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2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赣州市道路运输管理局赣州优质公交 添彩城市幸福底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2-14 12: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清晨八点,阳光将城市唤醒,街上行人脚步匆忙,新的一天在忙碌中悄然开始。江西省赣州市红旗大道南门文化广场上,人头攒动,车水马龙,呈现出一派繁华的景象。在川流不息的车流中,一辆辆美观大方、干净整洁的公交车行驶在红旗大道公交专用车道上,尤为绚丽耀眼。城市公共交通,是一座城市流动的风景线,也是一座城市文明的流动窗口。透过城市公交,看到的是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市民的文明程度和更深层次的人文风貌。十八大以来,赣州公交的变化有目共睹:城市公交线网四通八达,新能源公交车宽敞舒适,公交候车亭整洁靓丽,智能公交系统雏形初现。

  “公交优先、百姓优先”不仅在每辆公交车上的LED屏上播放着,也从“纸上”落实到了“路上”,落在了老百姓的“心坎上”:62条公交线路纵横交错,初步形成了南北贯通、东西相连、覆盖城区的城市公交网络;营运线路总长1794.3公里,线路网长度314.2公里,公交通达性得到显著提升;1167个公交候车点遍布中心城区各个角落,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95.8%;中心城区公交车保有量705辆,万人公交车保有量达12标台,清洁能源、新能源公交车占比接近50%,公交空调化率超过98.5%;一组组数据直观地体现了赣州公共交通出行条件正在逐步优化,“公交城市”初露峥嵘。

  高位推进 凝聚公交发展合力

  十八大以来,赣州市出台实施了《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的及时出台,给仍处于爬坡换挡期的赣州公交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为公交企业和行业管理部门开展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意见》明确要按“理念优先、规划优先、便民优先、保障优先”的要求,将公交放在城市交通发展的首要位置,在规划布局、设施建设、技术装备、运营服务等方面落实各项保障措施。2017年,市政府将公交优先发展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将新增6条公交线路、实行65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车、落实5000万公交车购置资金列入40件民生实事工程。

  “公车公营”配合公交服务成本规制,是现代化公交行业管理的标准配置,也是我国公交行业改革的趋势。为此,赣州市政府出台了《赣州市公交客运服务成本规制试行方案》,赣州成为江西省继省会--南昌市之后第二个出台成本规制方案的设区市。实行成本规制,一方面有利于摸清公交企业的成本状况,通过成本和服务质量考核精细确定政府对公交企业的补贴额度,为真正实现公交优先建立稳定的资金保障机制;另一方面有利于保证政府补贴透明和高效,使得公交企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经营管理和改善服务上。

  落实公共交通规划用地,是城市公交发展的重要保障。赣州市把城市公交用地列入城市总体规划,对符合《规划用地目录》的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用地,以划拨方式供地,优先确保了公共交通的用地需要。仅2017年前三季度公交用地就新增4处,面积61.39亩。目前,中心城区已投入使用公交场站达12处,合计面积达105.7亩,公交车进场率达到了64.67%。同时,赣州积极推进中心城区公共交通规划修编工作,邀请清华大学、上海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著名规划设计单位的专家对《赣州市中心城市公共交通规划(2014-2030)》进行了评审。

  2016年3月20日,经过江西省交通运输厅、财政厅等部门层层筛选和综合评比,赣州市成功列为全省首批“公交城市”创建试点单位。为全面推进赣州市“公交城市”创建工作,赣州市政府制定了《赣州市创建江西省“公交城市”工作实施方案》,并成立了由副市长任组长的优先发展公交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细化了工作任务和明确了各部门责任,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

  革故鼎新 整饬公交行业秩序

  推进公交企业管理规范化、产权明晰化,理顺政府与公交企业的关系,建立规范、科学的现代公交企业,是提升城市公共交通管理和服务水平的基础。

  赣州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前身为赣州市公共汽车公司)是赣州市中心城区唯一从事公共交通运营的国有企业。2011年之前,公司所有的运营线路都采取私人承包的方式经营。私人承包制在全国发轫于90年代末,到2002年左右达到**。赣州公交线路实行私人承包制以来,私营公交的弊端逐渐凸显,公交事业陷入“政府不放心、市民不满意、投资者没信心、员工不安心”的困境。

  对当时的公交行业来说,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对私人承包制进行公司化改造。在市委、市政府和市交通运输局等相关部门的的大力支持下,赣州公交通过货币补偿的形式收回了所有私人承包经营线路的经营权,对线路及相关业务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同时,为厘清政府和公交企业关系,加强城市公交行业监管,切实提升城市公交服务水平,设立了赣州市城市客运管理处。在这两项措施的保障下,赣州公交的改革由浅入深,行业秩序整治成效显著,行业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强基固本 提升公交运行能力

  十八大以来,赣州市持续加大对公交场站建设、技术装备更新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城市公共交通运行能力得到大幅提升。5年累计投入超过2.5亿元,用于购置公交车。截止目前,赣州市中心城区公交车保有量705辆,比2012年增长82%,其中新能源、清洁能源公交车381台,占车辆总数的49.4%,公交车空调华率超过98.5%。

