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4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日新巴士”党旗红——记青岛公交集团公司“党员品牌”群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6-18 19: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日新巴士”党旗红——记青岛公交集团公司“党员品牌”群体
在乘客眼里,他们是热情服务的公交车驾驶员、乘务员;在同事眼中,他们是拥有技能绝活的服务能手;在同行心中,他们是带领大家创新服务领域,提升服务品位的时代先锋。从公交线路“一口清”、双语服务,到创建车厢礼仪文化、节能降耗,每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引领周边人;每个党员就是一个火车头,带动周边人,他们——就是青岛公交集团的“党员品牌”群体,他们用爱心、真心、耐心、赢得了乘客好评如潮……
刘艺——“平民中的明星”,感动青岛
    “各位乘客,现在右边您看到的是栈桥,它是青岛的象征,始建于1890年……Hello,passengers, now I’ll introduce……”304路线乘务员刘艺正在用双语向乘客介绍沿途景点,她1993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探索出20条车厢工作法,以热情优质的服务成为了市民心目中的“明星”,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劳动模范。2006年,刘艺又以其平淡又崭新的“刘艺服务”感动了青岛,折服市民,成为当年十大感动青岛人物之一,被誉为“304路流动风景线上的特殊景观”。2006年11月29日,304路线成为青岛市第一条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公交线路——“刘艺线路”。
    304路线是一条从轮渡开往崂山垭口的旅游线路,乘务员刘艺是这个集体的优秀代表。有一次,当刘艺的车经过福州路站时,三位外国人正焦急地向行人比划着询问什么,可由于语言不通,行人纷纷摇头。当车停到他们身边时,刘艺偶然听到了“kingling hotel ”这个词,刘艺想,这不是啤酒城附近的麒麟大酒店吗,于是刘艺主动向他们询问:“Will you go to kingling hotel ?”( 你们是到麒麟大酒店吗?) 三位外国人听到刘艺能够听懂他们的话,惊喜地连连点头:“Yes ,yes!”“This bus comes to the kingling hotel. ”(这辆公交车可以到达麒麟大酒店。)刘艺请他们上车后,对他们说道:“You could get off at jinjialing .” (你们可以在金家岭下车。)见刘艺可以用英语和自己交流,三位外国乘客十分兴奋,你一言我一语地向刘艺询问如何乘车到青岛商业街, 并让刘艺教他们汉语。刘艺就耐心地一一用英语回答他们,但又担心他们记不住,就把去台东商业街、沿海风景区、机场应乘坐的公交线路、站点用中英文写在了便条上递给他们。在售票之余,刘艺还客串了一把老师,教他们麒麟大酒店、金家岭的汉语发音。刘艺的热情和外国乘客认真的态度,让车厢中洋溢着轻松愉快的氛围,周围乘客都被这种氛围所感染,三位外国朋友一板一眼的发音更是引起阵阵欢笑。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车辆就到达了金家岭,下车前,三位外国乘客仍意犹未尽地对刘艺说道:“Thanks for us have a good day!”( 谢谢你让我们度过了愉快的一天!)
