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阔的三郊路上,行驶中的新能源大巴车成为乡村一道靓丽的风景,车内自动投币箱、特殊人群专座、空调、停靠站语音提示等设施一应俱全;村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坐上定点定线的公交车出门进城办事。这是今年初以来仙游县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带来的新气象。
“现在有了公交车,我们出门方便多了,感觉和城里人过上一样幸福的新生活了。”近日,笔者来到枫亭镇,提起家门口的公交车,家住沿海的陈金贵竖起大拇指称赞道:“以前这里交通很不便,很多村民一提起进城就头疼,不知要转多少趟车。现在真的不一样了,501路、551路、651路、601路公交直达,价格也比以前便宜了2元,可轻轻松松逛县城了。”
作为全省4个城乡客运一体化试点县之一,这些年仙游县以城乡居民出行安全、便捷、优惠为出发点,通过整合优化城乡客运资源,建立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接轨机制,加快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这一惠民工程。截至目前,该县公交车辆日发班次869次,共有10条公交线路贯通城乡,可达榜头、龙华、大济、鲤南、赖店、盖尾、郊尾、枫亭等9个乡镇(街道),极大地方便了老百姓出行。据统计,去年全县公交营运里程累计达952万公里,为800多万人次提供出行服务,极大提升了公交服务水平。预计至2017年底,该县除西苑、游洋、钟山、园庄等不符合公交通行条件的山区线路外,将实现群众出行的公交承担率达到30%。
据介绍,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仙游县交通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大幅度提升,农村道路交通条件明显改善。目前,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800多公里,其中县道320公里、乡道530公里,基本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国、省道为主干线,县道为主体,乡、村道为基础,纵横交错、干支相连、相互补充、城乡贯穿的公路网络,为促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方便农村群众出行,在实现农村公路“硬化”全覆盖的基础上,仙游县大力发展城乡公交一体化。2012年,仙游县被确定为全省城乡道路客运公交化试点单位之一,该县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按照“长远有规划、短期有重点、落实有措施、组织有保障”的思路,结合实际,及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仙游县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规划》,实施了“城乡公交提升工程”,携手中海油仙游新能源有限公司开启新能源城乡公交一体化示范县项目,不断构建衔接顺畅、方便快捷、绿色环保的城乡公交服务体系。瞄准国家推行低碳环保节能战略的契机,以建成海西乃至国家级天然气应用示范县为目标,重点发展大容量、高配置、节能减排型的中、高档天然气公交车,投资2500多万元购置LNG清洁能源公交车90辆,还斥资1500多万元引进城际LNG巴士47部,并已配套建成和在建鲤城、鲤南等4座LNG清洁能源加气站,提升全县公交服务水平,助推仙游“天更蓝,地更绿”的生态理想变为现实;新增开往莆田火车站、仙游火车站的公交线路,做到公铁“无缝衔接”,实现“零换乘”,并对县城至枫亭客运班线进行公交化改造,实行公车公营管理模式,开通并延伸公交线路,提高公交覆盖率和可达性,逐步实现全县平原各主要乡镇通公交的目标,并对城区21座简易候车亭和三郊路兰溪桥头至赖店镇政府路段的19座简易候车亭进行了升级改造,在西一环路新建6座新式候车亭,使城乡群众公交出行更加舒适、便捷。截至目前,全县公交车达到120辆、公交线路11条、公交候车亭(站)110个、招呼牌500多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