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金陵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1年8月份南京公交新闻专用贴

[复制链接]
91
 楼主| 发表于 2011-8-27 11:49 | 只看该作者
张府园站将建地铁指挥中心   
昨天从南京市规划局获悉,地铁张府园站旁,将建造一栋5层的综合楼,将成为南京地铁新的线网控制中心。

根据规划部门公示,新建的张府园综合楼位于中山南路与建邺路交叉口的西北地块,紧邻地铁一号线张府园站。项目用地面积466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6680平方米,其中地上部分5层,地下2层。建筑高度23.7米。

随着地铁3号线、10号线以及即将开工的6号线、4号线等,原有位于地铁大厦的指挥中心已经不够用,为此必须再新建一座线网控制中心。该项目地上项目主要为了配合地铁新增线路而建设的地铁控制指挥中心、清分中心、培训中心综合管理楼。
 

92
 楼主| 发表于 2011-8-27 12:34 | 只看该作者
中北巴士公司2011年上半年安全工作会议顺利召开
近日,巴士公司召开2011年上半年安全工作年会。集团副总经理程镜良、办公室副主任张力、公司经理王辉、车管所代表郎春强、警务室警官徐国忠及公司安管干部四十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安全科副科长徐昊主持。

会上,汽车一队等六个基层车队汇报了上半年的安全工作思路和措施。六队、十队回顾和分析了上半年安全工作中出现的事故、违章和各项经费的使用情况,并就下半年工作中如何避免事故发生拿出了整改措施。安全科科长徐晓林站在全局的高度,从事故发生、违章情况、经费使用等方面进行宏观分析,展望了下半年安全工作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从注重全员教育、强化线路管控和突出理念转换等方面进行了部署安排。公司副经理陈为星则以当前安全形势为侧重点,对广大安管干部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强调压力和机遇共存,只有加强教育、强化责任、注重落实、防微杜渐,才能使公司的安全工作迈向新的台阶。

公司经理王辉做对全体安管人员在上半年安全工作中事故、违章和占用经费方面的“三降”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要求安管人员树立高度的危机感、责任感,进一步强化工作作风,端正工作态度,再接再厉。以教育形式、管控方法、违章事故率、占用费压降、平台使用为“突破”,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93
 楼主| 发表于 2011-8-29 11:46 | 只看该作者
地铁明起早高峰增加车次 一号线共线段平均间隔2分20秒
昨日从南京地铁运营分公司获悉,在地铁运营六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为提高运营能力、市民出行效率,该公司决定:自8月30日起,早高峰在一号线增加1列车;9月2日起,早高峰在二号线增加1列车。增车后高峰期市民候车时间进一步缩短,一号线共线段早高峰平均候车间隔为2分20秒。

据悉,高铁南京南站开通后,南延线的客流压力急剧增加,早高峰半小时最大达到了9000人。运营分公司通过增加南延线列车上线、提前和延长首末班车时间对接高铁、加大中国药大开往市区列车的密度,6月底至8月初已经3次对一号线的运输组织进行调整。但目前南延线中国药大往市区方向、二号线经天路往新街口方向列车的舒适度依然不高,达到了轻度拥挤或拥挤状态。平峰期间,运能比较充足,车厢舒适度能达到舒适或较舒适状态。

为缓解车厢拥挤度,结合运营开通六周年,在列车供应允许的情况下,计划在8月30日和9月2日分别对一、二号线各增加1列车上线运营,使一号线高峰上线列车达38列、二号线高峰上线列车达到29列。通过加车,南延线在早高峰时段形成50分钟的高密度发车时段(中国药大7:10—8:00,安德门7:46—8:36),基本覆盖早高峰出行最繁忙时段。调整后南延线平均间隔3分27秒(原来平均4分50秒,缩短1分23秒),共线区段间隔2分20秒,南延线列车将达到较舒适的状态。

