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伏天以来,市区气温持续偏高,强热的高温天气催生了空调公交车“蹭凉”一族,尤以持免费乘车卡的老年人居多。8月5日,手机尾号为7508的吴先生拨打晚报13951395151热线电话报料说,他一直是乘坐公交车上下班的,在乘坐公交车过程中,他发现多起老年人为“蹭凉”乘坐公交现象。为核实空调公交车内“蹭凉”现象,记者深入市区各公交调度站点进行随车走访。
乘坐公交车“蹭凉”、择菜两不误
8月4日上午10点多钟,在箭鹿集团公交调度站,记者登上了待发的车牌号为苏N08050的301路公交车,这路公交车驾驶员叫秦则武。秦则武告诉记者:“天热以后,乘坐公交车乘凉的市民就多了起来,而且多数是年龄大的人。”
车辆行驶至市区洪泽湖路大润发超市站点时,记者发现上车的这些人多数是从超市购物出来的老年人。有几位老年人在爱心座位入座后,就开始旁若无人地择起菜来。为了深入了解这些乘客的想法,记者走上前去和一位剥毛豆的老大娘聊了起来。“您这是买完菜回家呀?”老人告诉记者,天气这样热,在公交车上凉快凉快再回家。利用这空档,还可以把菜给择一下。
该路公交车快到粮食城终点站时,几位老人将择好的菜放在方便袋中,起身把垃圾倒入垃圾桶里,看样子准备下车。记者问她们家住在这里吗?这位老人说,她家住在街里,公交车到终点站要休息一下,她下车后再刷卡乘坐另一辆公交车回家。
驾驶员秦则武告诉记者,这是几乎每天都能遇到的刷卡乘公交车“蹭凉”的人。他说,公交车本来是为了保障市民出行服务的,老年人乘公交也是社会予以他们的福利,但为了“蹭凉”在摇摇晃晃的公交车上择菜,如遇紧急刹车可能会碰伤老年人,这种做法很不可取。
乘坐公交车比到浴场避暑“实惠”
8月4日中午,记者在市区香格里拉站点登上了开往湖滨浴场的车牌号为苏N06370的102路公交车,驾驶员叫李荣华。在交谈中,李荣华告诉记者:“自从进入高温天气以来,去湖滨浴场的乘客多了起来,多数是大龄乘客,有的还带着小孩一同前往。”说话间,车辆在义乌商贸城站点停靠。
又过了几个站点,记者放眼望去,发现车厢中的“爱心座位”已爆满,座位上的乘客多数为老年乘客。记者来到一位老大爷身旁,问他是不是去湖滨浴场玩的,老人告诉记者:“是的,家里太热,出来坐坐空调公交,很舒服。”记者又问:“天这么热,一个人去湖滨浴场安全吗?”老人说:“我不下去玩,到那边再乘另一辆班车回来,这条线路长,坐在车里很凉快很安全。”记者发现,这位老大爷上车时带着两个小孩,其身高都在免票标准以下。
车辆到达终点后,李荣华告诉记者,时值暑期高温天气,到湖滨浴场游玩的乘客比较多,而一些老年乘客把公交车当成免费乘凉的场所,一是影响其他乘客正常出行,二是从安全方面来讲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她同时提醒,高温天气要多多关心老年人。
夜班公交车“蹭凉”成为“消遣”
8月4日晚上8点多,记者登上车牌号为苏N05649的311路夜班公交车,车辆由义乌商贸城调度站点发往华东农业大市场。发车时间刚到,夜班车驾驶员马松准时启动。
在市区富豪御景城、通成山庄、鸿意上城、阳光华城、海天翡翠城及兴鸿一品这些小区站点,均有乘客上车,其中很多是大龄乘客,有的还带着孩子。当公交车快到终点站时,大部分乘客已经下车,还剩一些老年人未下车。这时,记者走到一位老年乘客旁边问他到哪儿去。这位老人说:“吃过晚饭,家里太热,带孩子出来,在公交车上凉快一下。”
都是天热惹的“祸”,也真难为这些老人了。驾驶员马松提醒说,老人天黑乘车安全隐患多。很多老人宁愿选择乘公交纳凉也舍不得开空调。作为子女的,在高温难奈时,应该多考虑一下家中的父母。
乘公交“蹭凉”给公交营运带来压力
据了解,近年来,我市公交发展迅猛,尤其是大批天然气空调公交车的投入和供气站点满足不了供应,严重影响了正常的营运。在当前高温天气,为了给市民营造舒适的乘车环境,燃气公交车空调的开放,导致加气工作由每天1次增加至2次,有时还因此影响到正常的营运班次。
市公交公司营运部经理负责人张建说,克服这些困难都是公交人的职责,他们有义务担责任。老年乘客作为特殊群体,因为“蹭凉”而占据有限的乘车资源,无形中加重了公交客运量,体弱者还可能引发“空调病”。另外,老年人在公交车上择菜、带孩子等,都存在安全隐患。张建说,老年人到公交车上“蹭凉”其实是“铤而走险”,和到银行营业厅、超市“蹭凉”相比,多了一份危险性。
记者手记:莫让公交“蹭凉”成为一种常态
经过随车走访,记者对公交“蹭凉”现象感触颇深:公交车已经成为城市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老年人乘公交“蹭凉”,一方面,体现了中华民族节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很多老人都不愿成为儿女的负担,宁愿自己多吃点辛苦,也不愿让儿女为自己多花一分钱;另一方面,也凸显老年人家庭关爱的缺失。老年人乘公交无可厚非,这是他们应该享受的福利,但一些年老体弱的老人独自乘车非常困难。如果只为了凉快而乘车就没有什么意思了,因为有的老年人上车时需要公交驾乘人员或乘客搀扶才能入座,何况有的身后还带着孩子呢?
在此,公交从业人员呼吁,家庭和社会要加强对老年活动中心的投入,避免公交车“蹭凉”现象成为一种常态,夏季天热出现“蹭凉”,冬天会是否会出现“蹭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