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29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交优先,一次制度的"转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2-28 12: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6日,随着中央北路五塘广场至中央门立交北口段、建宁路刘伯承广场东口至火车站段两条公交专用道投入使用,我市公交专用道已达到31条,总长度55公里,并逐渐“连成线、结成片”。

  公交专用道的快速增长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公交优先”的发展战略。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对公交行业的扶持力度。特别是从今年起,面对新一轮的城市交通压力和矛盾,市委书记罗志军、市长蒋宏坤等市领导坐公交、乘地铁,亲身体验南京公共交通情况,为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制定掌握第一手资料。根据《公交优先发展三年实施计划》,在今后3年,我市将投资20亿元,初步构建通达、快捷、安全、环保、优质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使公共交通成为广大市民出行的首选方式。

  今天,本报深度报道版聚焦南京“公交优先”。

  2006年8月5日,鞭炮声打破了百水芊城小区清晨的宁静。小区居民第一次在家门口迎来了市公交总公司开来的141路和142路公交车。

  回想起当时踏上首班车的感受,小区居民夏丽珠至今难掩心中的兴奋。

  “我们小区都是经济适用房,居民有3万多,可过去这边不通公交车,要想坐公交,得步行20分钟到百水桥去,年纪大的、抱小孩的,只能在小区附近坐三五块钱的‘黑车’,非常危险,现在小区里有了公交车,到新街口也不觉得远了。”她说。

  通达、快捷、安全、环保、优质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构建,不只让夏丽珠和她的邻居受益,南京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努力,正让越来越多的南京人把公共交通作为自己的首选出行方式。

  公交优先,一次制度的“转身”

  “任何把私人小汽车作为城市主要交通工具的企图,都会导致交通阻塞加重,使没有小汽车者的交通状况恶化,而且非常可能使小汽车拥有者的交通情况也跟着恶化。”

  世界著名城市交通问题专家J.M汤姆逊,在调查了世界30个大城市的交通问题后,得出以上结论。

  这一结论,正在我国一些城市应验。

  “按照国际通行的城市道路管理理念,城市的道路资源不应该是按车来分配的,而是按照车辆运载的‘人’来分配的。一种车辆运载的人多,那它就应该享受更多的道路资源。所以,同一条道路上公交车畅通无阻,普通车略显拥堵,这看似对车辆不公平,但对人却是公平的!”市交通规划研究所总工程师钱林波博士认为,根据公平通行的原则和平等意识,公交车理应获得道路通行的优先权。

  理论上如此,事实上却“走了弯路”。

  钱林波说,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公交车在道路空间上没有优先使用权,一辆只载1人的小轿车,就可以凭着自身的“机动灵活”,将载着几十个人的公交大巴,堵得动弹不得。失去了可靠的公交服务的城市居民只能转而乘坐小汽车或出租车出行,城市公交在人们出行比例中不断下降,而中小汽车和出租车的比例却在不断增加。

  面对新一轮的城市交通压力和矛盾,南京加快了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步伐。

  今年6月底,市委书记罗志军在市委常委会上,对我市公交优先战略的实施提出明确要求:“进一步突出公交优先的战略取向,尽快建立起与南京城市规模、人口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公共交通体系;进一步突出用经济手段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以市场规律引导公交优先。”

  市委、市政府的决心,来源于对南京交通状况的深入调研。今年1月21日,罗志军等市领导坐公交、乘地铁,亲身体验南京公共交通情况,召开城市交通专题座谈会,提出“建设南京和谐交通体系”;3月6日,市长蒋宏坤召开现场会,明确城市公交“坚持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市场运作、优先发展”;两天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胡序建带领部分市人大代表视察公交场站等城市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进行专题调研;6月1日,市政协主席汪正生专题听取我市公交优先工作情况汇报。

  更加坚定地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决策由此做出。

  随后,由市政公用局牵头,市发改委、建委、城建集团等九个部门经过多次研究,拿出了《南京市城市公交优先发展三年实施计划》和《南京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若干政策的意见》,并先后由市政府批转,以“南京市人民政府文件”的形式下发,其核心就是“构建通达、快捷、环保、优质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三年计划”主要完成“四大目标”———

