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记者分别乘坐多辆公交车,对本报曾经报道过的不文明现象进行了再一次的暗访,结果发现这些不文明现象得到了比较好的整治。公交部门表示,从12日到15日,稽查大队检查2434车次,共查出违章48车次,对这48名公交车驾驶员一律取消星级标准。
16日一大早,记者乘坐16路公交车从山大南路站到科院路站,记者感到公交车开得更稳了,启动、刹车太快导致乘客左右摇晃的现象减少了。在115路公交车上,司机李亚明开车进站时,完全停稳后再开车门,车速也比较均匀。记者注意到,公交车行驶的过程中,司机对于站名、前方到站等信息都报道得及时准确。乘客上车后,公交司机会及时提醒乘客别乱丢垃圾。
在102路电车上,后门栏杆处还放置了一个垃圾桶,方便乘客处理废物,也保持了车内的卫生。乘客王女士对记者说,最近感觉公交车比以前更文明了。每次老弱病残孕幼上车时,司机都会提示其他乘客,文明让座的多了。在环山路等车的赵先生则感觉公交更舒适了,以前司机为了赶路而抢红灯、抢道行驶的现象基本上没有了。
12日,本报《公共交通:城市“窗口”亮度还不够》一文刊发后,济南市公交总公司总经理薛兴海作出批示,要求各分公司和各车队要举一反三,全面擦亮公交品牌。公交稽查大队50多名稽查人员全部上路,从12日到15日,稽查大队检查2434车次,违章48车次。对于这48名公交车驾驶员,公交部门实行了一票表决,立即取消了这些驾驶员的星级标准。
公交稽查大队队长王晓刚告诉记者,经过检查,发现公交驾驶员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进出站没有按规定使用灯光、进站停靠时车门离站台大于30厘米、不依次进出站等。针对检查的情况,公交部门通知各分公司,要求各单位再次进行整改。
另外,为了让公交车成为省城传播文明的一个窗口,公交部门还推行了文明叮嘱制度。每一名公交车司机在出车前,调度员对司机进行叮嘱,不仅提示司机要安全行车,还叮嘱司机在行车中要文明礼貌,在每一辆公交车上都创造一个文明公交的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