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城将投1亿元改造提升岭南大道公交枢纽,建成后该枢纽站为4层建筑。图为建成后效果图。 3日,禅城区交通运输局召开新闻发布会称,为配合文华公园及亚艺公园的“两园”提升工作,将于3月7日启动岭南大道公交枢纽站改造提升,并完善周围路网“微循环”,总投资为1.7亿元。其中,岭南大道公交枢纽将斥资亿元改造为佛山首座“零能耗”绿色建筑,除原有公交枢纽站功能外,还将配建光伏屋顶和914个停车位。 同时,为缓解市一医院周边停车难以及拥堵问题,将拓宽市一医院南侧金华路,并在文华公园西侧新建环院路,实现文华公园、市一医院与周边居住区的紧密联系,实现方便、快捷无缝接驳。 岭南大道公交枢纽将新增914个停车位 玫瑰园开放、水幕灯光秀上演……“两园”自去年启动改造以来,吸引了诸多市民前来游玩,“两园”周边停车位不足、内部道路微循环不畅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岭南大道公交枢纽站位于文华公园西侧,是中心城区面积最大的公交枢纽站之一,共有31条公交线路经过或为首末站,随着禅城区城市升级改造推进以及城市配套车位问题突出,原来的公交站功能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城市发展需求。 为此,继2014年底岭南大道公交枢纽站扩容之后,该枢纽站将再次改建,将在原址上新建一座地上4层的公共建筑。改建后,该建筑首层用途仍然为公交枢纽站,二、三、四层和屋面为停车库,项目总建筑面积31500平方米,规划停车位914个。 该枢纽站改造工期9个月,预计12月底完工。施工期间,交通部门将启用岭南大道临时公交枢纽站,该站场位于文华公园西入口、季华路与岭南大道红绿灯口位置,距离原站场约200米左右。受到站场条件的制约,30余条公交线路会有相应调整,原部分途经岭南大道公交枢纽站的线路将会调整停靠站点,如G1将不再以岭南大道临时公交枢纽站作为始发,具体情况市民可以搜索禅城公交微信公众号了解。 值得一提的是,新的岭南大道公交枢纽站还是佛山首座“零能耗”的绿色建筑,它的顶层使用了光伏发电系统,供应整座大楼的用电,而且计划同步投入充电桩建设,供社会车辆和公交车充电。 同时,周边还将配建两座人行天桥,一座跨岭南大道,连通枢纽站和禅城区政府旁的恒福路;另一座横跨文华路,连通文华公园和亚艺公园,总投资约3700万元。 千米内循环道路供车辆排队停车 市一医院周边交通优化也列为交通提升重点工程。由于停车位紧张,早高峰进入市一医院的小车经常大排长龙,车龙还干扰到岭南大道主车道车辆的正常通行,严重时还会造成拥堵。 针对这一情况,市一医院南侧金华路同时改造提升,这一长642米的东西向道路将被拓宽至3车道,由西往东2车道、由东往西1车道。围绕着市一医院东侧及北侧将新建一条环院路,和岭南大道、金华路打通成一个三角形,方便车辆从岭南大道驶入停车场。 “提升市一医院周边道路的微循环,希望确保排队车龙能尽量行驶在微循环的道路里边,减少对岭南大道的影响。”禅城区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李明芝介绍,道路微循环打通后,至少有1000米路段可供车辆排队进入停车场,将缓解岭南大道交通压力。 新的岭南公交枢纽站的停车位也将为市一医院提供更多停车配套。据介绍,市一医院方面正在考虑,是否要在新建大楼与医院大楼之间建设一座人行天桥。若该人行天桥建成,乘客或车主在新建大楼下车后,可以直接走人行天桥前往医院大楼,无需再绕行一段才能到达市一医院。郑雯 ■关注 31条公交线路受影响 禅城交通部门3日发布通告称,结合岭南大道公交枢纽站工程进度要求,该站场由2016年3月6日起暂停使用。由于受到站场条件的制约,原部分途经岭南大道公交枢纽站的线路将会临时调整停靠站点。 站点方面,交通部门在岭南大道东侧,禅城区政府正门对面的红绿灯前,新增停靠站点,站名为“岭南大道公交枢纽站(禅城区政府)”,站名与现状一致。 由岭南大道临时公交枢纽站始发的公交线路有133、157等共10条线路,施工后,此部分线路出站时需先右转岭南大道,到岭南大道同济东路口掉头后接回原线行驶。原以岭南大道公交枢纽站始发的G1线,将取消进入岭南大道临时公交枢纽站,调整在岭南大道上新设置的“岭南大道公交枢纽站(禅城区政府站)”作为始发上客站。 岭南大道南往北左转进入季华五路的公交线路,则将新增停靠在新设置的“岭南大道公交枢纽站(禅城区政府)”站点。包括103、113、G1等14条线路。 值得注意的是,岭南大道由南向北直行的公交线路,将不停靠新设置的公交站点且不进入岭南大道临时公交枢纽站。也就是说,部分车辆停靠市一医院站后,将取消岭南大道公交枢纽站,直接停靠下一站“明珠体育馆西门站”,105、107等10余条线路均受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