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158|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翻出一个老贴子:50年前的济南公交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17 15: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海阔天空 于 2011-5-17 15:54 编辑


建国初期,济南公交仅有两条线路,分别是从省政府到纬十二路,大观园到小清河。

20世纪60年代的跃进牌公交车已经深深刻在了济南人的记忆中

"文革"时期的单线月票。

1983年时的市郊区通用月票。

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的公交车票

从木炭车到无轨电车,再到今年刚刚开通的BRT,济南市民乘坐的公交车换了好几代。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济南公交已由初创时期的十余名职工、8部运营车辆,壮大成为拥有1万余名职工、4158部运营车辆、180余条公交线路的大型公交企业。

  “木炭车”烧着煤炉子跑

    济南解放初期,由于汽车油料供应不足,油价不断上涨,公交公司的部分汽油车辆改烧木炭,被称为“木炭车”。不久,又改烧石炭,称“石炭车”。

    汽油车改装炭车,需要在客车后面装个铁炉子,靠烧木炭或无烟煤产生热量形成可燃混合气体,供汽车发动机工作。每晚收车后,司机和售票员就得步行去纬八路炭场拉炭。

    炭拉来后,司机检修车辆,售票员就砸炭,每次要砸300多斤,砸好放进炉子。次日凌晨,上早班的司机要提前到站,用风车升起火炉,等火烧旺了才能启动。

    “遇到爬坡或者气不足时,司机就得停下来,跑到车尾巴的炉前添炭扇风,动力足了再继续走。跑一个来回,往往要停好几次,乘客下来推车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一位老公交回忆说,随着油料供应的好转,1956年初石炭车才陆续改成汽油车。

  沼气车背着“大气蛤蟆”

    1960年,国家出现了经济困难,运输行业油料再度紧张。在济南市科委的撮合下,公交公司与济南匡山肥料厂合作,经过多次试验,终于提取出可以充当汽车动力的沼气。不久,一辆金刚牌汽油车改装成的沼气汽车问世。

    沼气汽车就是车顶上加装了一个沼气包,一般是黑色的胶皮囊,使用前充满沼气。运行的时候呼扇呼扇直摇晃,就像只大蛤蟆,被市民形象地称为“大气蛤蟆”。当时,济南市不少公交车都是背着“气蛤蟆”在跑。

    1960年5月4日,毛泽东主席在济南视察工作时,还特意在珍珠泉附近坐了一段这样的沼气车。当时,为毛主席驾车的司机孟广文又激动又紧张,生怕关键时刻打不着火,还好一切顺利。对于这项研制成果,毛泽东给予了充分肯定。

  “大辫子”电车来到济南

    1977年1月1日,电车1路线正式剪彩通车,运营车辆是从南京购买的20辆铰接式无轨大通道电车,从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到甸柳庄,全程票价1毛钱,每天营运班次360个。

    当时,对济南市民来说,电车是一种新生事物,都十分好奇。车辆开通后,都争着乘坐,乘务员每到一站都要大声喊话,疏导乘客。

    为了引进电车,济南进行了大量的前期准备。1976年8月,南京方面开始为济南培训电车司机、维修工人,并帮助济南在南京生产电车。1976年11月,上海的援建小组抵达济南,帮助济南进行线路架设、电力设备方面的建设。

  先“喝”天然气再上BRT

    为了配合济南市的“蓝天工程”,济南公交开始研制双燃料公交车。1999年底,第一辆可以使用天然气的双燃料公交车在济南面世。

    截至目前,济南公交已改造双燃料公交车1200多部,占全国双燃料公交车总数的一半以上。

    2008年,在济南公共交通领域,BRT无疑风光无限。4月22日上午,BRT1号线进行载客模拟运营,首日运客超过1万人次。

    在随后的一段时间,车站工作人员还说,很多来坐BRT的市民不是为了出行,而是来“观光”的,甚至有的市民开着私家车过来坐BRT,有些市民坐着逛一圈还嫌不过瘾,在站内又多次换乘。

