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门上车,后门下车”是乘公交车时的普遍规则,这个规则在遭遇上下班高峰时可不可以更改?
(即从后门也可上车)?昨天8时 10分左右,在员村山顶站,因为开来的53路车上人很挤,车外两名乘客欲“走后门”,被公交司机拒之门外。遭拒后,两乘客与司机铆上了劲,导致公交车在该站延误了10分钟。车上不少乘客指责司机“呆板”,一场关于上下班高峰期要不要遵守“前门上车,后门下车”规定的口水战由此展开。
事件:司机冷拒“走后门”
昨天上午8时多,一辆53路车驶至员村山顶站,车内已是人满为患,车外又有五六名乘客要上车。3名乘客从前门上车后,车上人已挤得动弹不得。这时,有两名乘客因从前门挤不上来,便托其他乘客投完币后快速走向后门想从后门上,结果司机不仅没有打开后门,还准备启动。投了币的乘客赶紧追上前拍打前车门,要求司机开后门,并表示自己都是投了币的。结果,这一要求被司机一口回绝。两名乘客气急败坏,与司机争吵了起来,结果公交车在该站耽误了近10分钟。车上不少乘客指责司机,说他不够灵活,耽误了大家上班的时间。在上下班高峰期不应该拘泥于“前门上车,后门下车”的规定,应灵活应对。一名中年妇女还指责司机既然不让从后门上,就不应该接收乘客投币。
现象:市民认可“走后门”
记者了解到,根据市交委2004年修订的《广州市公共汽车电车乘车规定》第3条规定,乘客在乘车时应遵守乘车秩序,自觉排队按次序从前门上车、后门下车。但在上下班高峰期的“非常时期”,很多乘客已经习惯了从后门也可上车的“非常办法”,司机也普遍默认这一做法。
事后,53路车司机表示,他不开门给乘客“走后门”的原因是他不久即将退休,他希望“站好最后一班岗,不想破坏规定,也不想被罚钱。”记者随后向53路车所在的一汽公司了解到,公司并没有接到过乘客对司机允许“走后门”的投诉,反倒有乘客会投诉司机不开后门让人上车。
观点:开不开后门有争议
记者通过网上搜索发现,包括广州在内的全国几大城市都有网民对“前门上车,后门下车”展开过讨论。网友大多认为,“前门上车,后门下车”的规定营造了一种秩序,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效率,上下车互不干扰。但他们又同时指出,该规定也给乘客带来了不便,尤其是车上拥挤的时候。也有不少接受采访的乘客对严格遵守规定的司机表示理解,他们认为司机也有苦衷,因为公交公司专门有稽查人员随时随地考核司机驾驶岗位的实操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