  通达:老城区公交线网密度达到3公里/平方公里,站点300米覆盖率达到70%以上;主城区公交线网密度达到2.5公里/平方公里,站点300米覆盖率达到50%以上。

  快捷:建城区任意两点间公共交通可达时间不超过60分钟。高峰时,主要客流走廊公共汽车线路发车间隔l—3分钟以内,一般客流走廊公共汽车线路发车间隔3—5分钟。平峰时,发车间隔一般5—8分钟,最大间隔控制在10分钟以内。

  环保:加快引入使用清洁燃料的车辆,大力推进使用双燃料公共汽车。新增和更新车辆必须达到“国Ⅱ”标准,鼓励企业选购“国Ⅲ”标准以上的车辆。

  优质:公共汽车线路准点率90%。公共汽车的平均营运速度力争达到20公里/小时。公共汽车出行在城市交通总出行中的比重达24%。

  钱林波说,公交优先,从“以车为本”转向了“以人为本”,公众的出行权被摆在了优先位置上,这是城市交通一次重大的“制度转身”。

  “三年计划”起步,公交驶向“快车道”

  “三年计划”首批100辆更新车辆,今年7月29日集中首发,上路服务市民。

  坐在首批更新的34路公交车车上,市民王女士对本报深度报道组记者说:“要是市里的公交车都这么新该多好啊。”

  “这样的期盼,很快就会实现!”市市政公用局副局长郑永亮说,在今年我市启动的公交优先发展3年实施计划中,更新和新增公交车将超过3300多辆,也就是说,届时我市路上跑的公交车,大部分都是新车,色彩艳丽的公交车将成为城市一道美丽的风景。

  对照“三年计划”,我市在第一年就已经取得明显进展,南京公交正加速驶向“快车道”。

  ———5月1日,南京首条双向公交专用道龙蟠中路大中桥至太平门段正式开通,本报深度报道组记者上路体验,跑5公里只需花10分钟,耗时比平时整整缩短一半;9月16日,龙蟠中路太平门至龙蟠路火车站段、江东路水西门大街至三汊河段双向公交专用道,正式开通;12月26日,中央北路五塘广场至中央门立交北口段、建宁路刘伯承广场东口至火车站段两条公交专用道,又正式投入使用。至此,南京已陆续开通了5条双向公交专用道,加上在市区部分单行线上开设的公交专用道,南京市的公交专用道已达到31条,总长度达55公里,车辆的平均时速从15公里上升到25公里,缩短了居民的等车时间。

  ———政府和企业共同投入资金2.44亿,购置更新公交车1018辆(截至11月底),本月还有81辆新车上线,预计全年购置车辆1099辆,完成“三年计划”中第一年的109.9%。

  ———新增亮化站名牌105座,新增候车亭56座,开工建设杨庄停车保养场、柳州路枢纽站、赛虹桥首末站等,水佐岗枢纽站建设等也进入场地拆迁阶段。

  ———优化调整38条公交线路,开辟21条新增线路,延长15条公交线路的运营时间。其中,通过与建邺区政府协调,开通了河西中部地区两条支路公交线路,市公交总公司与中北公司各运营一条;通过与仙林大学城管委会协调,开通仙林大学城2条公交线路,全部由市公交总公司运营。虽然因为这些线路多是新辟线路,运营公司多在亏本经营,但市公交总公司本着社会责任第一原则,坚持正常运营,较好地解决了居民和大学生的出行需求。

  ———为驻宁部队办理“双拥乘车卡”5000张,更换和补办了近2000张盲人免费乘车卡,从5月1日起对残疾民警实行免费乘车。

  ———组织开展公交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

  ———与地铁二号线同步规划建设汪家村站、中和村站、元通站、钟灵街站、马群站等七处公交站点,方便市民换乘。

  ———公交对市民的吸引力越来越大,2007年南京公用事业IC卡发行量已经达到340万张,比2000年起步时的60万张多出近5倍。……“明年,‘三年计划’将从起步阶段步入攻坚阶段,各项计划也已经基本确定。”郑永亮说,明年我市还将新增更新车辆1200辆,开辟公交专用道5条,使公交车行车速度大幅提升,出行时间成本明显下降。

  “在此基础上,明年我市还将加快推进场站建设,并研究制定三项惠民政策:空调公交车季节性票价、公交换乘优惠政策以及设置公交电子智能站牌等,为市民提供更加通达、快捷、安全、环保、优质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让市民享受到更多公交优先带来的好处。”郑永亮说。

