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里的公交车就是我们学生的校车。”近日,记者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泉山镇完全小学采访校车使用情况,校长王忠槐向记者透露了这个“秘密”。该校学生家长裴成锁、刘成军说,每逢周末,他们的孩子就乘坐崭新的绿色中巴校车回家,舒适又安全。
民勤县是贫困县,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后,各乡镇集中办起了多所寄宿制学校,农村孩子上学远、上学难成了新问题。泉山镇完小60%的学生寄宿住校,因无力购买校车,学生乘车安全问题让王忠槐很头疼,也让民勤县委、县政府费尽了心思。如今,民勤县的65辆公交车,都被中小学、幼儿园“征用”成了校车。
公交车“变身”为校车,民勤县委书记费生云可是大功臣。2009年,时任民勤县县长的费云生在报纸上看到有些地方把废旧客车及农用三轮车当校车用;他在乡镇调研时也看到很多村民用这样的运载工具接送学生,对孩子们的乘车安全深感担忧。
于是,费云生紧急召开教育、运管、公安交警等部门协商会议,决定将县里的公交车作为全县中小学、幼儿园的校车,周末接送孩子回家和返校,并立即在泉山等个别乡镇进行试点。校车试运营后,家长和学校反映良好,普遍认可县里开通的“公交牌”校车。2010年,民勤县将推行农村学校寄宿生校车接送制度作为县委、县政府着力解决的6件实事之一,并逐步在全县18个乡镇中的11个乡镇推广。
为了减轻农村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民勤县制定了乘车优惠政策,学生一学期只需交160元。同时规定,各校要建立接送台账,指派教师引导学生上下车,与乘务人员实行接送签单,一到站点,由学生家长在清单上签字,司机到校后清点人数再把学生交给负责教师,做好校车安全管理。
“由于运力有限,全县还有7个乡镇没推行农村学校寄宿生校车接送制度,我们正在想办法解决。”民勤县教育局局长李忠民说,“从目前情况看,借助社会资源为教育服务,是经济落后地区办好教育的有效举措与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