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8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呼和浩特:三代“公交人”见证呼市公交变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7-24 13: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乘坐4路公交车,上车的乘客扶好站稳……”每次听到这样的声音,司文君就感觉异常亲切,因为她家与公交车的缘分已延续了三代,用她的话说,“我家是公交世家,祖孙三代都是公交人,三代人亲身经历了呼市公交的发展和壮大。”

  公交初期

  司文君的姥姥陈秀珍81岁,是一名地道的“老公交”,对于当年公交车的情况,陈秀珍还历历在目。

  1952年,17岁的陈秀珍进入公交系统工作,成为一名在站点售票的售票员,那时的公交公司叫“归绥市政府公共汽车站”,位于现在的首府人才市场路南的大院里。

  “全市仅有两辆公交车,车头很大,车顶有一个烟囱,里面是木质座椅,座位设在车身的四周,乘客在车里是背对窗户。车票一毛钱一张,那时全市只有8万人,一辆车大概能坐20人。”在陈秀珍老人的印象中,公交车没有一次坐满过。“车里还有一个大家伙——锅炉,那就是车的动力来源,烧木炭使车运行。”

  说起站点,陈秀珍回忆那时只有三个站点,一个是火车站,一个是旧城北门,再就是鼓楼,两辆车就跑这三个站点。

  一干就是39年,到1992年陈秀珍退休时,全市的公交线路已增加到22条,单位职工也从22人变成了600多人。“干过售票员、收款员、统计、业务等,与公共汽车相关的所有工种几乎都做遍了。”陈秀珍称。

  发展壮大

  1984年,司文君的母亲路丽卿进入呼市公共汽车一公司,继续从事售票员的工作。

  路丽卿回忆,1994年冬季,无人售票公交车上线了,公司所有的内勤裹着厚重的衣服,在每天的高峰期间守住站台维持秩序,一站就是一个月。后来,无人售票线路能持公交卡刷卡乘车了。

  2006年6月,路丽卿退休,在她上班期间,见证了公交车从一节车厢到两节车厢的转变、从有售票员到无人售票的转变、从汽油车改为天然气车的转变。呼市公交运营线路已达54条,运营车辆也达到了829辆。

  2006年11月,司文君来到呼市公共汽车四公司工作。因多才多艺、工作认真,她负责的工作内容十分宽泛,并从四公司调到了总公司。10年时间她获得的奖状、证书厚厚一摞。

  从2007年至2014年,司文君称公交车变化是最大的,“纸质月票变刷卡月票、免费公交青城1号线与青城2号线陆续开通、开通了K1、K2、环1、环2四条线路,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城市交通网络,公交线路和线网将进一步覆盖、辐射呼市各开发区、工业园区、大学城、城中村、新建住宅小区,并向周边的旗县延伸。”司文君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8-22 09:5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