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徐郭平主持召开市ZF第33次常务会议,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2010-2012年市区公交优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徐郭平指出,推进公交优先发展是ZF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有利于城乡交流、经济繁荣。各相关部门要根据《三年行动计划》强力推进公交发展,努力为群众出行提供便捷、安全、经济、舒适的公交服务。
让公交成为市民主要出行方式
去年底,经过13轮历时8个月的艰苦谈判,市ZF最终以2700万元回购泰州公交股权。今年初,市委市ZF将“显著提升公交服务水平”放在改善民生10件实事首位,进一步凸显了公交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
今年以来,我市加快了停车场建设。火车站停车场由原来47亩扩大为74亩,新区80亩西停车场已完成立项、规划用地许可、详规和环评报告。公交南枢纽站、新汽车东站枢纽站改造工程正在组织实施中。年初规划建设的5个公交首末站,2个已投入使用,3个正在建设之中。互动式智能公交管理系统项目已进行公开招标。新建100对新型候车亭也已进入招标程序。
全市已投放新型公交车198辆,新辟公交线路7条,优化线路2条,加密班次7条。公交主干道发车间隔时间由原来的10至12分钟缩短到6至8分钟,非主干道缩短到10至12分钟,城郊线路缩短到12至15分钟,准班准点率提高到85%。主干道公交车延时服务至22时30分。中心城区站点300米和500米半径覆盖率分别达到50%和85%。目前,公交日客流量是年初的两倍多,市民满意度逐步提高。
“公交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距离群众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在全省也仍然处于滞后状态。”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居锦杰说。
居锦杰介绍,按照《2010-2012年泰州市区公交优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到2012年末,万人公共交通车辆拥有量达到14标台以上,公交分担率达13%以上;城市公交线路总数达55条以上;城区任意两点间公共交通可达时间不大于45分钟,中心城区85%以上的公交出行通过零换乘或者一次换乘完成,主干线路准班准点率达90%以上;完成公交3大场站、5大枢纽站建设。
ZF将把公交场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城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建设,3年内将投入4.5亿元,建成3大停车场、5大换乘枢纽站、14个首末站、300对新型公交站台,投放公交车571辆。
“这样的投资强度与周边市相比是最大的,这充分说明ZF推进公交优先发展的决心。”市财政局局长吴跃说。
《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建立市财政对公交的专项补贴、补偿机制,包括IC卡刷卡优惠补偿及老烈属、老伤残军人、老复员军人、盲人、现役军人、伤残军人、伤残警察等凭证免费乘车补偿等。
确保公交道路通行优先权
《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城市发展总体规划要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建设中优先发展地位,建立以城市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和土地配置模式。在城市规划中要把公共交通设施用地确定下来,予以保留。不得随意挤占公共交通设施用地或改变土地用途。
《三年行动计划》同时明确,落实城市公共交通在路权使用、交通管理及信号设置上的优先措施。根据道路特点、交通流量变化规律和车辆特性,科学论证,合理设置公交专用道路、优先单向、逆向专用线路等,调整公交车辆与其他社会车辆的路权使用分配关系,提高公交车辆运营速度和道路资源利用。
交通、公安、城管等行政主管部门将加强对城市公共客运交通市场的宏观调控和统一监管,依法查处各种非法营运活动,维护公共交通市场秩序,保障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
《三年行动计划》指出,城市公共交通要适应空间结构形态调整,引导新区的开发,确保城乡公交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社会经济统筹发展。
加强城区内部片区间、中心城区与下辖乡镇、中心城区与周边城市的联系,进一步完善公交服务网络,提升公交运输效率,保障城乡交通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对现有主城区开往周边乡镇的农公班车实施公交化改造,使广大农村居民也能享受到公交便捷优惠的服务。
“到2012年末,市区具备通车条件的行政村公交通车率将达到100%。”居锦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