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一,二”随着口号的节拍,一辆公交车从四惠场站缓缓向车间挪去,这是一辆496路电动公交车,由于电量过低无法行驶,换电站的工作人员将其推到车间的场景。
作为四惠换电站的员工,他们不仅仅需要熟练掌握换电技能,更要对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做好应对。寒风凛凛,随着公交车取暖空调的开启,多余电量的消耗使得车辆换电次数明显增多,司机师傅对行驶里程也会拿捏不准,往日12%的电量就可以行驶一个来回,现在也许需要更多。
12月15日下午14时,换电车间温度计上的水银柱已经低到了零下的位置,运行班长王江开始了每日的午间巡检。当巡视到场站门口时,他发现司机冉师傅焦急的在车前来回走动。
“冉师傅,怎么了,有什么需要帮助的?”王江问道。
冉师傅一副犹豫的表情,最终开口了:“这车啊,到场站还剩20个电(20%),本以为能开到工位,可刚才开了一会空调就剩16个,工位进不去了,都是我的错,开什么空调取暖啊。”
王江略微思考了一下,一边劝着冉师傅别着急,一边向车间走去。不一会,从车间走出了几个小伙子,走在前边的王江说:“冉师傅,别着急,我们还是有把子力气的。一会啊,我们推车,您掌握方向,齐心协力给他推到工位去。”
无动力的公交车开进车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小小的通道门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大家脱掉厚重的棉服,一个人喊着号子,一,二”“一,二”,声音响彻整个公交场站。经过反复的几次的进进退退、来来回回,车辆终于开上了换电工位。几个员工额头上也渗出了汗珠,大家顾不得察汗,马上穿上棉服,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几分钟以后,公交车换完了电池,回复了动力,冉师傅脸上洋溢这笑容,把刚刚恢复动力的公交车缓缓的开出了车间。
12月的京城,北风不减,寒冷依旧。在冬冷夏热的车间里,四惠充换电站的员工不会因外部环境而有稍许放松和懈怠。随着北京市空气洁净计划的推广,公交集团加大了电动公交车的使用,截止到2014年12月四惠充换电站已经运行电动公交车80辆,日均换电140余次。随着后续40辆新能源电动车的投入使用,换电次数有望突破200次,四惠换电站的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
四惠充换电站员工一直站在电动汽车公司的第一线,保生产,保运行,作为一块块基石铸就电动汽车公司的辉煌,这一份经历将成为他们人生不可磨灭的亮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