二号线在9月2日通过增加1列上线列车,使早高峰平均间隔进一步缩短,进一步提高乘客舒适度。据介绍,经过客流分析,高峰时段经天路往油坊桥方向客流较多,因此往油坊桥方向比往经天路方向多2趟列车,经过这次增加一列上线列车后,这两边继续维持上下行不等间隔的运营方式,往经天路方向间隔4分30秒(比原来缩短20秒),往油坊桥方向最小间隔达到3分30秒。

94
 楼主| 发表于 2011-8-29 21:15 | 只看该作者
江宁进入主城的公交增至5条 多线路末班车时间延时
公交怎么对接地铁?环保问题如何解决……近日,江宁区将网络访谈中收集到的675条网民建议,逐条进行了回复。
  
  近日,江宁区在接受网络在线访谈时,不少网民进行了在线提问。由于在线交流时间有限,江宁区要求对于未及时在网上回复的意见建议,各部门必须尽快逐一答复。
  
  记者发现,网民最关心的是公共交通问题,特别是乘地铁到江宁后公交难坐、黑车较多等涉及地铁与公交对接的问题。对此,江宁区交通运输局逐条回复,表示对进入南京主城的公交线路,江宁区将以南京南站为核心,调整和延伸江宁城区公交线路,由目前3条增加至5条。针对地铁站附近公交车下班早的问题,下一步将对公交按地铁衔接线路和地铁非衔接线路实行分类延时。今年9月1日起,将首先对江宁大学城内的江宁区内3路、6路、17路、19路的末班车的服务时间进行适当延时。
  
  此外,环保、规划、小区出新等网民关注的问题,江宁区相关部门都进行详细回复。据了解,下一步江宁区将继续通过网络收集市民的意见建议,积极进行回复和解决。
95
 楼主| 发表于 2011-8-30 11:59 | 只看该作者
马群综合换乘中心年内开建

