月29日,报名参赛的人数猛增,至5月30日报名截止,报名总人数多达1600多名。即使截止日已过,仍有不少热情的市民打来电话询问,可否想办法再增加名额,甚至不少是托熟人希望参加比赛。
去年定向赛首办时,参赛队伍只有73支。今年作为市民YD会的其中一项竞赛,定向赛的参赛名额被主办方一扩再扩,加上去年参赛队伍中有36支队伍直接进今年的比赛,主办方综合安全及赛事进程等多方面考虑,最终经过挑选将参赛队伍限定为330支、1300多人,分红、黄、绿三色。
今年的定向赛,参赛年龄跨度大,从16岁至60岁均可,每队人数由去年的5人缩减成更方便搭档的4人。此外,为使成员之间的合作更具趣味性,规定每队至少要有一名异性。
此次赛队共计五组,为市民组、家庭组、企业组、楼宇组以及外国友人组。
“整个比赛,不会影响城市的正常生活,选手们也能在比赛过程中,体味上海日常生活。”徐超说,“是竞赛,但更多的是让选手感受体育之外的城市生活。”
“橙色衣”包围公交车
60多公里的赛程不采取交通管制,参赛者除不允许打车和自驾外,可以搭乘轨交、公交、轮渡等市内公共交通工具,从一个坐标转入下一个坐标。
昨日,不少市民在乘坐轨交、公交时,与选手们亲密接触。有选手感慨,“本打算继续地铁,但发现其他队坐上了公交,灵气十足的我们必须有绝对的灵敏度,这个很有包车的感觉噢。还有最后一个任务,浑身大汗如掉入桑拿房!”
根据赛事规定,每队共计合作穿越8个城市坐标,完成每个坐标对应的“坐标点”任务。8个城市坐标,分别是静安区体育馆、人民公园、城市规划馆、陆家嘴绿地、八万人体育场、上海公安消防的特勤支队新泾中队、长风公园(包括两个坐标)。
作为户外全民健身型的比赛,定向赛以用时的长短决定比赛的胜负,考验参赛者的体力、速度和团队合作力。在赛事中,最快完成全程的队伍耗时约3个多小时。
“8个坐标地处的区都是经过挑选,可以代表上海发展,竞赛项目也要具备上海的城市形象。”提起定向赛前期的规划,徐超称是煞费苦心。
拿到暗号方能前行
在比赛过程中,选手每完成一个坐标任务,才能获知下一个坐标点的方位以及交通提示。这些任务寓教于乐,还包含了公益性质。
在昨日定向赛第三站的陆家嘴绿地,选手需将11块拼图,拼接成一个二维码,之后选手拿出手机,成功识别二维码后,方可得知到达下一坐标的最便捷交通方式。不会使用手机识别的选手,可通过拼接好的二维码背面获知信息。
除了让选手学会识别二维码这类任务,比赛中还包含公益任务。
比如一项购买体育彩票的任务中,经统计选手现场共计购买有3300多元的体育彩票,还有选手中奖得了1640元。赛后,这笔钱被捐入上海体育发展基金会。
还有任务让选手学会了基本消防知识。
在定向赛的倒数第二站上海公安消防的特勤支队新泾中队,选手需完成两项任务中的一项。其一,快速穿上红色的消防服、防护手套以及头盔,完毕后,拿起灭火器扑灭失火铁桶。其二,身穿20斤的沙背心,登5层的冲锋塔后再折返到地面。
“活动体现公益性及操作性。”比如在最后一站的长风公园,参赛选手要通过侦查,识别接头人,拿到暗号,得到信封,才能获知路线地图。
此次参赛中,选手基本是已毕业的青年人。为此,其中一个坐标任务,就是拿到任务的队员必须赶到中山北路的华东师范大学,并在学校的举贤堂前合影。之后通往下一站,路径基本横穿整座大学校园。
徐超介绍,在前期的规划中,主办方试图加入上海的里弄文化,比如将选手完成滚铁环等民间、坊间的活动列为坐标任务,但综合参赛人数众多、打扰居民生活等因素,最后仅保留了田子坊这一里弄坐标。
徐超说,此次的比赛线路,突出“上海坐标”,将人民公园、城市规划馆、轮渡、陆家嘴等具有上海特色的场所纳入其中,让选手发现上海、体会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