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海:公交世博越江线首创 三十秒间隔发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7-3 12: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世博园区的交通,40%靠地面公交,40%靠地铁,20%靠轮渡。

地面公交靠什么?要靠联通浦东浦西园区的越江线,串联几大片区的国展线,还有公交短驳龙华东路线。公交世博越江线30秒发一班车,这种“秒杀”纪录上海公交从未有过。

这些都与一位女性有关―――世博园区地面公交越江部的计划调度员邹兰。

计划调度,“牵一发动全身”

园区筹建之初,原规划地面公交开两条大公交线:世博越江线和龙华东路线。邹兰分别设计了三种相应作业计划书。可是,4月26日下午,世博园区地面公交越江部突然接到指令,原世博越江线主要行驶路段右国展路调整至世博大道,另新辟国展线,5月1日正式运行。

邹兰开始飞快地倒排计划:4月30日,开幕式。4月29日,一定要让已经熟悉原路线的驾驶员了解新路线。4月28日,要打电话通知到全体320名驾驶员。计划,必须在4月28日前完成。

计划调度,向来是公交部门最细致最麻烦的事,因为它“牵一发动全身”,作业计划每变更一次,就有上万个数据需要测算和排列。邹兰和同事们即刻赶工,通宵达旦,终于在4月28日凌晨完成了原本至少需要一周才能完成的计划方案。

运行后的事更多。开园两个月,行驶路线随着客流多次变更,计划亦有增添改变与完善。邹兰苦心制定的作业计划,有时只能用上一、二天。同事说,如果把这些计划书全部打印出来,大概有半个邹兰那么高。

邹兰说,“每每走在世博园区里看到我们的公交驶过,我都非常欣喜和自豪,有生之年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

协管员、调度员、志愿者身兼“数职”

要找邹兰很容易。走进白莲泾越江部的大本营,随便问个工作人员,“邹兰在吗?”回答总是:“在!”

要找邹兰也很不容易。因为,她或许在高科西路公交站的马路边,可能在演艺中心维持秩序,也可能在后滩帮忙做调度。没人知道她即时的具体位置在哪儿。

有一次,邹兰所在巴士电车公司的领导在高科西路公交站附近,看见一个黝黑的瘦高妇女,操一口普通话,站在斑马线边起劲地指挥行人过马路。他暗想:“这位外地游客真好,自愿做起交通协管员。”没想到,等这位“游客”走近,却发现是原来白白胖胖的邹兰,晒得“墨擦黑”,为了方便,她还把长发剪了。

记者找到邹兰时,她正在万科馆边的越江线终点站担任车站志愿者。30秒一班车,上海从未有过的公交发车密度。班次一多,游客就不稀罕。明明可以乘80人的公交车,却只负载了一半的运能,不少人慢吞吞的,因为“要坐个位子”。

此时,最有说服力的要数邹兰。她对正在迟疑的游客说:“这边上车早一分钟,那边排队少一小时。”游客一听,乐了,哗啦啦上车。记者又跟着邹兰去后滩。车上有游客开始盘算,空调车舒服,就坐在车上看馆,到了终点站再往回乘一遍。邹兰又说了:“虽然场馆要排队,但不走到跟前欣赏不算来过世博会。”游客全家一听,连声说:“就听她的就听她的。”邹兰哈哈大笑:“我说的就是我自己,到园区几个月,一个馆也没有凑近看过。”

每一个人都是邹兰

专注、热心、忘我的邹兰是位单身母亲,同为巴士人的丈夫去年病故。她说,世博地面交通越江部的每个人,都有一股忘我的工作精神。

越江部398名巴士员工,五分之一是GCD员。几乎每个人都身兼数职,既做办公室工作人员,兼调度员;既做驾驶员,又做协管员。

世博开园至今,大多数人都没回家好好歇上一天。工作日上班,休息日做志愿者,忙起来,一份盒饭打发一天;怕上厕所耽误时间,一瓶水只喝几口润润嗓子。他们有的推迟了自己的婚礼,有的父母去世也忍着悲痛坚持上岗,有的放弃了去国外探亲的机会,有的把刚满周岁的孩子交给了父母和家人,有的来不及参加自己女儿的婚礼,有的术后康复中就来上班……

在世博地面交通越江部里,最流行的饰品是各种遮阳帽,圆的,扁的,棉布的,草编的。

越江部里,最常见的动作,是提一提裤腰。因为几个月早出晚归,日晒雨淋,每个人都瘦了,皮带宽松了不止一格。

越江部里,同事间最亲密的玩笑,是互相戏谑对方又黑了,相约世博会尾声时一起去非洲联合馆冒充工作人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8-30 17:1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