    1998年6月15日 ,刘艺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企业当时最年轻的**党员,刘艺深深认识到:新时期,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还要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增强服务本领。因此,必须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素质,做一名知识型劳动者,在优质服务中实现党员价值。
为此,刘艺自学了哑语,并专门到语言学校进修英语口语,她还利用业余时间走遍了304路沿线45公里200 个站点,掌握了青岛的名胜景点、著名小吃、名企、名店的资料,甚至后来连沿线房产的售价等信息都了解得一清二楚。刘艺还总结出了“五要”、“五勤”、“六情”等工作法,将普通的乘务工作演绎成一种艺术,得到乘客的赞誉。一次,一位西安的游客坐上了刘艺的车,在售票时,刘艺了解到,这位乘客想去崂山旅游,可5 个小时后他就要离开青岛回西安了,时间显然是来不及了。为了让乘客不带着遗憾回家,刘艺一边向他介绍304 路线的沿途风光,一边为他画了一张崂山风景区简易路线图,注明几个主要景点的大体游览时间,并帮他设计了用时最短的旅游路线,拿着这张图,这位游客感慨地说:“青岛的乘务员真不简单,虽然没有时间游览崂山,但乘务员细致的服务还是让我不虚此行。”
    公交车的运行有终点,刘艺的服务却一直在前进。有时候,感动一个人、一座城市的,并不是轰轰烈烈的事迹,而恰恰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十米车厢,三尺票台,这就是刘艺整个的人生舞台。304这条“明星线路”,不仅仅是她的工作地点,更是她的家。就是乘务员这个普普通通的工作,让刘艺成为了“平民中的明星”。
高秀霞——“车厢服务礼仪”,“秀”到北京
    她——青岛公交全国“青年文明号”6路线上的一名普通驾驶员,乘客眼中亲切的“小高”:又是掌握着多种绝活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从公交线路“一口清”、车厢服务无死角,到双语服务、推广车厢礼仪,43岁的高秀霞在自己驾驶的车厢里搭起了与乘客沟通的桥梁。以自己过硬的服务技能,为创建和谐车厢、和谐公交拓展了新路子。每天行驶在同样的线路上,她“真情伴您行”的服务理念和“让每一位乘客满意”服务标准丝毫不曾改变。
    “您好,请扶好往里走。”乘坐6路车的乘客,一上车都会看到公交驾驶员整洁的着装、优雅的仪态、亲切的问候、得体的笑容,这是6路“高秀霞礼仪服务小组”带给乘客的全新感受。作为旅游线路的公交车驾驶员,高秀霞深知:知识服务、文明服务和礼仪服务,才是独具特色的车厢服务。于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高秀霞服务礼仪小组”成立了。他们请来了旅游学校的礼仪老师,将标准的站姿、坐姿、表情、手势等礼仪融入到日常服务规范中,编排出了一套包括车厢礼仪、驾驶礼仪、交接班礼仪的礼仪规范,利用业余时间聚在一起,有空就练,会议室、停车场、车厢里到处是他们练习礼仪的场所。从乘客上车驾驶员的第一声问候、一个微笑,到乘客下车时的每一个动作和送客语,礼仪小组的成员们都认真仔细推敲、反复细心琢磨,终于推出了适合公交服务特点的一套礼仪服务。礼仪服务的推出,不仅得到了企业内部职工的广泛好评和效仿,而且也给乘客们美的感受。今年4月8日,由高秀霞等人组成的“优质服务绝活团队”到北京参加了交通运输部全国“青年文明号”文艺汇报演出,绝活礼仪表演受到好评。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高秀霞不给自己一个停下来的理由。她坚信,知识服务、文明服务和礼仪服务才是独具特色的车厢服务。在练习服务礼仪的同时,高秀霞还苦练“一口清”、“问不倒”,从双语报站到手语学习,在平凡的车厢服务中融入更多的知识。“1路,四方至湖北路,首车5点,末车22点25分……”不到12分钟,高秀霞一口气背出了青岛市130多条线路的首末车时间和发车方向。2005年5月,高秀霞成为青岛公交行业第一个被青岛市委市政府授予“公交线路一口清绝活”称号的驾驶员。当有人问起她是如何掌握娴熟过硬的本领时,她腼腆地回答:“公交线路的首末车情况要想真正掌握的确很难,其中内容没有一点内在的联系,为了能够尽快掌握其内容,我可是真的下了不少的功夫,有时半夜醒来也背,早晨3点站在马路上等接送车时也背,就连在家炒菜时,我也背,有一次,因为精力全部集中到背诵上,竟然把菜都炒糊了……”
    不仅如此,她还全面掌握了青岛市66个大中院校、38个市级以上医院、22个商贸中心和29个公交IC卡销售点,它们的具体位置和换乘车辆的全部内容以及青岛市35处名胜建筑的特征,掌握了英语、哑语对话和内容,成为了青岛市的“公交通”。作为旅游线路的驾驶员,最近,她还与本路线的驾驶员一起创办了“青岛公交青年服务号网站”,让更多的人了解青岛公交6路队50多年来的发展变化情况,搭建起与乘客沟通和交流的平台。