马群综合交通枢纽换乘中心示意图

南京规划的交通枢纽

马群综合交通枢纽换乘中心建设开始启动,昨天记者从南京市规划局网站上看到,该项目昨天开始申报了规划要点,将于年内开建。据悉,马群换乘中心将囊括地铁、公交、私家车、自行车、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的综合换乘,成为城东地区进入主城的主枢纽。根据规划,南京将建设71个城市公共换乘枢纽,包括12个区域换乘中心。
年内开建的
马群综合交通枢纽换乘中心
根据规划局的公示,记者看到,马群综合交通枢纽换乘中心刚刚进入首轮的建筑要点申报阶段,这也意味着即将进入到建设阶段。记者从交通部门获悉,马群换乘中心正在积极筹建,年内将开建。
据了解,规划中的马群综合换乘中心,位于现有地铁2号线马群站不远处,包括现有的7.7公顷的公交场停保场等共10公顷左右。将由三个部分组成,包括交通换乘中心、公交停车保养场、商业开发和办公楼混合楼。其中,交通换乘中心分为地上三层与地下三层。地面一层是公交换乘层,设有大型公交枢纽站和换乘大厅等。据了解,建成后将以目前13条途经马群的公交线路为中心,重新调整该片区的公交线网,方便市民多方向出行。地面二层是地铁换乘层,这一层也是地铁16号线、17号线的站厅,在此购买票进站后可以乘扶梯到地面三层,也就是地铁站台层,在这里乘坐地铁。16号线、17号线的站台层,有通道与地铁2号线连接,可实现不同线路间的换乘。另外,交通换乘中心的地下部分,主要用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停放,从负一层到负三层都是停车场。据悉,建成后可以提供近千个车位,市民开车到这里来乘坐地铁,再也不要担心车位的问题。
“这将是南京市建设的首座综合换乘中心,今后从S122老宁杭公路过来的麒麟、汤山等方向的汽车停放在此,换乘公共交通方式进主城。”南京市规划局相关人士介绍。
已经规划的
12个区域换乘中心
据悉,交通部门曾经在网上进行过调查,就马群综合换乘中心来说,直接影响到的将是麒麟门、马群地区的居民,超出83%的居民认为要建;83%中又有53%的私家车主表示愿意换乘。种种信息反馈,老百姓很期待这种换乘模式。而记者从规划局获悉,像马群这样的区域换乘中心,南京规划了12个。
据南京市规划局相关人士介绍,根据枢纽客流性质将枢纽分为对外综合客运枢纽和城市综合客运枢纽两大类。其中对外综合客运枢纽分三级:4个区域综合客运枢纽,18个城际公共换乘枢纽以及12个区域换乘中心。
4个区域综合客运枢纽:依托机场、铁路等主要客站规划4个区域综合客运枢纽,服务于都市圈国际交流与跨区域快捷联系。这4个客运枢纽分别为:南京南站、铁路南京站、禄口国际机场和六合机场。
18个城际公共换乘枢纽:依托城际铁路、公路客运站,规划18个城际公共换乘枢纽,其中都市区内15个,服务于都市区内主城、副城及新城对外客运交通联系。这些换乘枢纽为林场站、江浦站、紫金山站、仙林站、栖霞站、汤山站、上坊站、溧水站、禄口站、板桥站、江宁南站、葛塘站、六合站、汤泉站、龙潭站、东山站、长途东站、中胜站。
12个区域换乘中心:依托外围城市轨道交通站,规划12个区域换乘中心,吸引区域及外围地区小汽车停车换乘轨道交通,其中马群站就属于该区域换乘中心。其他的换乘中心,目前选址还没有最终确定,不过主要都是指的能停泊小汽车,换乘市域公共交通的,主要分布在郊区与主城衔接处。
71个城市公共换乘枢纽
记者从南京市规划局了解到,在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共规划了71个城市公共换乘枢纽,包括轨道交通线路间换乘枢纽、片区中心换乘枢纽及轨道与路面公交换乘枢纽,让大家能够更好地实现各种交通方式的换乘。
对内则是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其中,重要城市客运枢纽依托轨道交通网,形成5个多点换乘枢纽群,服务于市级中心、市级副中心和副城中心。这5个枢纽群分别为新街口中心枢纽群、河西CBD枢纽群、江北中心枢纽群、东山中心枢纽群以及仙林中心枢纽群。
城市公共换乘枢纽,包括轨道交通线路间的换乘枢纽、片区中心换乘枢纽及轨道交通与路面公交换乘枢纽。其中轨道交通线路建换乘枢纽46个,如新街口站、大行宫站、市政府站、元通站等。片区中心换乘枢纽12个,轨道与公交换乘枢纽13个,如经天路枢纽、小红山枢纽、小行枢纽等。
1、5个红圈是5个枢纽群,分别为新街口中心枢纽群、河西CBD枢纽群、江北中心枢纽群、东山中心枢纽群以及仙林中心枢纽群。
2、4个黑圈是4个区域综合客运枢纽: 南京南站、铁路南京站、禄口国际机场和六合机场。
3、其他的小黑点是城际公共换乘枢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96
 楼主| 发表于 2011-8-30 20:57 | 只看该作者
测绘还管地铁轨道监护
前几天南京地铁二号线“脱轨”事件,正是由于轨道瞬间凸起,卡住了列车。记者了解到,根据有关规范要求,轨道轨顶水平及高程允许偏差不能超过2毫米,并且还有专门的“地铁监护”每天夜里进行检测。

  据介绍,“地铁监护”就是对地铁结构安全保驾护航。地铁通车后,由于周边地质结构和环境发生变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地铁盾构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尤其当附近进行大规模地下施工、地下水明显变化和列车运行振动时,地质条件较差的区段变形会更加明显。通过监测工作的实施,掌握地铁周围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对既有地铁工程结构引起的变化,为建设方及地铁相关方提供及时、可靠的数据和信息及时判断既有地铁工程的结构安全。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提供及时、准确的预报,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确保轨道交通运营安全。

