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夜空守望者01 于 2012-11-2 21:45 编辑
摘自2012年11月01日《半岛晨报》A27版
大连成国家“公交都市”建设试点市
晨报讯(记者辛敏娟) 在10月29日至30日召开的全国城市公共交通工作会议上,大连市与重庆、南京、济南等城市一起,晋级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15个试点城市,大连公交客运集团荣膺“全国十佳公交企业”在会上受到表彰。
会议宣布了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关于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为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也为下一步的“公交都市”创建工作提供了更大的政策支持。据了解,由交通运输部组织开展的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在“十二五”期间,将推动各地加快建立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不断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在规划、资金、土地、路权、财税、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政策。
近年来,在城市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指引下,本市结合全域城市化的需要和发展进程,出台了一系列落实公交优先战略、构建立体公交网络、解决群众“出行难”的政策措施,加大了财政投入,有力地推动了公共交通又好又快发展。大连公交客运集团作为我市公共交通的骨干企业和主力军,为全市公交事业的科学发展和运营作出了突出贡献。目前,大连的公交出行分担率达45%,乘客满意率达94%,在全国居领先地位。
展望
2015年主干道三成交通信号公交优先
昨天,大连市交通局负责人表示,未来几年,大连将举全市之力,推进“公交都市”创建工作。到2015年,基本建成以轨道交通、快速公交为骨干,以公共汽车为主体的立体公交网络,为公众提供最便捷、最安全、最方便、最舒适的公交服务,形成具有国际水准的国家级“公交都市”。
公交基础设施建设主干路设双向公交专用道
加快地铁1号、2号、快轨普湾新区线建设,加快地铁4号、5号等线路的前期工作;
形成由2个大型换乘枢纽和11条轨道线路构成的“放射+网状”的轨道网络;
建设机场新区的富华广场到沙河口火车站、五一广场和中山广场三条BRT线路;填补轨道线网无法覆盖的客流主通道,与轨道线网共同构成公交骨干系统;
发展新城区和郊区公交系统,加快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
设计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衔接方案,优化常规公交线网;
加快综合交通换乘枢纽建设,完成13个综合或大型公交枢纽站建设;
新建7个公交停车场、改扩建3个公交停车场,使停车场面积达到91万平方米;在黄河路、解放路、香周路、西南路、中山路等主要路段设计公交专用道(部分路段设置双向公交专用车道,建设总长度约120.6公里);
使城市主干道路和重要交叉口的公交优先信号设置率达到30%以上。
便捷服务工程开辟海上公交线
在城市中心开设环游巴士,解决中心区短途移动不便;
与大型企事业单位协作,采用大站快车、直达车、区间车等组织形式运营通勤班车;
统一组织、统一管理、统一保障“校车”和“超市班车”;
开辟旅顺南路、大连滨海路等旅游巴士线路;
开辟海上公交线路,规划建设沿海岸线的水上巴士,进一步减轻道路交通压力。
公交智能系统刷卡乘车率达80%
建成乘客信息系统及个性化的信息服务系统,并在公交枢纽站及主要站点逐步建设电子站牌;
完善城市公交“一卡通”系统,扩大“一卡通”的使用范围,实现刷卡乘车率80%目标;
建设公交场站、专用道的视频监控系统,引入城市数字化管理系统;全面建成涵盖公交场站、公交站点和车厢
的视频监控系统。
绿色低碳20%公交用清洁能源
“十二五”期间,清洁能源公交车辆达到1500台,占公交车辆的20%以上;
建成1个清洁燃料车辆检测维护站和20座公交车辆充电站和加气站;
建立一套可视化的城市交通碳排放监测系统,控制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记者辛敏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