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年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大街小巷的年味也越来越浓了…… 1月31日,离农历猪年的春节还剩4天,记者在南京地铁四号线鸡鸣寺站,看到了地铁站各出入口都已经是大红灯笼高高挂,而且贴上了具有古都金陵和南京地铁特色的春联。春联旁不时有返乡旅客以及家长和孩子驻足。进到站内,站厅立柱和醒目位置全部挂起了富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结,站台屏蔽门和车站控制室的窗户上也按传统习俗贴起了窗花。 “这么多年的坚持,这已经成为了我们传统,从视觉和听觉上,让乘客可以更好地感受到节日的氛围。”南京地铁地铁运营中心四号线线路主任梁静说,南京地铁早在2006年就开始传统节日氛围地营造工作,而且从2016年猴年春节开始,就已经全面铺开氛围专题,包括了广播播放、挂灯笼、贴春联、贴窗花等活动,到今年已是第四个年头。 除此之外,地铁联合省、市书法协会以及书画院开展的“新春送福”活动也延续了多年,梁静表示,地铁站的人总是行色匆匆,送福字的活动,或许可以给大家一种温馨的气氛,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今年,‘我们的节日.南京’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也走进了地铁,除了营造节前的气氛之外,还起到了弘扬传统文化的作用。”据车站工作人员介绍,南京是六朝古都,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名城,承担着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而南京地铁作为城市的窗口和名片,弘扬传统文化责无旁贷。 “我们一直致力于打造‘人文地铁’品牌,想通过春联、窗花、中国结各类节日元素,祝福每一个出发、温暖每一个到达,能让返乡过节的外地乘客心情更舒畅,回宁过年的市民一下飞机、高铁、长途汽车,坐上地铁马上就能感受到节日的气氛、家的温暖。”梁静说。 据悉,今年南京地铁的174个车站,共贴了大约6500多个窗花和500多对春联,悬挂了1400多个中国结和500多对灯笼。地铁站内随处可见的春联、窗花和灯笼等春节的元素,也是反映了南京地铁人的用心。而据地铁工作人员介绍,为了环保事业,中国结和灯笼今后还将循环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