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3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武汉:公交榜样引领 创优文明服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9-7 21: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年7月,武汉公交集团再传喜讯——5名员工荣获湖北省、武汉市“五一”表彰:公交542路驾驶员曹萍德荣获湖北五一劳动奖章,公交290路驾驶员赵秀丽、公交739路驾驶员聂三华、公交站务公司红钢城站站长倪克锋、华昌出租汽车公司驾驶员陈万青都荣获了武汉五一劳动奖章。

  至此,武汉公交的劳模人数达到213人。从1951年武汉公交部门出现第一位劳模程克斌到今年的5位新劳模,69年时间里,武汉公交的劳模精神薪火相传,累计涌现出3名全国劳动模范和10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4名湖北省劳动模范和5名湖北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09名武汉市劳动模范和72名武汉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先模辈出、群星璀璨的武汉公交,因此也被赞誉为“劳模的摇篮”。时代在变,乘客在变;历届劳模面孔不同,劳模故事在变,但以劳模为代表的武汉公交员工的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勇于创新、为民服务、争创一流、淡泊名利的伟大品格与坚定追求一直都在传承。

  多年来,武汉公交一直都有着尊重劳模、崇敬劳模,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选树典型、鼓励创造,甘于奉献、精益求精的良好风尚和浓厚氛围,由此也示范、引领了越来越多的公交员工通过脚踏实地的劳动创造不断成长、成才与出彩,为城市公交事业的发展持续不断添砖加瓦、增光添彩。

  ■ 武汉公交人把担当与奉献作为职业追求

  平凡岗位“干”出出彩人生

  武汉公交现有公交线路500余条、公交车辆8700余台。作为城市文明的窗口和城市流动的“风景线”,武汉公交目前日均客流量数以百万计。武汉公交就是没有“围墙”的企业,公交车就是市民、乘客的“流动之家”。

  武汉公交现有2.6万余名员工,其中公交驾驶员有1.6万余名、公交汽修工2600余名、公交保洁员1400余名。武汉公交历年来涌现出来的劳模,都是公交驾驶员、汽修工、公交保洁员等公交服务一线的工作人员——

  他们都是非常的朴实无华、淡泊名利,常年执着坚守在平凡岗位上,每天驾驶公交车往返行驶在“两点一线”间,用自己的脚踏实地与争创一流,助力织就着一张城市便民公交网;

  他们都是以公交为家,扎根一线,爱岗敬业,坚守不渝,年复一年身体力行诠释着忠诚与奉献;

  他们奋发向上,辛勤耕耘,用恪尽职守、精益求精的不懈努力,为市民、乘客的舒适便捷出行和公交事业的大发展,默默贡献自己的心血。

  “24路人都以自己能在24路工作而骄傲、自豪,都在自觉传承24路人永恒的精神财富——劳模精神。”武汉公交24路38岁驾驶员李旺富说,在他们每一天每一趟的运营中,无不都是以劳模前辈为榜样,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用心用情服务好每一位乘客。因为用心用情服务乘客的事迹突出,李旺富在2019年荣获了武汉五一劳动奖章。

  开通于1958年的24路,上世纪60年代初就跻身“全国三大红旗线路”。“乘客永远都不错,我们永远有不足。”——这是24路一直坚守的服务理念之一。62年来,包括李旺富在内,24路一共走出了14位全国和省市劳模,被誉为武汉公交的“劳模线路”。

  人民公交为人民,公交劳模最荣光。武汉公交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国有企业,武汉公交一直都有着城市担当的情怀和为民服务的光荣传统。

  “无论是张兵、王静,还是施三九、李福斌,武汉公交的每一位劳模都是从公交服务一线干起来的,他们因此也都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出彩人生。”武汉公交相关负责人说,武汉公交的劳模,确实是在最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不断书写着不平凡的责任与担当,不断助力着武汉公交的高质量发展。“我们的公交劳模,就是这座城市的‘大城工匠’,就是我们身边的‘真心英雄’。”

  可以说,张兵、王静、李福斌、施三九等公交劳模,都用行动证明着——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一流公交、卓越服务,都是人干出来的。“十米公交车就是我们最广阔的人生舞台,坚定为民服务信念,每天每一趟的驾车运营中,用心用情服务好每一位乘客,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展示武汉公交人良好的职业风范,自觉为城市文明与形象做代言!”这是公交劳模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武汉公交何以强大有力量?“因为聚集了一批又一批自觉把奉献与担当作为职业追求的劳模及他们所代表的2.6万武汉公交员工!”从2016年7月武汉暴雨灾情中的出击,到2019年武汉军运会期间的担当,再到今年战疫期间的逆行等,武汉公交都用行动向城市及市民证明了一点——武汉公交确实就是一个优秀的团队,确实是平时保障看得见、关键时刻冲得上、战时攻坚讲奉献。

