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051|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十大最难懂方言排名(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0-16 14: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十大最难懂方言排名(图)  
www.LN.XINHUANET.com   2006年10月12日 16:11:40  来源:北方网  


   
     北方方言的代表人物之一赵本山老师

   排名第十:东北话

   东北话可以说是跟普通话发音最为接近的方言了,而且随着赵本山等小品演员的大力普及,可以说已经是家喻户晓,不管老人孩子都能吆喝出几句,而且东北话从发音上就能体现出东北人憨直豪放的性格,容易得到大家的接受。但是东北话因为有很多分支,比如大连话,沈阳话等等,最标准的东北话还是在铁岭朝阳一带,而且东北话有个别字词的发音还是让外地人很难听懂,但是这样的字词在东北话里并不长使用。

   所以东北话排名十大难懂方言第十位,难懂指数2,上口指数9。

   排名第九:天津话

   天津话可以说从骨子里就透着那种天津人的幽默,相声艺术经常使用到天津话,以达到更好的搞笑效果。天津话基本上没有什么让人听不懂的字词,但是由于天津话发音音调和普通话差别很大,要是说话语速过快,还是让人听不懂。

   所以天津话排名十大难懂方言第九位难懂指数3,上口指数7

   排名第八:山东话

   山东胶东半岛的城市说话发音和东北的大连话相当接近,一般人都能够听得懂,但是要是到了潍坊等内陆城市,其地方方言就有些晦涩难懂了。山东话以其独特的发音总是让人觉得很土,但是听长了就会感觉到齐鲁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就通过这浓厚的山东味体现出来,别忘了当年孔子孟子说得也都是山东话啊!

   山东话难懂指数4,上口指数7

 第七:四川话

   四川话在西南地区有很大的影响,属于汉语北方方言西南官话的一个分支,语音、词汇、语法等和普通话有很大的一致性,也有自己不同的特点,而以语音方面的差异最大。四川话语音系统共有20个声母、36个韵母、4个声调,还有韵母儿化现象。由于四川人口众多,而且外出打工的人也很多,使得四川方言让很多人熟知。

   四川话难懂指数5,上口指数6。

   排名第六:长沙方言

   长沙是湖南的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而且人口众多,交通便利,因此长沙方言从古至今,一直受北方方言的影响,与普通话距离较小。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5%,因此,它在汉语方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湖南是个出伟人的地方,而且《红楼梦》里面都透露出分明的湖南方言语境。

   所以长沙话作为湖南话的代表排名第七难懂指数6,上口指数6。

   排名第五:陕西话

   陕西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陕西方言得天独厚,博大精深,从这些方言中我们既可以窥视到古老的华夏文化的发展轨迹,又可领略到今人溢于言表的真情实感。由于陕西地理特点是东西狭义南北长,各地方言土语大不相同,甚至同一句话,因咬音轻重语速缓急不同而内容涵义不同。 陕西话难懂指数6.5,上口指数6。

   排名第四:上海话

   上海话和浙江的杭州话以及宁波话多少有些相似的地方.

   上海话难懂指数7.5,上口指数6。

   排名第三:苏州话

   苏州话体现了浓浓的古意和一种书卷气。苏州人说“不”为“弗”, 句子结尾的语气词不用“了”而用“哉”,人们听见苏州话会有一种亲切感。苏州话历来被称为“吴侬软语”,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软”,尤其女孩子说来更为动听。在同属吴方言语系的其他几种方言中,等都不如苏州话来得温软。有句俗话说宁愿听苏州人吵架,也不听宁波人说话,充分说明了苏州话这个“软”字。苏州话难懂指数8,上口指数4。


   并列排名第三:闽南话

   闽南话的流播不只在闽南地区,早已超过省界和国界,在外省传播闽南话最广的是台湾,台湾岛上,除了高山族地区外,差不多都通行着近于漳州腔和泉州腔的闽南话。估计没有语言天赋的人,就是在福建待上一辈子可能都听不懂闽南话,闽南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最复杂,内部分歧最大的一个方言。

