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路双层公交车整个侧面都是广告。
21路车的坐椅上张贴了广告。
21路车的坐椅上张贴了广告。
“明明一条线就可到达,却让市民半路换乘,多花钱不说还费时间,公交部门却硬说成省时还不多花钱,这样的调整真的是为了便民?难道就没有别的目的?”近日来,烟台公交集团和运管部门就调整18条公交线路向市民征求意见,却引来一片质疑声。8月2日,运管部门和公交集团解答部分市民的疑问时,却引来更多的猜疑。8月5日,记者对此事进行了采访。不少市民认为增加售票员就可以解决线路过长问题,但公交部门却不顾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和增加乘车时间,简单地以截短线路来解决,此调整方案让人不免怀疑是借机敛财。对此,有市民认为,公交车顾名思义就应该是公共福利事业,但烟台的公交车已经背离了它的轨道,唯利是图了。
换乘省时不多花钱?
“我看昨天运管部门和公交集团在解答市民疑问的时候竟然说线路缩短以后,费用不变 ,出行时间却节省了。线路短了就得换车,换车不用再花钱买票吗?再说换车不用花时间等下一辆车吗?说话太不负责任了!”提起公交车线路调整,家住莱龙庄附近的市民孙女士气就不打一处来。
“如果19路车调整的话,我上班连换乘的车都没有,那我只能辞了工作,这就是为民服务吗?”刘女士家住卧龙,在港城东大街上班,19路车是她上班的唯一选择。而卧龙附近像刘女士这样的上班族有很大一批。
家住四季花城的王先生的孩子在一中上学,听说孩子上学唯一的直达公交86路车改线,不从家门口经过,无奈中打算买辆车每天送孩子上学。因为公交线路调整而让孩子上学受到影响的还有春都花园的数十个孩子。“6路车改了路线,不经过烟台山站,我们小区有四五十个学生在养正小学上学,只能家长接送,很不方便。”市民陈先生说。
没有精力顾及票款?
“相关部门答复市民说拆分线路主要是因为长线路驾驶,司机劳动强度大,没有过多精力顾及票款,大部分公交线路的票价执行不到位,很多市民走长线路也只花一块钱。我看什么便民都是假话,只有这个才是真话。他们就是为了能多收钱!”对于拆分公交线路,在一家贸易公司工作的孙先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现在全国各地的公交车都在研究如何延长线路,让市民能够一站直达,尽量少换乘,可烟台竟然说换乘车更方便还省钱,我只能说很无语!”做IT行业的马女士告诉记者,她每天都乘坐公交车 。烟台公交公布调整方案后,她专门研究了一下全国公交的趋势,发现烟台公交在“逆潮流而动”。
“说什么驾驶员疲劳,票款收不齐,其实不就是没有售票员的问题吗?公交车是社会公共服务事业,政府有补贴的,不能只想着降低成本和怎么赚钱,应该考虑一下市民的切身利益。司机又得开车,还得盯着票钱,能专心吗?这不是拿乘客的生命当儿戏吗?不想着增加售票员,却截短线路,这种做法让人无法理解。”在事业单位工作的赵先生说出了更深层次的原因。
增加公交车售票员?
