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日前提交南京市人大立法,其中关于“同一公交站点一般不得超过6条公交路线停靠”的规定引起了很大争议。目前提交二审的草案修改稿已送到人大常委会委员手上,不出意外的话,条例下个月将通过。“如果一个公交站台最多停6条线,那南京的公交线网等于是瘫痪!”相关人士疾呼,6条线不符合南京现实,并第一时间给人大常委会写信谏言。据了解,目前南京有400多个站点公交线路超6条,占全市的1/5,此规定一出,是否意味着南京的公交线路要重新调整?
事件
一个站台最多停6条公交线
南京拟立法为公交站台瘦身
10月22日,《南京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草案)》提交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12次会议一审,并将于下个月进行二审后通过。
昨天记者看到了最新《草案修改稿》,其中第30条第二款规定:公交路线、站点应当合理设置,方便乘客换乘。同一公交站点一般不得超过6条公交路线停靠。
6条公交线有何依据?南京市交管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交通工程手册》中有规定,一个公交站点最多容纳4条公交线。参照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公交站一般站台也是停4条线,特殊的停5条。考虑到南京的现状,在这个基础上南京制定了一个站台6条线的标准。
据了解,《交通工程手册》由中国公路学会编写,是交通工程领域科目齐全的参考文献,是一本工具书,只供参考使用,不具备强制力。“现在的公交线路太乱了,中山东路、汉中路,‘三中路’,都改造了港湾站,一个港湾最少50米,但还是不够停。根本原因就是一个站公交线路太多,多的二三十条,老百姓上车,都要百米冲刺来赶,太危险!”交管局一位负责人表示。公交线路多,车子挤压会占到路面,客观上加剧了主干线拥堵,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安全隐患。
“黄金地段大家都想来,所有公交车都想挤进来,但道路资源就这么多,不可能各个都批准。以前没有标准,条例通过后,再批线路的时候,就有标准可依了。”交管局秩序科科长毕衍蒙表示。
有专家认为,现在公交线的布局比较混乱,热的地方过热,偏远的地区、经适房区及河西、仙林等新区,公交线路则寥寥,市民乘车极不方便,进行了控制后,可有效对公交线网合理布局。同时,对于与地铁平行的公交线路,应缩减规模,进行“鱼刺”化布局,地铁是主干线,公交线网进行横向交叉换乘。
现状
400多个站超过6条公交线
业内人士称公交扎堆是被逼无奈
新改建的许府巷公交港湾站已正式上岗,记者看到这里一块站牌都不够,要用两块站牌来标明线路:Y1、1、8、15、25、30、22、32、33、35、38、56、28、801、802、813、815、117、819,含夜间线路在内,共19条公交线每天要在这里停靠。
新的港湾站台比原来的站台两倍还长,有80多米,但站台前早已排了十多辆公交车,港湾里停不下,不得已有3辆车干脆停在了快车道上。乘客一看自己等的公交来了,一窝蜂追着跑,有的只能在快车道上下客。
据不完全统计,南京主城内共有2000多个公交车站,其中超过6条公交停靠线路的车站有400多个,占到1/5,其中老城内有150多个。
线路最多的公交站要数位于龙蟠路上的花木公司站,该站有34条公交线路,被称为南京公交的“线路之王”,其中有白天线路27条,夜间线路7条,均是南京市第一。除了花木公司站,锁金村站的公交线也高达24条。另外,中央路上的玄武门站、许府巷站,中山南路上的新街口南站,中山东路上的军区总院站,汉中路上的汉中门站等车站停靠的公交线路也不少。正在改造的“三中路”是南京的南北中轴线,全线29个站里超过(含)6条以上公交线(不含夜间线)的共21个站,占到了74%。
南京公交为何如此爱扎堆?公交总公司一位资深老公交指着南京地图说,“老南京有个说法,南北一条半,东西断头多,指的就是南京的路网。”南京与上海、北京、天津不同,是一个山水城林的城市,紫金山、九华山、玄武湖、莫愁湖、长江、秦淮河、明城墙,这些都限制了道路成网。“南北一条半”中的一条指的是,中央路—中山路—中山南路(三中路),半条则是中央北路。断头路大家更知道,新模范马路、北京东路、珠江路、长江路、长乐路等,几乎都被割裂,到了关键节点时,只能扎堆。
以火车站为例,每天进出十来万旅客,需要强大的地面公交来疏散,但玄武湖挡住了往南的路,紫金山挡住了东去的路,到火车站的公交线最后只能汇集到中央路和龙蟠路,这也正是为何花木公司和许府巷站线路最多的原因。
动态
人大审议会上激烈讨论
专家疾呼:按此规定公交将瘫痪
