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力以赴打好交通治堵攻坚战,让市民出行更安全、方便、快捷,近期,贵阳公交集团聚焦交通拥堵“痛点”,与贵阳市交管局在全市各个交通拥堵点实地勘察、研究,并制定相关治堵方案,主要从点、线、面三个维度对贵阳公交进行优化及调整,确保“铁腕治堵”工作有效开展。
调整站点 缓解拥堵
站点方面,为解决公交车集中进站后造成的道路拥堵问题,贵阳公交将部分易堵路段的公交站点调整为“分组式”候车,避免同一站点停靠车辆过多造成“公交列车化”,进而加剧交通拥堵,也减少了公交车等待和停靠的时间。近期调整的公交站点主要有——
相宝山公交站(贵州日报社往师大方向),拥堵原因为相宝山第二组公交站位于宝山路、贵开高架桥交织处,公交车停靠及出站影响宝山路辅道及贵开高架桥的社会车辆变道至宝山路主路、宝山路辅道及右转进入新印厂路。整改措施为重新调整公交线路分组停靠,减少第二组站公交线路停靠,仅留下夜间4路停靠,同时,取消9、17、75路相宝山公交站取消,增设贵州日报社站。
248路终点大营坡站,拥堵原因为248路终点站下客在车行道后,乘客须向前或者向后沿车行道步行约50米才能上人行道,有的乘客甚至直接横穿马路,导致车辆通行效率下降,也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整改措施为交管部门在248路下客点栅栏处“开口”,并加装车行道往人行道方向的单向栅栏,只允许248路下车乘客直接通往人行道。248路公交车只能在弯道处短暂停车待发,不能在大营坡始发站候客待发,该始发站仅具备供乘客上车功能,提升大营路的路段通行效率。将现248路始发站的314路公交线路往前移动约30米,与19路公交站点合并停靠,提升大营路路口的通行效率。
大营路公交站(大营坡往贵州日报社方向),拥堵原因为第二组公交站位于人行横道前,公交车停靠及出站影响直行车通行。整改措施为重新调整公交线路分组停靠,减少第二组站公交线路停靠。调整后第一组站停靠61、75、18、20、248路,第二组站停靠夜4、夜14路。
数博万达广场(东)公交站点(和尚坡往世纪城方向),拥堵原因为该站离十字路口较近,新建的公交港湾车站较短,停靠线路较多,公交车占道停靠情况严重。整改措施为在市公安局云岩分局附近(888路停靠处)增加一组公交站点,重新调整公交线路分组停靠,调整后,第一组站停靠右转长岭南路的公交线路包括218、B259等,第二组站停靠直行的公交线路包括74、100、223、225、226、238、311、B224、夜7路。世纪城往和尚坡方向,225、226路不再停靠长岭南路口,只停靠数博万达广场(东)。
优化线路 发展“公交+N”模式
线路优化调整方面,近期,为缓解拥堵,贵阳公交集团也采取了相应措施。撤销公交线路,降低公交线网重复系数,如11月1日取消了68路,缓解三桥走廊及中心核心区的交通拥堵。优化调整公交线路、增加公交线网覆盖,如11月1日,优化调整290路走向,弥补了凯里路的公交空白,增加了贵阳市人才服务中心的公交覆盖。
同时,大力发展“公交+N”的定制公交模式。针对上班、上学、就医、旅游、购物等集中出行市民,贵阳公交不断丰富“公交+”服务新模式,积极发展商务班车、社区公交、学生公交、医院公交、旅游公交、购物公交、微循环公交和定制公交等多种形式的城市公共交通特色服务,逐步形成多层次、差异化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例如,以雅关学校、实验二中专线等9条线路为代表的“公交+学校”模式,以花果园穿梭巴士、甜蜜社区专线等3条线路为代表的“公交+社区”模式,以达沃斯专线、宜品善缘专线等8条线路为代表的“公交+企业”模式等,既方便了市民出行,又有效缓解了拥堵。
同时,结合清镇职教城师生实际出行的需求,从11月5日起,开通贵阳市经济贸易中等专业学校公交线路。
提速提质 提高公交分担率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贵阳公交集团将继续关注道路情况、提升运营速度。随着后续贵阳市行车环境的不断改善,将着手执行线路提速计划,对有提速空间的公交线路,尽量提高行车速度,从而提升公交车辆利用率,缩短乘客出行时间。规范车辆运营,加强路检路查、远程视频监控,严格要求驾驶员守法行车、文明驾驶,尽量避免因主观原因造成交通拥堵。
同时,更新老旧车辆,提升服务水平。截至11月,贵阳公交已更新公交车辆197台,年内还要对70台老旧公交车辆进行更新,优化市民的乘车体验,提升公交分担率,最终达到缓解城市拥堵的目的。
聚焦拥堵节点,贵阳公交将持续优化调整前期调整的公交站点及线路,积极配合市交管部门,持续做好公交线路、站点的优化调整工作,按照“轨道交通、快速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其他公交方式为补充的多层次、高效率的公交体系”总体思路,构建层次分明的“快线、主线、干线、支线、微循环线”立体公交线网系统,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减少私家车出行比例。积极推进“绿色公交”建设,坚持开展气电混合动力车、纯电动公交车等新能源公交车辆的综合运用,助力贵阳市实现“天蓝地绿水清”的城市发展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