   闽南话难懂指数9,上口指数3。

   排名第二:广东话

   广东话可以说现在是流传广泛, 很多人都会说几句简单的广东话,但是我把广东话排名第二的原因是,广东话不只有自己独特的发音,还有自己的文字,而且在广州的公交车上都是先用广东话再用普通话进行报站的,有些广东人包括香港人甚至听不懂普通话,这足以说明广东话与普通话的差别之大,而且广东人很保护自己的方言,只要有可能他们都会尽量使用自己的方言。

   广东话难懂指数9.5,上口指数3。

   排名第一:温州话

   不知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样一句话,说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温州人说鬼话。这里所说的鬼话并不是侮辱温州人的意思,据说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部队相互之间联系由于保密需要,都是派两个温州人,进行电话或者步话机联系,而日本鬼子的情报部门,总是也翻译不出这发音极其复杂的温州话,可以说当时的温州人就像美国大片中的风语者一样,为抗战胜利起到了相当大作用。所以说鬼话并不是说温州人说的话是鬼话,而是日本鬼子听不懂的话。通过这个我们就可以了解到温州话有多么难懂。

   所以温州话排名十大难懂方言第一位,难懂指数10,上口指数1!

来自新华网辽宁频道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发表于 2006-10-16 20:44 | 只看该作者
东北话因为有很多分支,比如大连话,沈阳话等等,最标准的东北话还是在铁岭朝阳一带
放屁!!!!
大连话根本就不算东北话!!语言学上大连话和胶东话属于一个方言系统,叫胶辽官话!!大连人跟东北其他地方人一说话马上就现身份了,因为方言差别太大了!!但是跟我们胶东人说话就不太容易露馅,特别是跟烟台人说话!大连话很多标志性的词汇其实就是从我们胶东传过去的,比如最著名的“彪”,跟我们胶东的用法一模一样!
真正意义上的东北话其实是吉林黑龙江以及辽宁北部的方言!
山东胶东半岛的城市说话发音和东北的大连话相当接近,一般人都能够听得懂,但是要是到了潍坊等内陆城市,其地方方言就有些晦涩难懂了。
废话,大连人都是我们山东人后裔,说话不像才怪!
山东话内部的差别也相当大!胶东和西部是两大片独立的方言区,没多少相似性!不是潍坊那边晦涩难懂,是他们的方言跟胶东方言不一样!
山东话以其独特的发音总是让人觉得很土,但是听长了就会感觉到齐鲁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就通过这浓厚的山东味体现出来,别忘了当年孔子孟子说得也都是山东话啊!
晕,孔老二是鲁国的,胶东当时是齐国地盘,连文化都不是一片的!我们胶东人叫山东西部人是“老西子”,就是因为这个!
3
发表于 2006-10-16 20:48 | 只看该作者
精彩! [s:41]
4
发表于 2006-10-18 18:16 | 只看该作者
到了清代时髦的是苏州话。因为苏州经济发达,富甲一方呀!于是,“府城视上海为轻,视苏州为重”,没嘉兴什么事。民国以后,上海经济比苏州更发达,上海人比苏州人更有钱,又没苏州什么事了,倒是宁波话掺和了进来。现在被外地人看作上海话标志的“阿拉”,就是地地道道的宁波话,而上海人原本是自称“伲”或“我伲”的,但宁波人在上海当老板的多,老板爱说的话,大家也都乐意仿效。比如现在的老板爱说“埋单”,大家也就不说“结账”。当年的老板既然爱说“阿拉”,大家也就不再“我伲”了,再说“我伲”,就老土了。再后来,上海大大地发了起来,比宁波还老板,大伙儿便集体地侵犯宁波人的著作权,只知道“阿拉上海人”,不知道“阿拉宁波人”。
5
发表于 2006-10-22 23:48 | 只看该作者
烟台话和大连话是最难分清楚的。
山东话分沿海和内陆,沿海是青岛、威海、烟台等地,内陆代表是济南、滕州、济宁等
6
发表于 2006-11-16 11:09 | 只看该作者
天津郊区的口音和天津话一点都不一样
7
发表于 2006-11-16 20:4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8
发表于 2006-11-19 05:1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9
发表于 2006-11-19 14:02 | 只看该作者
是不是排名越往后就越接近普通话呢?
10
发表于 2006-11-19 14:41 | 只看该作者
有例子就好了。
11
发表于 2006-11-24 13:08 | 只看该作者
精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4-6-7 20:3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