  ■ 武汉公交强化精神引领与行为示范

  大城工匠劳模精神薪火相传

  多年来,武汉公交坚持多措并举,大力弘扬和传承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服务精神。通过劳模创新工作室、劳模“导师”培养制、“名师带徒”等,武汉公交坚持强化劳模“传帮带”的精神引领与行为示范,用劳模的优秀品质和先进事迹感召员工、引领员工,让劳模经验、劳模智慧和劳模精神以“一个人+一群人”的方式在员工中不断传播和生根,激励和引导公交员工学知识、比技能、创一流、作贡献。

  武汉公交坚持加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建,为劳模进一步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截至目前,武汉公交已创建了张兵技能大师工作室、袁汉珠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等8个劳模创新工作室。在劳模的带领下,围绕公交运营生产、节能增效、安全服务等主题,劳模创新工作室坚持开展各项学习交流、业务提升等主题活动,做到了“年度有目标、季度有计划、月度有安排、日常有落实”。同时,各个劳模创新工作室都十分注重及时吸收所在营运公司的突出人才加入, 借助工作室的示范效应,不断丰富培养和锻炼公交人才的载体,拓展公交员工的成长平台。

  2018年9月,武汉公交光谷公司依托该公司的戴允峰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首创启动了针对青年驾驶员的劳模“导师”培养制活动。两年来,劳模创新工作室的7名劳模、先进,累计三期培养了21名青年驾驶员。

  与公交789路23岁驾驶员陈强结对的“导师”是武汉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公交572路驾驶员胡寒艳。胡寒艳经常放弃休息,专门乘坐陈强开的789路公交车。“安静地在车上关注着他的驾车操作、服务乘客的每一个细节,然后等他运营结束后,再与他进行沟通、交流。”胡寒艳说。“胡老师对我的要求很严格,对我进出每一个车站、每一个十字路口等的操作细节,都会解析得十分细致,也让我有着不断的收获。”陈强说。

  “导师”确实带出了高徒——2019年9月,作为新驾驶员的陈强,从全市约2万名公交驾驶员中经层层比拼脱颖而出,成功杀入了武汉公交驾驶员行业的最高赛事——武汉市第二十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客车驾驶项目比赛的决赛环节。决赛环节全市只有73位选手,而陈强还是其中年龄最小的。包括陈强在内,两年多来,公交“导师”指导的18名青年员工中,15人都保持着“三零”(零事故、零违章和零投诉)的纪录。

  2019年3月,武汉公交全面启动“名师带徒”活动,以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为依托,组织劳模、高技能人才与一线青年员工结对“传帮带”。一年多来,在劳模先进、技能大师等的示范、引领下,一大批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公交青年员工脱颖而出。

  “面对工作,或以为职业,或以为事业。二者虽一字之差,却折射出不同的工作追求与人生格局。”武汉公交二公司保修分公司汽修工成庄(30岁)、童聃(25岁)异口同声表示:从与他俩结对的“名师”、保修分公司机电一体化班组56岁的组长郑春明身上,不仅学习着精益求精的修车技术,更是学到了最为宝贵的人生财富——“公交事业的舞台如此宽广,处处都有干事创业的机遇,处处都是大显身手的舞台。”

  郑春明是武汉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武汉市技能大师。34年来,他俯身甘当公交车“医生”,创新机电维修技术等300余项,累计节约车辆维修成本300余万元,被誉为“教授”级汽修工。

  “成为郑老师的徒弟后,我真切感受到了他身上的那股公交劳模的精气神——数十年如一日坚守一线,把对公交汽修的那份热爱,一直都在转化为对事业的奋斗,不懈进取与钻研,不断打磨修车技能。在积极、主动与创造性的劳动中,实现着自己的职业价值,也不断实现了事业升华,更为城市公交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成庄感叹,他们十分感恩“名师带徒”这个平台,让他们极大增强了对工作的归属感、荣耀感与方向感——“每天都要脚踏实地,向身边劳模学习,最专业地修理好、保养好每一台公交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8-22 03:3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