    今天,高秀霞身上有重重“光环”:省公交行业青年岗位能手、青岛市文明市民、青岛市劳动模范,获得了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奥运火炬手……集这么多荣誉为一身,人们心服口服,因为这是高秀霞用自己细致的服务创造的。
矫立敏——“节油大王”,创新降耗能手
    矫立敏是公交二分公司363路线驾驶员,他开车18年,累计安全行驶里程达到60万公里,没发生一起行车责任事故。他提出了“立敏工作法”,平均每年每车可节约燃油1000多升,是公交行业赫赫有名的“节油大王”。
    1987年,农村娃矫立敏高中毕业来到城市,顶替父亲当上了一名公交乘务员,三年后如愿以偿握上了方向盘。对研究机械构造的爱好,让矫立敏从此与车辆维修结下不解之缘,他把大多业余时间都泡在了书店和图书馆。对他开过的每一辆车都进行了研究,从安全运行到节约能源,他把车辆构造摸得透透的。2000年,在青岛市举办的第六届职业技能大赛上,矫立敏成为青岛公交第一批高级职业驾驶员。
    2004年,矫立敏所在的363路更新成新型柴油车,但这些车几乎车车费油,矫立敏决心攻克柴油车节油技术难关。他根据对每一个公交站点、每一座立交桥、每一个交通路口的客流、路面、信号灯情况进行了科学分析,精心测算了发动机转速与行车车速之间的契合关系,找出了最佳时速,总结提炼出一套规范操作节油工作法。2006年,这项技术创新成果在线路全面推广实施,经济效益明显,平均每车每年节油1000多升,同时还保证了行车安全,降低了交通事故的几率。“立敏行车法”在公交行业居于先进水平,被评为山东省建设系统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
    对大多数公交驾驶员来说,柴油车的使用和维护是个新领域,矫立敏废寝忘食地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整理出了中冷柴油机的操作方法。过去车辆冷起动后,发动机需以200转/分钟的怠速热机10分钟左右,矫立敏结合线路柴油机型的特点,大胆将发动机转速提高到1100转/分钟,这样怠机时间缩短为5分钟,既防止了喷油嘴堵塞,又节约了燃料。他还通过提前1分钟润滑、延迟2分钟熄火的操作方法,保证了发动机增压器保持良好的润滑条件和正确的冷却时间,从而极大地延长了增压器使用寿命,降低了故障率。一个发动机增压器大约2700多元,而矫立敏所驾驶的车辆增压器创造了使用10余万公里无故障的记录。
    勤学苦练为矫立敏打下了坚实的汽车驾驶与维修功底,使他快速成为公司的技术能手,在他的周围总是聚集和活跃着一些探讨车辆操作和维修技术的职工。为此,公司成立了攻关小组,矫立敏成为生产一线技术攻关的带头人。2006年5月份,车队有一部每月浪费100多升油的老旧车,因找不出高耗原因,谁也不愿接手,停驶待修了很长一段时间。矫立敏主动请缨,仔细查验油电路,结合车况、路况反复调试化油器、分电器,对车辆细致调整维护,最终使车辆性能达到了最佳状态,第二个月就降低了燃料高耗,第三个月做到有效控制,第四个月开始,该车不仅彻底告别了燃料高耗,而且还节约燃料20多升,彻底摘掉了“油老虎”的帽子。
    为以实际行动迎接2008年青岛奥帆赛,矫立敏还和他的同事们积极开展清洁生产的研究论证。他自制了环保名片,向同行推介自己总结的行之有效的清洁生产方法。利用业余时间,巡回到公司34条线路上开办技术课堂,开展“导师带徒”活动,通过言传身教,不遗余力地给驾驶员技术指导。
朱传芝——“五个知道”,带好班组队伍
    提起公交2路线“三八班”班长朱传芝,许多人都竖起了大拇指,直夸她是好样的。她不仅自己在工作中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创下了连续安全行驶60万公里无事故的记录,并以真诚的服务,被乘客称作2路线上的“活雷锋”,而且带出一支敬业奉献、优质服务、操作技术精湛、人人身怀绝活的20多人的班组队伍。
    “服务源于真诚”,这是朱传芝的座右铭。参加工作28年来,她积极营造温馨和谐的车厢氛围,让乘客处处享受到便利,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她细心揣摩乘客的心理需求,结合2路线运行到火车站的特点,先后在车上设置了青岛市地图、方便袋、青岛风景名胜游览图,天气预报等,无人售票以后,她率先提出“无人售票,有情服务”的口号,并应用于实际行动。她根据季节变化冬天为车座椅缝制暖扶手,夏天在车厢挂上小扇子,雨天为乘客赠送“雨伞套”,雪天配备脚踏垫,努力为乘客提供尽善尽美的服务。每年新春第一天,班组成员都要为乘客送去节日的问候,亲切的服务和体贴到位的关心,使朱传芝始终成为乘客心目中的“公交活雷锋”。
