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口信号灯就像长了眼睛,可以根据车流量大小,自动调整红绿灯时间,让即将通过路口的公交车优先通过,这是我市日前研制成功的公交优先智能控制系统,该系统目前已经通过市科技局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这套公交优先控制系统的神奇之处,在于能让红绿灯像人的大脑一样,根据公交车离路口的距离来调整信号灯时长,尽最大可能让公交车先行通过路口。记者在南京莱斯公司看到,系统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一个状似语音提示器的公交定位仪,安装在公交车上,可以对数据进行高速处理并无线传输,并进行卫星定位,定位精确到两米范围内;二是红绿灯信号控制机,用来安装在路口的信号灯上,对红绿灯时长进行实时调整;三是指挥中心,反映实时路况。为了让公交车先行,信号控制机里的计算机,在“看”到公交车后,会分别计算南北直行、南北直右、南北左右等各个相关通行方向红绿灯的时长,适时调整红绿灯时间,尽量让路口的公交车先行通过。一台信号机最多可控制120条红绿灯线路。
记者在该公司研发中心看到,电脑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我市河西地区地形图,7个交通路口分别被标示为19号至25号路口,一个黄色的圆点在南北向4公里范围内移动。研究人员告诉记者,那是安装了公交定位仪的车辆,模拟公交车在这个区间行驶。车辆行驶速度、离路口时间和距离都清晰地显示出来,这些数据与设置在路口的信号控制机相连。记者在屏幕上看到,时长调整最长的,是一个南北直行的红绿灯,由原定的27秒调整到56秒。
据悉,这套系统在仙林地区学海路与文苑路等5个交叉路口已经进行一个月测试,公交车通行速度明显提高。
这套智能控制系统除了可以用于公交优先外,还可以用于警卫路线。在需要警卫的车辆上安装定位仪后,根据警卫级别,可以通过红绿灯时长的调整,一路绿灯通过。
根据同样原理,这套系统还可以控制车流量。把公交定位仪改成微波检测器,通过微波辐射,采集路上的车流量,有多少车,大概需要多少通行时间,将这些信息发送到接收器上,再传至路边信号机里,计算出最佳结果,调整交通信号灯时长。目前,该技术已在义乌全面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