  2012年以来,赣州市政府先后投入了8000万元对火车站公交换乘枢纽场站进行了改造,有效地提高了公交调度效率;新建候车亭515座,公交候车点总数达1167个,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95.8%;公交运营线路由2012年的40条增至现在的62条(含机场专线),增幅达55%;公司日平均发班3420趟次,日均营运里程约8.5万公里,日均客运量21.38万人次;营运线路总长为1794.3公里,路网长度314.2公里,分别增长111.8%和74.5%;加密班次,在15条线路上先行缩短发班时间,发班时间在2015年的基础上平均缩短了2-3分钟,赣州公交顺畅便捷获得市民一致好评;中心城区公交专用车道总长25.9公里,公交专用车道设置比率达9.01%。早晚高峰时段公交平均运营速度达15km/h以上。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为此,赣州公交创新思路举措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有效满足了中心城区周边区(县)城区和城郊村镇居民的出行需求。中心城区公交线路已覆盖河套老城区、章江新区、赣州经开区、蓉江新城、水西、水东、沙河、沙石等片区,连通南康、赣县两区(县)城区;涉及城郊村镇的公交线路达32条,其中2012年至2016年上半年新增城乡线路10条,城乡线路增长45.5%,优化调整城乡线路11条次,扩大了水西、沙河、沙石、潭东、潭口等镇村公交覆盖范围。

  精细服务 改善公交服务质量

  近年来,赣州公交真正从百姓需求出发来提供公共交通服务,实现了公交服务由公交企业“端菜”向市民“点菜”的转变:学生上学怎么走?市民购物怎么走?工人上下班怎么走……赣州公交以最大限度满足市民出行需求为出发点,推出了一系列特色服务。

  每年高考期间,赣州公交为中心城区考生推出免费乘坐服务;高校新生入学、老生返校高峰期,赣州公交都会加大相关线路发车密度,并适当延长运营时间,为学子提供“夜间加班服务”;2017年6月,未倡导移风易俗、婚事新办的理念,赣州公交推出了定制专属“公交婚车”服务;

  为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赣州公交在小区之间、村镇之间、人口密集商业区之间,根据市民出行需求量身定做推出“微公交”服务。目前,赣州公交已开行6条“微公交”线路,为市民换乘提供了便利,也很大程度地补充了城市公交线网。

  为避免乘客追赶进站车辆时发生意外,2016年,赣州公交在中心城区10余个公交站点推行地铁式“精准停车”。这些公交站台划出了醒目的上客区和落客区,训练有素的公交车驾驶员缓慢驾驶车辆驶入站台,并对准参照物实现“精准停车”,站在上客区的乘客抬脚便可上车,有效避免了因乘客追赶车辆发生的拥挤冲撞事故。

  为弘扬志愿服务精神,解决乘客遇到的一些难题,赣州市公交总公司在火车站公交枢纽设置了“公交便民服务亭”和“咨询服务台”,为乘客提供乘车路线咨询、手机充电、更换零钱、失物招领等实用服务。

  此外,赣州公交积极开展行业文明服务活动。城市公交行业不断涌现“公交精品线”、“工人先锋号”、“工人先锋岗”、“雷锋岗”、“星级驾驶员”等先进集体和模范个人,其中102路先后被评为“全国工人先锋号”和“全国交通运输集体先进集体”;市公交总公司2名驾驶员分别获得了“江西省劳动模范”和“赣州市劳动模范”称号。来之不易的成绩是“公交优先”的成果,也是“公交优秀”的体现。

  智能智联 强化公交科技支撑

  十八大以来,为给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公共出行服务,赣州公交加快推进“智慧公交”建设。截止日前,中心城区705辆公交车已全部接入基于3/4G通信技术的视频实时监控系统和GPS智能调度系统,实现了公交车辆动态运行轨迹全过程监控,调度中心可根据运营任务、客流数据和线路配车等数据进行智能调度。

  为改善乘客乘车体验,赣州公交与“车来了”合作推出了公交车位置实时查询服务。乘客只需下载手机APP或者关注微信公众号即可查询公交车的到站距离、预计到站时间,还能了解整条公交线路的通行状况。近年来,赣州公交积极推广应用公交IC卡、扫码支付等新兴支付方式。2016年, 赣州获得全国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商用密码,并向全市推出集公交支付、小额消费支付、公用费用支付等功能于一体的公交IC卡—“赣州通”。截止日前,“赣州通”全市累计发行达7.4万张。2017年,赣州公交推出手机扫码支付功能,迎合了偏爱用手机支付的年轻人。乘客只需安装手机APP,注册账号后通过银联、支付宝、微信充值,在乘坐公交时将手机APP上生成的乘车码对准车载设备扫码器,即可实现扫码乘车。

  近年来,赣州公交还启动了“智慧站台·电子站牌”项目。目前,中心城区部分站台已试点使用了电子站牌,电子站牌能够实现车辆到站信息发布、视频实时监控、到站语音播报、乘客投诉意见反馈等功能。赣州计划再用两年左右时间在中心城区再建设180个电子站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8-23 05:3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