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省城百姓出行需求迅速增长,如果不多管齐下采取有效措施,省城交通拥堵状况恐怕有增无减。
据《 齐鲁晚报》报道,济南与北京城建总院签订协议,开始进行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所有市民闻之无不拍手称快。这意味着省城济南酝酿超过10年的轨道交通梦想,开始逐步变成现实。
但是,一条轨道交通从前期调研 、规划、论证、批复、拆迁到开工、建成,至少需要6至8年时间。由于近年来省城百姓出行需求迅速增长、出行方式迅速转变,根据机动车的年均增速远大于道路面积增速的客观实际,如果不多管齐下采取有效措施,省城交通拥堵状况恐怕有增无减,给市民的生产、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根据交警部门的调研分析,道路的饱和度在0.8到 1之间就会发生拥堵现象,在1.2到 1.5之间就会发生交通瘫痪现象,而省城的很多路段的高峰期 ,饱和度就在 1.2到 1.5之间,两三百米的堵车长龙并不鲜见,很多路口经常出现等两三个绿灯也过不去的现象。时常发生的交通拥堵现象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背道而驰,不仅给百姓工作、生活带来严重不便,也降低了百姓的出行效率和办事效率。
我认为,省城在积极筹备轨道交通的同时 ,科学规划建设路网系统和停车系统必不可少,也是至关重要的。省城应从路网加密特别是次干路、支路的加密入手,增加次干路和支路的密度和长度,有效增加其流量;合理设置单行线、公交专用道、公交港湾和公交枢纽;适度降低公交重复系数,主干路通过道路“空间置换”实现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分流、 减少占路停车情况;根据实地交通流量的变化,科学调整交通信号灯的信号长度,加强对违反交通规则的治理、适度提高中心城区的停车费以控制机动车的过快增长等措施多管齐下,确保省城在实现轨道交通之前,交通拥堵状况不至于过于严重,顺利实现从机动车时代到地铁轻轨时代的跨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