记者了解到,这一规定,在人大常委会一审时就引起了委员们的很大争议。在这之后,南京市人大牵头,专门请来了交管、客管、公交企业等相关人士现场调研,但最新的《草案修改稿》,1个站台6条线的规定仍存在。“我已经第一时间向市人大常委会写信,提出了我的意见,如果按照这个规定来,那南京的公交一半将瘫痪!”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原市交通规划研究所)董事长杨涛先生,作为交通专家,急切地行动起来。
杨涛说,这条规定看似很有道理和必要性,但冷静思考、仔细琢磨,该条款并不完全科学合理,千万要慎重对待。在公交大发展过程中,城市中心区、繁忙路段上的公交线路大幅度增加,公交线路重复系数急剧提高。有的已超过一二十,最高的甚至超过50,如此之高的重复系数,不但影响道路交通正常运行,也影响公交本身的正常运行。因此,对公交线路设置用法规形式给予规范,有其必要性、合理性。
但规范的前提是不能忘记服务民众、方便民众的初衷和公交优先原则。市中心、繁忙路段正是客流集聚的地方,公交重复系数高是必然的、正常的,也是合理的,正体现了“公交优先”。要调整的话,一是评估道路通行能力和公交车站容量;二是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扩大道路通行能力和公交车站停靠容量;三是以高峰小时进站公交车辆容量和线路发车频率检验公交线路停靠线路条数,而不是简单限定公交停靠条数。四是,如果一定要规定停靠线路条数限制,那么其上限至少扩大到10条。
杨涛说,到明年,南京也将开行两条地铁线,在相当长时期,路面公交不可替代,因此,公交重复系数高是必然的、必要的、合理的。要是非得对公交车站停靠线路数上限定得太死,反而会倒过来使个体机动交通量增加,又会加大道路交通压力。
反应
市民:
公交线路多换乘才方便
对于1个公交站最多6条公交线的规定,老百姓怎么看?记者随机在网上进行了调查。
家住北极阁的伟玲女士:我想如果立法规定一个公交站只能放6条线路的话,那希望增加每个路线的车次,且发车时间最好频繁一点,不要让乘客等待的时间过长。
在升州路上班的居先生:设置一个公交站台的线路数,核心在于看这个点的人流量,打个比方说中央门长途客运站、火车站这些人流中转地方就不可能只有6条。设置一个公交站台的线路为6条有一点纸上谈兵的味道,更有点想当然的意思。
在新街口上班的严小姐:规定一个公交站台多少条线路是其次,从市民出行的实际情况出发安排线路才是最重要的,因地制宜、合理地安排线路,真正的为民所想,才是真正的好做法。希望不仅仅是站点设置考虑再周全一些,公交线路班次的安排也应该合理一些,不要动不动等辆公交车就一二十分钟,也不要公交车一来就是两三辆,更不希望汇景家园小区万余居民的出行到距离最近的公交车站要20多分钟的事情(前阵子媒体所报道的),再在南京这样的文明城市上演。
在虎踞路上班的吴先生:一个公交站台最多只能6条线路纯粹是胡扯,公交作为公共事业服务,要满足大众的基本需求,尤其是市中心的公交站台,更应该考虑到城市各个方向的需求。公共事业服务,应该是方便广大群众,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样的硬性限制,有什么依据,有什么参考案例,这么设置的好处是什么?作为ZF提供的城市基础交通服务,应该优先于其他服务。控制6条线路,有什么作用呢,实在不明白。
家住南湖的沙先生:为啥只有6条啊,多多益善嘛,多才能四通八达嘛,方便老百姓换乘。
关注公交的陈长江先生:老百姓换乘要方便,现在有的线路,换乘要走5分钟,这个太不以人为本。所以,站台上线路越多越方便。
管理部门:
就算通过也没可操作性
“这个条例就算通过,也没有可操作性。”客管处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如果要按照一个站6条线的话,两种可能,一种是本来可以走直线的,一看有5条了,只能从旁边绕,浪费时间,也不科学;第二种则是“跳站”,新街口停了,跳过张府园不停,到三元巷停,但是这样一个站就要长达1000米或更多,这也是建设部法规不允许的。
记者了解到,目前南京市的公交换乘率是1.3,也就是出门10次,有7次可以一站直达,低于建设部要求的1.5次。而一旦缩减了站台公交线数,将大大加大这一系数。“一个站6条线路只是一个理想数字,即使条例通过了,我们也不会对已有的线路进行调整,新街口站有13条线路,不可能扒掉7条,只是今后在布置上将有法可依。”交管局的毕衍蒙科长说。
对此,有专家认为,南京的公交布网的确存在不均,但在公交企业市场化的情况下,寄希望于一个条例的限制就能够合理布局,让偏远地区老百姓享受到公共服务不现实,在市场经济鄙弃的偏远地区,ZF有义务出钱购买公共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