    2008年9月26日,从北园立交场站到燕山立交场站的第二条快速公交 BRT2号线正式开始试运行,泉城市民体会到了“地面上的地铁”带来的便捷。

  还记得以前的车票月票啥样子吗

    刚解放时坐一站3分钱

    1952年以前,市内公共汽车实行的是“ 段票制”。即把客运路线分为两段,每段一般设五站。在限定的段内,一站3分钱,两站以上6分钱,全程票价1角。1952年开始,票种、票价多次进行调整。1973年9月,原来实行的十多种票改为5分、1角、1角5分、2角四种,这种票制一直沿用到1985年。2001年9月,公交票价进行调整,实行一票制,普通车每人次1元,豪华车不分季节每人次2元,这一调整结果沿用至今。

    济南月票始于1957年

    1957年,济南市开始使用月票,票价6元,在全市各路线通用。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济南公交月票种类达到10种之多,月票价格也多次变动。2001年9月,取消纸板月票,改成电子月票,成人月票调整为50元,这一价格至今未变动。

    记者 王帅军 通讯员 赵东云
http://shrb.dzwww.com/shrbxw/szx ... 2.htm?from=814e.com


看那个月票,想起俺1999年时曾经办过的月票,一个月贴一张小纸在卡上,上车要出示给司机看,现在谁还有收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发表于 2011-5-17 15:58 | 只看该作者
小清河、工商河还是要区分清楚的。

点评

我也正想说呢,难道60年前没有工商河?  发表于 2011-5-17 16:05
3
发表于 2011-5-17 16: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独 于 2011-5-17 16:03 编辑

不知道是开到小清河啊还是到成丰桥啊

83的月票卡和车票的样式用了好久
4
发表于 2011-5-17 16:08 | 只看该作者
83年版的我也用过,市郊通用的好像是捌元,80年代的学生月票是横版的,90年代改成了竖版加覆膜
5
 楼主| 发表于 2011-5-17 16:09 | 只看该作者
小清河、工商河还是要区分清楚的。
orlick_102 发表于 2011-5-17 15:58

画图的记者是晕菜,把工商河当成小清河了

那种月票卡现在谁还有?每月贴一个小纸条,颜色各个月有变化,好多人上车一晃就放口袋里了。1999年,我用它坐过10路车,好像那个时候23不让用,2元,从解放桥到唐王的,那个23路坚持了没多久就停了。现在这个线路号还是空的吧

6
发表于 2011-5-17 16:21 | 只看该作者
1938年1路开线,到1942年的时候济南一共有两条公交线路:一条和图中的蓝线基本一样,从院前(即今省府前)沿现泉城路、共青团路、普利街、经二路到纬十二路,再向北一点到机车工厂;另一条较短,从济南站到进德会,应该是走纬二路—经七路
7
发表于 2011-5-17 16:31 | 只看该作者
引用一段:

工商河位于济南城区北部,西北起金牛闸,向南经师范路、无影山中路、堤口路、济泺路、北园大街、标山路,向东北经凤凰闸流入小清河,全长6.2公里。工商河为人工河,开挖于1925年至1926年。当时为了便于黄河、小清河水运和铁路联运,从而使小清河的船能够行驶到成丰桥和金牛山下,以促进北商埠的开辟,才开挖工商河。1927年,工商河开始使用,当时名为“引河”。
8
发表于 2011-5-17 16:43 | 只看该作者
那月票我有···我爸妈上班时用的···
9
发表于 2011-5-17 16:46 | 只看该作者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5-17 17:12 | 只看该作者
嗯呐,20元的月票,一张盖一张地贴,上面贴完贴下面的,当时好像下个月没到,你买了月票,本月剩下几天司机就让用。

点评

那时司机不管这事,他越权了  发表于 2011-5-17 17:1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8-7 13:1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