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湖南门,公交车"露宿街头"。
22日是全国"无车日",公交车成为很多市民的首选通行工具。然而,记者连续四天对省城公交车进行调查,发现随着城市的扩大和人员的增多,很多公交车缺少公交场站,只好"露宿街头"。
千辆公交车“无家可归”
18日晚上7时许,记者来到黑虎泉北路与明湖东路交叉口,黑虎泉西路的东侧副道上停了一大片公交车,首尾相连有十多辆,主要是87路、83路、36路等公交线路的。由于公交车占据了道路的空间,周边交通显得比较拥挤,私家车、出租车都必须绕道而行。
在黑虎泉北路的人行道上,公交车转弯冒出的尾气,让行人躲闪不及。道路西侧是一个未封闭的停车场,这里也停着不少的公交车。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大明湖东门附近是一个非常大的公交枢纽,公交线路也非常多,但这里并没有封闭的停车场,现在的停车区域也是临时的。车辆太多了,根本停不下,只好停在了马路对面的副道上。由于“无家可归”,这些车辆晚上只能“露宿街头”。
9月19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110路的终点站阳光舜城重华苑看到,这里只有一个小型停车场,但车位根本不够用,数十辆34路、110路、K100路公交车整齐地停在马路边上。
调度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停车场位不够用,上级部门又没有规划,从阳光舜城通上公交到现在,一直有很多车辆“露宿街头”。
19日、20日晚上,记者又来到玉函小区、葛家庄、市立五院、大明湖南门等地,看到情况也大体如此,很多公交车都停在路边。
济南公交总公司有关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公交部门现有4058辆公交车,但公交场站比较紧缺,大约有千辆公交车没有停车场,只能“露宿街头”。
据统计,目前,济南市城市公共交通场站设施极为紧缺,已经严重制约城市公交的健康和良好发展。济南市公交场站共计70余处,其中仅有20多处为国家划拨用地(约25公顷左右),用地缺口达三分之二,其余停车场都是临时租用的,这些场站随时都有被取消的危险。
在大明湖东门,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公交车停放在路边,只能露天停放,夜里曾发生过多次电瓶被盗事件。
增车不增站“露宿”很无奈
“公交车场站太少,主要受三个方面因素制约。”公交部门有关人士告诉记者,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多,公交车已由原来的几十条线路,增加到了现在170多条线路,公交车的总数也达到了4058辆,线路和车辆增加了,公交场站增加却比较少,原来的公交场站又太小,车辆停不开,就造成车辆“露宿街头”。
同时,城市改造过程中,很多公交车的停车场被征(占)用,而在寸土寸金的城区,公交部门很难得到新的用地指标,导致场站用地进一步紧张。另外一些新建片区在建设时,开发商考虑到成本,不规划公交车停车场,或者是公交车停车场太小,导致将来通公交车时,车辆根本就放不开。
“公交车也想有个‘家’。”济南市公交总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国标《城市居住区规划》等法规,居住区须配套预留市政公用用地包括公交首末站的站点,但现在一些片区规划时不容易做到这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