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围绕地铁5号线首通段通车,杭州公交集团今天发布多个创新运营组织和运营服务新举措,包括在5号线首通段沿线新设置22条地铁接驳线,看看是否在你家附近?还有 “零空间换乘”“掐点坐公交”“乘客参与线路定制”等便民举措。 设置22条地铁接驳线 杭州公交集团将陆续在地铁5号线首通段沿线设置22条地铁接驳线。对7条线路的运营模式进行调整,并优化撤并线路12条次。

强化城西科创大走廊区域公交服务能力 对现有的公交快线(286快、269M、420、B2C)进行优化提升,提高发车密度。 286路快线发车班次增加100%,并向西延伸至智溢路(人工智能小镇);269M路运营时间扩展到周六;在现有420路基础上,增加从湖墅南路匝道上德胜高架路的高峰快线,直达火车东站西;B2C路发车班次增加55%,并延迟至21时。 优化149、286、353等线路运营组织,加密早上9时后、晚上19时后的发车密度,并将149路服务时间延迟至21时,353路服务时间延迟至23时。 这些线路要优化撤并 针对地铁5号线开通后的线路布局,对B2、B支1、B支4、11、26、36、57、199、267、461A、516、Y8路等线路进行优化撤并。 创新运营组织 地铁接驳零空间换乘 在地铁5号线首通段配套的22条地铁接驳线,将努力实现“沿客流布设、快速接驳、不走回头路、密集发车”。良睦路、杭师大仓前、蒋村、萍水街等地铁站的出入口与最近公交站距离均在30-80米左右,基本实现了“零空间换乘”。 社区微巴要分三大类 为解决市民从社区、公司到地铁站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杭州公交集团将社区微公交分为了三大类,分别是: 社区便利巴士——连接区块内的生活小区与商超、农贸市场,教育机构及医疗机构; 社区接驳巴士——将地铁站、大型公交换乘站与社区相衔接; 社区穿梭巴士——线路灵活多变,满足市民的不同场景需求。

打造守时数据快线 将B2C、286、311、353、420路等5条线路打造为“守时大数据公交快线”,承诺发车间隔、公布发车时刻、保证运行时间。 常规线路优化调整 结合地铁5号线出入口的分布、地块功能的变化、地铁开通后公交客流出行习惯的变化,杭州公交集团将对B支4、11、149路等常规线路进行优化调整。 新开假日专线直达换乘 杭州公交集团将在6H、151H上尝试开通假日专线,构建一步到达核心区、商贸区的出行条件。 运营服务新举措 实现“掐点坐公交” 在B2C、149、286、311、353、420路等线路上公布全时段的发车间隔;在404M、1300M、1304M、1309M路等地铁接驳线上,公布部分中途站点的发车时刻表,乘客可以把等车时间压缩到最短,实现“掐点坐公交”。

调整服务时间 地铁5号线首通段配套公交线路的服务时间都按周边互联网企业的作息时间进行了调整。新开通的地铁接驳线,末班将设定在21-22时,早高峰时间段将顺延至9时后,晚高峰时间段将顺延至21时。

设计专属标识 继续在地铁接驳线车头前喷绘与地铁同线的图案;设计了地铁接驳线、公交快线、社区便利巴士、社区接驳巴士、社区穿梭巴士的专属标识;改进了夜间线、高峰线、假日线站牌的形制。 社区园区直达 地铁5号线首通段开通后,杭州公交集团将陆续开通进入杭师大仓前校区等几所大学内部的地铁接驳线,线路将在校园内行驶并设站。同时,还将开通进入人工智能小镇、未来科技城海创园等园区内部的公交线路。 换乘引导示意 在地铁5号线首通段沿线一些人流较大的地点设置区域内公交站点导乘牌,标明各站点所处位置及停靠线路开往方向。公告牌的内容将由原先的以线路为序改为以到达区域为序。

区域便捷乘坐 在蒋村街道内试运行1310路“社区穿梭巴士”。由蒋村兴达苑始发,途经蒋村如意苑、蒋村广安苑、万福里、西溪蝶园、西溪里、公元里、西溪红柿苑、西溪白荻苑、西溪翠竹苑、西溪紫菱苑等小区和西溪首座、西溪谷、西溪银泰、金色西溪、蒋村商务中心、西溪诚品等园区。 沿线会设置若干个“穿梭巴士招呼站”,乘客可以在招呼站内招手上车,并在车内按铃下车。待社区穿梭巴士APP开发完成后,还可实现在蒋村街道内部根据乘客意愿随时开行新线路。 乘客参与定制 “社区穿梭巴士”的驾驶员将担任“车长”;设立乘客微信群,招募若干名乘客成为“线长”,定期组织线长、车长互动会,对线路、站点设置、发车班次等进行论证调整,实现“我的公交我做主”。“线长”还可招募同行乘客,在允许的范围内临时开行新的定制线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