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征集的曾是公交风景线的公交诗,近日遭网友质疑不合时宜。昨日,本报报道此事后,很多读者打进本报热线(028)86969110建言献策,本报将把读者意见集中反馈给公交公司。公交公司负责人也表示,将根据读者意见进行改革,开展试点。
家住华阳的安庆选认为,成都不少公交诗的质量意境太差,太像口水话,不能很好地体现成都的文化底蕴。他举例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样的诗句就能体现成都的风情。他建议,可以用相近的成都街名、地名及故事来源来替代公交诗歌,让市民在等待公交车的过程中更好地认识成都。四川省观赏石协会秘书长彭中荣说,有的公交诗能体现“平民的度量,百姓的风采”,这样的诗歌就应当留下来。本报收集齐读者意见后,将集中反馈给公交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