  “快车道”上,还有障碍待扫除

  以城市轨道交通为骨干,公共汽车为主体,多种交通方式互为补充,各种交通方式和谐发展。未来南京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前景,让运营着全市2/3以上公共汽车的市公交总公司总经理张保杰非常激动。

  在今年7月29日举行的百辆新车上线启动仪式上,张保杰代表公交总公司向全市公交企业发出“共建和谐车厢,实现公交优秀”的倡议。张保杰说,坚持公交优先,就是坚持老百姓利益优先;实现公交优秀,就是最大限度地提升老百姓对公交服务的满意度。

  “为实现公交优秀、应战公交优先,我们不断推进内部经营管理理念和经营机制改革,坚持‘开源节流’和‘向管理要效益’,为员工设立大病基金、改善工作环境、提高福利待遇,让员工全心全意为市民提供优秀的公交服务,使国有老企业进入了敢于竞争、谋求发展、生机再现的新阶段。但尽管如此,目前企业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交驶上‘快车道’!”张保杰说。

  他把这些问题总结成“几难”———亏损短期难以遏制、车辆更新有待加快、队伍稳定有待加强、历史包袱卸掉不易、场站建设难以到位等。

  据悉,市公交总公司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整个行业中具有普遍性。

  在今年年初我市召开的“两会”上,张保杰的“难处”也引起代表委员关注。有代表委员提出,如果目前公交企业面临的一些问题能得到解决,运营质量将有较大提升空间。例如,在南京多家经营客运市场中占主体地位的市公交总公司,由于刚性成本逐年加大,现贷款居高不下,经营压力巨大;由于企业财力不足,车辆更新速度受到影响;公交一线职工收入偏低,人员流失较多。

  代表委员们建议,进一步明确公共交通属公益事业,财政予以大力扶持。应明确,政府对公交企业的补贴,是公交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理所当然的补偿,而不能当作是对一个管理不善企业的补贴。把对公交的补贴纳入公共财政体系,统筹安排,重点扶持。

  “针对这些困难,为确保公交优先三年实施计划能够如期实现,我市已专门制定若干配套措施。”市市政公用局局长陈雷说,这些政策归纳起来主要有5条———

  建立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安排l亿元资金,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稳定、完善现有的公共交通补贴机制,继续实行油价价差补贴政策,对于公交企业缴纳的相关税费,市级留成部分全额用于公交行业发展。

  建立规范合理的补偿机制和严谨科学的考核机制,规范企业经营服务行为。

  积极推进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优先安排城市公共交通基础建设用地,采用划拨方式供应。对未按规定配套建设公共交通场站等设施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和验收。

  维护公交职工合法权益,关心和爱护职工的身心健康,稳定职工队伍。

  ……“这五项配套政策是南京发展公共交通的又一强大推力。南京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已经驶上高速通道。”陈雷说。

  公交优先凸现以人为本

  看了今天的深度报道,禁不住要为南京公共交通正在加速走向“快车道”喝彩。

  确实,这堪称城市交通发展的一次重大制度转身:由以车为本转向了以人为本。

  公交优先就是百姓优先,所以我们说,公共交通是体现以人为本的重要载体,而加快推进公共交通优先战略则是改善民生一个重要途径。

  一辆大型公交车所占道路面积约等于两辆小汽车,但载客量却相当于两辆小汽车40倍,其完成单位客运量所消耗能量只有小汽车的十分之一;按单位客运量算,大型公交车所造成的污染要比小汽车低90%左右。足见,公交优先了,不仅百姓出行会更方便,也更有利于环境保护。

  据报道,89%的香港人出行首选公共交通。其主要原因在于,公共交通方便、快捷、实惠、舒适。从本报今天这则深度报道中我们看到,南京公交正朝这个方向发展。

  市长蒋宏坤曾说:要“真正把政府追求的目标和百姓的期盼统一起来”。南京公共交通优先战略,是个范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发表于 2007-12-28 14:41 | 只看该作者
政府作秀,领导交差~~
3
发表于 2007-12-28 15:12 | 只看该作者
ZF给公交的补贴买不起好车,尽是一些抵挡垃圾,跑也跑不动,难开的要命,采用的发动机根本达不到欧三,用别人早已淘汰的零件组装车辆
要命是居然大量用贱康来收税,这些国有企业也是两头难

[ 本帖最后由 公共交通 于 2007-12-28 15:15 编辑 ]
4
发表于 2007-12-29 14:4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7-19 02:1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