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苏州公交由创立之初的27辆营运车辆,发展到如今的2700辆;运营线路由当初的7条,扩充至现在的近200条;公交线路总长度也由40.42公里发展到今天的4408公里。如今,苏州市区已经拥有了苏州公交、园区公交、高新区公交、巴士公交、苏州交通旅游公交、相城公交和吴中公交等7家公交公司——
到今天,苏州公交车已经在苏州的马路上整整行驶了50年。50年,苏州公交线路总长度由40.42公里发展到今天的4408公里,“长”了100多倍。
在这半个世纪的岁月长河里,苏州公交承载着市民出行,不大的车厢里,记载着苏州城市公交的变革,记载着苏州城市的发展,记载着苏州人的生活。
老司机回忆老公交——
成立初规模小,车辆很杂多是进口车上下班人挤人,驾驶员下车帮忙关门
斯仲厚是苏州第一批公交司机,年过7旬的他谈起当年兴奋不已。13岁的斯仲厚1948年从老家浙江来苏闯荡,在堂哥的介绍下进入了当时苏嘉湖汽车运输公司当学徒。1959年,苏州成立公共汽车公司,斯仲厚成为了公司的第一批员工,一直干到退休。
他说,公司成立之初规模很小,只有27辆公交车、200多名职工、7条运营线路,其中一条还是新开辟的,线路总长度不过40公里左右。
斯仲厚印象最深的是,那时候公司车辆很杂,大多数还是早前的进口车,有加拿大产的万国、美国产的司蒂倍克、大道奇,还有国内组装的松花江。虽然车辆很杂、车况也不好,但当时市民对公交车这一方便出行的“新生事物”还是很欢迎,上下班高峰时期那真是人挤人,即使已经满载了还要上,驾驶员不得不经常下车,帮乘务员一起推才能关上车门。
那时汽油很金贵,主要依赖进口,因此油料大家都是省着用。每天一个班下来,大家最关心的就是汽油用了多少,无论是开车的驾驶员还是管理人员,对汽油的用量都是能省就省,算得很精、抠得很紧。
当时主管生产运营的代经理王钟琦,每天都要和管理人员一起检查进场车辆、计量油耗。由于公司是按照一车10人制的标准来配置人员,驾驶员、售票员、修理工、管理人员都围绕着车子转,对车辆的爱惜程度那可真是没话说。
到了上个世纪60年代初,汽油供应非常紧张,于是经过改装的煤气包公交车开始投入线路运营。当时市ZF非常重视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事业,为了保障公交畅通,公司需要的汽配件材料、煤气等都无条件帮助解决。那时供应煤气的气源主要来自玻璃厂的废气,公司还派出专人负责值班充气,想方设法在车顶上加装了一个大大的煤气包,虽然速度上不去,但一包气基本上能开一上午,能满足一个班的需要。后来,随着大庆油田的开采,汽油不再那么紧张,煤气包公交车就不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