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空调不是一年四季开放,但是票价始终不变,这是否合理?”在今年“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裴蓁提交书面意见建议:按需实行季节性临时的票价下降措施,鼓励公共交通节能减排。
开不开空调票价一样
车内空调是否开,价格都一样。采访中,许多乘客对此纷纷发表意见。
市民小张每天都要乘坐838路公交车上下班,因为都是空调车,从桃浦到静安寺需要3元,“空调车相比以前的普通公交车,收费之所以高一点,就因为它有空调。现在这样的天气比较寒冷,车上启用暖空调,大家上车都觉得十分暖和,收3元无可厚非,但是到了春天或者秋天的时候,根本不需要开空调,而且很多时候车上也没有开空调,但票价还是3元,是否合理呢?”
小张的观点得到了很多乘客的赞同。盛夏、寒冬时,车上启用有冷暖空调,乘客会感到非常舒适。但是在春秋两季,空调车无需再开启冷暖空调,票价却依旧按照空调车费收取,这似乎有点不合理。另一方面,春秋两季的时候,一些公交车仍然坚持开空调,经常造成车厢内要么“冷嗖嗖”,要么又热又闷,让人受不了。他们建议公交车收费是否可以和季节、天气挂钩,更加人性化操作。
收费应与天气挂钩
这份名为《关于空调公交车季节性降低票价的建议》的书面意见指出,近年来,本市城市公共交通运营车辆大规模升级换代,新车基本装备空调,无空调的公交车日趋减少。其中不够满意却又有点道理的是含空调费的票价全年不变,但空调开放的时间却非同步到位。
按照《上海市空调公共汽车和电车客运管理规定》:每年的6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和12月1日至次年3月1日期间,以及在此期间外车厢内温度高于28摄氏度或者低于12摄氏度时,经营者应当开启车辆空调设施。
裴蓁代表说,其实至少有半年的时间公交车是不需要开空调的。在ZF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开启空调温度制约越来越严的今天,我们应当认真反思城市公交车辆全面空调化,或者空调公交车辆收费全年化的传统定势概念。
他建议,按需实行季节性临时的票价下降措施,比如每年的3月、4月、5月、10月等,关闭公共交通车辆空调,扩大自然通风渠道,并首先在具有智能换算功能的公交磁卡设施的车辆上施行,鼓励推进使用公交一卡通。合理界定城市公交车辆空调启用季节,强化规范使用空调的服务监督管理,依法按规定查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出租车是否能优惠
采访中,还有市民提出:在严冬酷暑的时候乘出租车的人特别多,这个时候车上的空调一般都处于开放状态,如果市民主动提出不开空调,是否能享受一定的优惠。
对此,市人大代表厉明表示,这个建议很好,如果可以具体执行,将能有效推进市民“节能减排”意识的增强。比如在法规规定必须开空调的时候,市民如果主动要求不开空调,乘客在下车结账的时候出租车应给予一定的优惠,但这样的设想具有多大的可行性,如果可以执行,优惠幅度是多少等等,这些问题都还需要认真研究,在今后的工作中,他将对此进行调研,如果条件成熟,他将考虑提交相关书面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