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运输通道、运输枢纽、运输站场和感知交通的发展为我市综合交通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战略机遇已经显现。规划目标建成以交通信息为纽带,运输枢纽为结点,低碳智能为特色,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互相衔接,运输、到发、中转等各种功能完整配套,对外、市域、市区等各种区域交通有机联系,确保“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立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规划路径关键词:“路网”格局根据长三角经济发展一体化的进程,无锡对外交通将以“与区域城镇体系和经济布局相适应、与区域交通干线和运输枢纽相衔接”为目标,进一步加快无锡市对外铁路、对外公路和对外航道的建设。与此同时,加快市域铁路、公路和航道的建设,优化城市功能板块和乡村功能板块的空间布局。
【展望】“十二五”末,无锡“三纵六横二联”的高速公路、“8858”的国省干线、“两纵五横”的铁路交通和“六纵两横”的干线航道有望形成。无锡市域县道将基本达到二级以上标准,乡道将基本达到三级以上标准,首条连接无锡和江阴的市域铁路有望建成投入使用。无锡市区中心城区的路网体系将更加完善,外围新城的主次路网将基本形成。关键词:“综合”枢纽“十二五”期间,我市将抓住公路、铁路、水路和民航快速发展的机遇,进一步加快综合运输枢纽的建设,完善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推动综合运输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展望】“十二五”末,无锡市有望形成两套运输枢纽体系。一是客运枢纽体系,主要由无锡机场客运枢纽、沿江城际铁路江阴客运枢纽、京沪高速铁路无锡客运枢纽、沪宁城际铁路无锡客运枢纽和宁杭客专铁路宜兴客运枢纽组成。二是货运枢纽体系,主要由下甸桥铁公水货运枢纽、石塘湾铁公水货运枢纽、旺庄铁公水货运枢纽、藕塘铁公水货运枢纽、江阴公水货运枢纽、宜兴公水货运枢纽和无锡机场公空货运枢纽组成。
关键词:公共交通在完成由1号线和2号线组成的十字型轨道交通骨架建设的基础上,我市将重点做好公交线路与轨道交通的相交衔接和首尾衔接。同时,科学确定远期线网发展框架和近期线网优化方案,推进公交车的线路建设、车辆配置,站场建设和站台设置。
【展望】“十二五”末,我市常规公共交通与快速公共交通的换乘体系将基本形成,各种公共交通与各种对外交通的换乘体系将更加优化。
关键词:智能低碳“十二五”期间,我市还将深入探索传感技术在运输通道、运输枢纽、运输站场、运输工具和运输组织中的应用,进一步完善综合交通信息系统,提高综合交通可视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同时,优先发展低碳运输方式,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输的低碳水平。
【展望】“十二五”期间,我市机动车轨迹系统、信息采集与动态诱导系统、智能交通控制与公交优先信号系统等一批智能道路交通管理系统有望建成,道路交通的畅通程度明显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