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ymgjahz 于 2011-12-14 21:56 编辑
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京城遭遇特大水灾,以京西一带最为严重,朝廷派船队来此救灾。当时玉泉山东南侧自北向南有一条金河(金钩河),宽约三丈,深有丈余,船队沿金河救灾,集中停靠在金河西岸的三个地点。其中北侧停靠点因兴建大成护圣寺(后改名金山寺)时在此烧砖瓦而叫瓦窑头;南侧停靠点因有大片的菜地而叫大场地;中间停靠点因有王姓人家的墓地而称王家坟。因灾情严重,救灾长达两年之久,此后三个集中停船的地方逐渐形成村落,从北向南被称为北坞、中坞、南坞。明嘉靖年间编著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称“南中北务”,明代万历年间沈榜所著的《宛署杂记》中分别记为“北务”、“中务”、“南务”。1913年出版的《北平宛平县》地图称“北坞”、“中坞”、“南坞”。
(摘自《北京日报》2011-12-13,作者冯双平)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