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关注地铁对周边房价的影响,关注城市交通拥堵,关注城市拆迁产生的问题,关注采煤“沦陷区”的未来……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中的一些作品,深度关注社会问题。
难能可贵的是,他们不但对这些问题进行调查,还提出解决方案,有的已经为政府提供决策。
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奚广庆说,“挑战杯”引导学生到实践中、到生活中、到群众中,“从2007年开始,这已经成为一个导向,学生们已经不满足于发现问题,更积极地去解决问题。 ”他举例说,学生曾经调查某地大规模炼银对环境的影响,就对当地政府提出建立科技园区的建议与规划,结果被采纳。参与社会问题并使其解决,这也是竞赛的意义所在。
地铁 地铁能影响500米以内的房价
来自西南财经大学的参赛作品关注地铁对周边房价增值的影响,以成都地铁为例。金融学院2008级学生康攀讲述了他们的调查结果。 “经过科学的论证后发现,地铁对周围房价的影响最多能影响到2000米以内的地方,无法达到3000至5000米,而真正影响的是500米以内距离的房价。地铁对房地产的影响是拱形的,中期的时候影响最大,建成后的影响回落到最低。 ”
调查认为,政府、房地产商和个人投资者过度期望地铁对房价的影响,特别是个人投资者不太理性,甚至是盲目的,调查就是要使真相让更多的普通人去鉴别。
“我们想通过这样的调查,客观地呈现出结论,供给有关人士参考。 ”
拆迁 如何实现和谐拆迁?
广西民族大学的参赛作品关注城市拆迁背景下和谐关系的建立。**党史研三的学生刘艳说,该调查源自自己的亲身经历。在她的家乡,河北省邢台市的某个地方,因为工程建设涉及到拆迁。 “我从小就生活在那里,生活了20多年,对周围非常熟悉。”在整个拆迁过程中,刘艳不仅是一名被拆迁户,同时也是一名调查研究者,“从对立到熟悉到达到利益的平衡,最后解决问题,可以对其他省份地区的拆迁工作提供经验和启示。 ”
她认为,虽然各地拆迁情况各有特点,但个性中蕴藏着共性,如何构建和谐党群关系,这是问题的实质。
堵车 解决交通拥堵方法获政府采纳
相对于其他作品来说,来自四川大学的学生提交的作品《城市交通拥堵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就更牛了,牛就牛在政府不但认同他们的调查及其对策,更为他们提供平台,参与到城市交通的管理当中。
来自四川大学的学生何凌向记者介绍了他们的作品《由城市各大中心到城市外围分区放射分流交通利用模式》。 2011年5月,课题组向成都十陵政府提出试点相关策划书并得到同意,结果试点前后车流量对比,试点后减少车辆比率为20%,“对一个大型城市来说,减少20%的外来车辆意味着交通压力大大减轻,交通拥堵问题可大大缓解。 ” 首席记者辛敏娟
半岛晨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