    朱传芝深知“独木不成林”的道理,她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带好自己的班组,提高班组人员的整体素质。安全准点地运送乘客,是公交驾驶员的第一要务。朱传芝要求全班人员每次出车前,都认真地做好车辆检查工作,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环节都不放过,确保安全运行。此外,她还和班组人员一起苦练“一碗水”、“老秒表”等驾驶绝活,提出了“人人练绝活,人人有绝活”的口号,她和班组人员一起根据多年的驾驶经验,总结出《电车2路线路面情况分析》和《LYC节能操作法》等资料,在电车分公司广泛推广。
    公交点多线长,面广分散,为了强化班组管理,她和班组人员通过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归纳提炼了班组管理“五知道”,即知道班组人员家庭住址和联系方式、知道配偶姓名和工作单位、知道家庭成员、知道家庭生活状况、知道职工的思想和工作状况。班组建立了班组人员情况台帐,做到对所有班组人员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家庭成员以及各项指标完成情况了如指掌,对家庭有困难的职工随时关注,定期走访,帮助班组人员解除后顾之忧。比如:班组驾驶员小苏父母都在外地,上班常迟到,班组就安排对班驾驶员张大姐充当“闹钟”,每天接班前给她打个电话叫醒她,直到她接上班才离开。
    “五知道”让班长把好了班组管理的脉搏,管理中做到有的放矢,更好地开展班组工作。班组驾驶员小王的母亲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自己还带着一个不满周岁的孩子,知道这些情况后,班长马上向路队汇报,路队根据实际情况给小王调整了班次,方便她照顾母亲和年幼的孩子。逢年过节,班长就带领班组人员来看望小王的母亲和孩子,帮助小王收拾家务,照顾老人和孩子。在班组人员的悉心照料下,小王的母亲病情稳定,孩子茁壮成长。
    同时,朱传芝在日常管理中,坚持每周召开一次班会,每月举办一次活动,将班组管理和班组建设开展得有声有色。她和班组人员互相帮助,生活中互相关心,创造了和谐互助、精诚团结的团队精神,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三八班”才成为一个优秀的集体,朱传芝也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班组长。2006年,45岁的朱传芝被评为山东省富民兴鲁先进个人,青岛市劳动模范。她率领的班组“三八班”更是一年一个台阶,近年来,分别被全国、省、市妇联命名为“巾帼文明示范岗”,2007年3月份再次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董文香——“活地图绝活”,折服同行
    “各位乘客,在您的大力协助下,我们安全准点地到达了本车终点站。本车一路经过了18处信号灯,146条斑马线,经过了台东步行街、婚纱一条街、啤酒街、青岛文化街、辽宁路科技街、菠萝油子、中山路商业街7条重要街道。欢迎再次乘坐868号车,下次乘车再见。”这是电车分公司2路线“三八”班868号车组驾驶员董文香在作现场服务演示,2路沿线商店、学校、历史掌故、风土人情、民俗小吃等脱口而出,如数家珍,熟练而又流利的表演赢得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2路线是连接台东商业圈、辽宁路科技街和中山路商业圈的一条重要线路,景点多、商店、学校也多。有一次,一位乘客向董文香打听台东附近的一家工厂的地址,把她一下子给问住了,没回答上来,面对乘客焦急的目光,她感到非常惭愧。“一定不能让乘客再失望,”董文香暗下决心,“如果掌握了路线沿途的商场、学校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地址,岂不是可以更好地为乘客服务?一定要摸清这些情况。”为此,她确定了“熟练一条线,走遍每条街”的目标,利用业余时间,走街串巷,用自己的双脚丈量了一遍又一遍自己开了十几年的2路沿线,统计出134多个沿线主要景点、街道、商店、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的门牌号,并对此进行强化记忆,她将统计内容划分为几个组,制成小卡片,装在口袋里,随时拿出来背诵。有了这项本领,董文香为乘客服务起来更加得心应手。一天,在延安路站上来一位乘客,询问到劝业大厦应该到哪站下车,“劝业大厦在市场三路,您到中山路下车最近。”董文香非常流利地告诉她。那位乘客激动地说:“太感谢你了,这个地方我问了很多人都不知道,没想到您一下子就知道!”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4-6-14 07:0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