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交新闻] 本市正研究推无线充电微循环公交车(转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2-23 17: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停车即充,无需人工,快速方便……本市目前正在研究在部分微循环公交车上采用无线充电系统,市交通委有关负责人透露。  近日,二十余位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来到中兴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调研无线充电技术。停在充电车位,装有无线充电系统的车辆会通过车载平板电脑与配电箱的WiFi连接配对,司机只需点击电脑上的充电图标,配电箱就会传电到地面充电线圈,通过与车底充电线圈的电磁感应,进行无线充电。
  目前,襄阳、成都两地已开始试点应用无线充电系统的微循环公交车。技术人员介绍,由于微循环公交一般是围绕社区的短途线路,跑一圈一般不超过10公里,按照试点区域的经验,一圈所耗电量可以在8分钟左右补满,将公交起始站和终点站改造为无线充电车位,车辆在停车等候乘客的过程中基本就能将电充满,这样就可以实现不间断地循环发车,无需专门跑到充电场所集中充电,也不需要工作人员做专门维护。
  三问无线充电
  能否大范围快速布设?
  中兴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枕戈介绍,建设一个无线充电车位只需在地下埋入充电线圈,在电网支持的地区,可直接利用原有停车场和道路改建,不需征地,成本也更低。他举例说,建设一个包含10个充电桩的大功率直流充电站,大约需2000万元,而同样的投资却可以建设60个大功率无线充电位或1000个普通无线充电位,“因此可以快速低成本建设”。
  相对于充电桩,无线充电位是不是得“另起炉灶”?在技术人员看来,两套系统虽可共用供电线路,却需单独改造,得额外铺设地面线圈。
  九三学社中央科技委委员邹迎认为,无线充电位虽无需征地,破土开挖却对地下管线有影响,牵涉到城建、绿化、环卫等多个部门,审批流程耗时很长,如何建立起长期有效的协调机制,需要认真研究。
  “与充电桩相比,无线充电设施成本并没有优势。” 市经信委原副主任阎冠和委员表示,持续运营的关键是成功的商业模式,最好能通过创新商业模式降低用户成本。
  充电是否安全便捷?
  无需人工,停车即充,让车主忘记充电这回事儿,是这项技术描绘出的便捷充电场景。但程留恩委员认为,用户体验很重要,这有赖于无线充电过程是否安全便捷。
  目前有线充电方式有慢充和快充两种,通过大功率直流快充,一个小时就可将电充满,采用慢充则需8小时左右。“对于小型车来说,无线充电一个小时能充7度电,三个小时左右即可充满。”孙枕戈介绍。
  不少委员觉得,在布点并不广泛的情况下,若车主需快速充电,无线充电在用户体验上就会比快充要差一些。
  充电过程是否安全也是影响其应用的关键因素。“其采用的电磁感应技术是否会对人体产生伤害,车底安装线圈是否对车体安全有影响,这些都需经过长期系统性测试。”邹迎说。
  私家车能否用得上?
  据介绍,目前无线充电技术并未形成统一标准,车底线圈等设备也不是汽车的标配,私家车应用这项技术还有待时日。“以后在私家车领域,如何安装相关设备,出现安全问题谁来负责,这些关键问题都需要加以明确。”阎冠和委员说。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4-5-31 00:3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