“可能烟台公交觉得售票员增加人力成本,其实作为服务行业,公交车是烟台对外展示形象的窗口,一位优秀的售票员甚至可以成为城市的名片和骄傲。我们在考虑事情的时候不要太唯利是图,尤其是服务业。我在青岛坐过304路车去崂山,售票员那服务真是叫人感觉如沐春风。”提起公交调整,经常出差的孙女士有自己的见解。
根据孙女士的提示,记者调查发现 ,青岛304路公交车明星售票员刘艺把自己线路沿途景点的有关知识,都一一记在了心上。她服务的这条公交线路也被称为“刘艺线路”,成为青岛一道特殊的城市风景线。“烟台交运长途车上的随车服务员也特别好,服务周到。如果按照公交的理论,那长途车设服务员也是浪费钱,没有经济效益。可现实是,多了一个服务员确实给力,服务提升上去了,大家更愿意坐,这样才能良性循环,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而烟台公交的做法是在恶性循环,贪图短期利益的结果只能是自断财路 。”对于烟台公交,孙女士认为让乘客感受到烟台城市的魅力才是长远之计。
孩子上公交,一眼看到流产广告
一辆公交车上的广告多达十几种,部分内容低俗难以入目
市民质疑公交线路调整是出于经济利益考虑,难道公交车运营困难需要多赚钱“贴补”?但记者8月3日走访发现公交集团赢利的方式很多。公交车上随处可见各色广告,车体外 、坐椅上、挡风玻璃上都有,一辆车上能有十几种 ,其中不乏性病、墓地等内容的广告 。按照烟台万象广告有限公司在网上提供的报价,一辆公交车每年的广告收入就在3 万元以上,1000辆公交车每年的广告收入就3000万元。有市民怀疑,截短和增加线路是为了增加票款和广告收入。
人流广告,孩子上车就念
“好像一个月就换一批。”市民陈女士指着车顶的广告说。19路车上,格力空调、无痛人流、治疗鼻炎的广告铺满了车厢上侧,该车上至少纳入了10种广告。而最近,投币处的LED温馨提示屏上也植入了广告。
当19路车行至三站路时,车上上来一对母女,小女孩看到车厢中的文字就认真地读出声来:“爱她就给她最好的,不让女人受一点点伤害。”流产广告词从小女孩的嘴里说出来引来许多注视的目光,女孩的妈妈感到异常尴尬。这位母亲表示:“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出门就得看住她的嘴,这些妇科、性病的广告到处都是,有时她还会询问其中的意思,我和她爸都很郁闷。
“什么性病、流产,在公交车上做这种广告合适吗?很多公交车报站的时候还要说XX公司提醒您,简直无语。”对于无处不在的公交车广告,很多市民表达了厌烦的态度。
“有一次我在上夼西路看到一个公交站点的名字叫久久红,我还想这个名字有什么特殊的含义,等我再抬头却发现 ,站点旁边的洗浴中心就叫这个名字。”对于这铺天盖地的公交广告,市民刘先生坦言,他曾想向有关部门反映,但发现这处于监管的空白地带。
17路公交,被称“开往墓地”
“今天上午坐17路公交车 ,在二层的LED 广告牌上,竟看到一个墓地广告,受不了。大清早就在公众场合播放这种广告,真晦气。”据报道,今年3月,烟台部分线路公交车播放墓地广告一事引发网友热议,论坛里众多网友跟帖批判“公交车口味重”,微博里大批网友转发“ 开往墓地的公交车”,将此事闹得沸沸扬扬。
而在新浪微博,此事则引发上千名网友围观。有网友表示:17路双层大巴,它的终点不再是烟大;还有网友转发称,可以拍成恐怖片《开往墓地的公车》;更有网友无奈称,回头再听10路车播放《仁爱之歌》。
广告横行,站牌挪来挪去
记者走访发现,几乎每个站点处都有巨幅的男性病或妇科病治疗的广告。家长们在尴尬之余,更为孩子们接受这些信息后的反应感到担忧。在56路车大海阳路的站点处 ,记者看到站牌为了给广告让步,已经被移至站亭背面,附近的保洁人员表示:“这个站牌经常换位置,在更换亭内广告时,工作人员就会将站牌摘下来,塞到其他空白处”。
一些等车的市民也感到无奈:“我经常一过来就找不到站牌了,原来又换位置了。”有的市民则打趣道:“找站牌的过程中,正好多看点广告。”
频繁换名,站点被商业化
