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南开区万德庄的于仲敏家中近日来了两位特殊客人——市民韩月华及其爱人。一见面,他们便紧紧握住于仲敏的手,口中说着感谢……这一切还要从韩月华的一次乘车经历说起。
“今年3月14日,我乘坐一辆832路公交车,由李七庄前往七里台。车上人很多,我便往后走,同时开始浏览车厢内的‘劳模的风采’宣传栏。突然,一张照片映入眼帘——一名年轻乘务员左手拿着一个篮子,右手正为一名老太太指路,这老太太不正是自己的婆婆吗?”韩月华说。带着疑问,她拿手机拍下了这张照片。回到家中她给爱人看照片,经确认照片上受助的正是自己的婆婆。顿时,韩女士心中涌动起莫名的激动。
韩月华说:“老人家住北京大兴,在老人的多个孩子中,只有自己的丈夫在外地工作。上世纪70年代末,老人曾多次来津探望儿子儿媳。照片上应该是1977年老人孤身一人来天津,刚下火车时的一次经历。”韩月华和婆婆感情很好,却因长年工作在外地,聚少离多。1998年3月8日老人去世时,韩月华因为手术未能见上最后一面。加之老人身处农村,一生也没留下几张照片。因此,这张照片使她倍感亲切之余,也对公交车队热情的工作人员充满感激。
当晚韩月华便和丈夫上网查询,得知832路公交车属于公交8路车队后,次日她就联系市公交公司,又辗转联系上公交8路车队所属的公交3公司。最后,联系上了公交8路车队,并表达了见劳模于仲敏、当面致谢的愿望。不料却正赶上清明公交运输高峰,车队工作人员十分繁忙。不过,8路车队工作人员在听完韩女士讲述的故事后,也被深深打动了。日前,车队负责人联系双方,并促成了这次会面,于是便发生了本文开头时的一幕。
双方相见时,曾连续两年获评天津市劳模的于仲敏向韩女士转交了这张珍藏35年的照片,并回忆了当时的情景。“当时我是公交8路车队的乘务员,当时是在8路终点站天津站遇到了一名年约七旬的老太太。她从北京来,刚下火车。我便帮她拿篮子,搀扶着她并为她指路。”于仲敏说,对于她来讲,这种事儿实在太多了,实在是不足挂齿。而韩月华说:“对于我和爱人来讲,这张照片凝聚着爱心,更饱含家庭亲情。我见到于仲敏,就是想表达一次由衷的感谢,尽管这声谢谢已经延迟了3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