媒体报道,最近两个月,烟台61路车近两个月频繁更换站名,继“清泉寨”站更名“裕豪海鲜酒店”站后,“宁海职专”站和“盐滩”站也相继更名“新海佳园”站、“山海龙城”站。
连日来,记者调查市区各条公交线路发现,站名“商业化”的现象较为普遍,冠名的企业有医院、商场、银行 、酒店宾馆、药品公司、房地产楼盘等。记者选取市区的多条公交路线,粗略统计发现,涉及商业化的站名占到了近三成,有的甚至超过了半数,1路车31个沿途站点中有16个使用了商业化站名。
公交站点为什么要改名?记者来到烟台公交集团广告有限公司咨询原因。据该公司一位姓黄的负责人介绍,广告站牌日常的维护 、修理费用无财政拨款,完全由公司自行承担,“一年得花上百万元”,所以在站名里会有些赞助商的名字,这也是广告公司分摊维护费用的一种措施。
广告收入很可观每年能达三千万
车体外观广告每年均价约为2.5万元到2.6万元;后挡玻璃上的广告每个月均价180元;车内侧壁上的挂牌每个每月100元,坐椅广告每月200元……按照烟台万象广告有限公司在网上对烟台公交车广告的报价,一辆公交车每年的广告收入高于三万元。根据烟台公交集团公布的数字,烟台公交车总数超过1000辆,每年的广告款能超过三千万元。
“截短一些线路,然后增加新的车辆和线路,不仅能多收票款,还能多增加广告收入。”8月5日,做生意的陈先生质疑公交调整的幕后原因。
七成网友反对调整公交线路
近日,有网站发起了《您认为此次公交线路线网优化调整如何?》的调查。截至8月5日中午12点30分,76.7%的网友认为“不满意,有许多线路不合理”。
网友:我的意见就是,能一次性到的地方最好坐一次车就能到。倒车等车是一个很费事费神的事情。夏天晚上10点就是末班了,还得倒车,那还谈什么夜经济?
网友:富甲、蓁山花园等居民出行到新闻中心、一中南校、进德等区域如何坐车,考虑到几万人的出行需求了吗?
网友:烟台此次公交线路的调整,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多数线路站点少了,运行线路短了,变相增加了市民的负担。这可有与民争利的嫌疑奥!
┬司机
有售票员就好啦
8月3日晚上7点,记者在56路车大海阳站的站点处发现,风雨中等车的市民并未减少。据了解,他们中的大部分是下午6点下班的上班族,但 56路车班次少,每次候车时间都在半小时以上。“我家离这儿就三站路,步行也就半个多小时,今天下雨才想着坐车回家,结果等了二十多分钟还没来。”市民张先生表示。之后,记者与乘客一起等了十多分钟后,56路终于姗姗而来。
“到大润发在哪儿下车,还得坐几站?”投币处狭窄空间里,一位老人向司机询问道。而司机还没解释清楚,老人身后的乘客已经开始躁动。“大爷您能不能别堵在车门这儿?”“下班点,大家都相互理解,避让一下。”乘客都上车后,司机一边开车一边给大爷解释行路方向。这是今天的末班车,司机已是一脸疲惫:“今天不知道说了多少话,一直重复这几句,车上要能安个导航复读机就好了。”
随后,记者又乘坐了一路公交车,对于这次公交路线的调整,司机也大倒苦水:“我觉得其实不需要调整线路,配个售票员很多问题就都解决了,咱也不知道领导怎么想的。”
┬乘客
坐车先背“小九九”
港城的很多公交司机每天都身兼数职,跟乘客说票价、指路都在工作范围内。在分路段收费的公交上,司机还得监督售票。19路车就分三个路段收费,票价为一元至三元。记者在19路车上看到,几乎每位乘客都得跟司机聊上两句才能顺利上车,“我到新海水产,票价是一块吧?”
“你看那表格,像个超大的小九九表格,看着都眼晕,难道乘客想坐车还得先背下这个小九九?有一次我上车后直接投了一元,司机问我去哪后很大声地说我少投了一元,弄得满车人都盯着我看。明明是售票方式不合理,弄得好像我想占一元钱的便宜似的,真是窝火!如果有个售票员,会有这些问题吗?”
一名公交车司机反映:“公交公司要求车一到站就得跟乘客们嚷嚷到达某站就是两块钱了。可是你一说,他们的问题就来了,打卡机怎么打两块钱呀之类的,一天下来十分疲惫,忙的时候我也会忘了报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