  据介绍,“地铁监护”能够全面掌握轨道交通结构的三维变形。不过这个作业仅能夜间暂停运营后,集中在0点-4点,通常有效作业时间不足3小时。

  既然有检测,为啥上周地铁二号线轨道还是出现较大变形呢?对此,“地铁监护”部门表示,这是因为地下水造成的突变,之前的检查并没有发现。

  此外,南京市规划局测绘处副处长谢世杰告诉记者,“现在我们已经将河西和栖霞作为实验区,建设了地下管网数字平台。”据悉,为了让数字平台更加准确,工作人员拿着测试仪挨个街道测试,“就像给地下管网做彩超一样,每条管网处于什么位置,水泥还是金属,清清楚楚。”据悉,数据库有望于10月份建成对外公布。
97
 楼主| 发表于 2011-8-31 11:50 | 只看该作者
明起地铁计次卡恢复发售 早高峰列车增开间隔2分20秒
早高峰上班时从江宁搭乘地铁一号线进城的市民突然发现,昨天地铁来得特别的勤,一趟接一趟,列车内以前人贴人的壮观场面已经不复存在。早晨八点钟,记者在安德门车站。昨天因为下雨,搭乘地铁的乘客非常多,但是列车里面依然是比较空的,列车里基本上没有出现人挤人的场面。

南京地铁公司介绍,昨天采用的是最新编制的运营图,乘客在地铁一号线南延线各站等车进城,最多只要等待三分钟就能上车。

南京地铁运营公司总经理助理展晓义说:“目前,南延线从7点10分到8点钟,从中国药科大学站连续加开7趟始发列车,那么现在南延线早高峰能够达到3分27秒一趟。”但是采用新的运营图的首日也出现一些状况,由于列车运营组织还不稳定,部分列车在途经安德门、中华门区段时,临时在轨道上紧急停车等候进站信号,这也引发了一些上班族的投诉。

地铁公司昨天解释说,江宁方向大幅度加开列车后,客观上造成安德门到迈皋桥共线区段间隔发车密度进一步缩短为2分20秒,已经接近地铁一号线设计最短发车间隔,运营组织的难度增大。而为保障安全,今后进一步缩短发车间隔的操作空间并不大。展晓义说:“发车间隔2分钟到3分钟,上海地铁、北京地铁目前都有,而发车间隔2分钟以下,现在国内地铁还很难做到。”

在增开列车方便乘客上下班的同时,南京地铁公司昨天同时宣布降低乘客出行费用。从9月1日起,全线57个车站恢复发售计次卡,本次发售的计次卡面值180元,可以乘坐60次。您刷计次卡乘车,无论乘多远都是3块钱,住在江宁、仙林的上班族不妨考虑购买。

98
 楼主| 发表于 2011-8-31 11:55 | 只看该作者
大学新生可免费乘地铁一周
南京地铁运营分公司将从明天(9月1日)起推出地铁六周年计次卡、大学新生凭录取通知书免费乘坐一周等惠民活动。此次发行的计次卡,以第二届乘客节和运营六周年为主题,共计发行2011张,每张180元,可不分里程乘坐60次,使用有效期至2012年9月30日。9月1日起,该卡在地铁一号线、一号线南延线、地铁二号线的全线57个车站出售。同时,今年地铁运营周年庆也将面向所有到南京高校就读的大学新生提供免费乘车服务。并且免费时间比往年延长,今年从9月1日(周四)开始,为期一周,所有来宁就读的大学新生凭大学录取通知书就可免费进出站。
99
 楼主| 发表于 2011-8-31 11:56 | 只看该作者
地铁音乐楼梯9月1日重新开放
今年4月,位于南京地铁二号线学则路站内的国内首个音乐楼梯一经亮相,便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可惜好景不长,由于构成音乐楼梯本身的材质和设计等方面存在问题,黑白色相间亮眼的音乐楼梯只运营了不到2个月就被迫关闭。根据记者昨日从地铁运营分公司获得的最新消息,经改进的音乐楼梯有望于9月1日再度和大家见面。

地铁运营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改进只是在楼梯构成材料和电路设计上有所变化,使楼梯满足更安全、更耐用的要求,发声原理仍然和以前一样。即采用了人体感应器作为信号接收装置,当有人经过时,感应器接收人体信号,再发出一个电子信号给发声电路,最后由扩音器发出声音。之所以修复音乐楼梯,除打造南京地铁站特色外,也是为了倡导市民减少使用电梯,绿色低碳出行。

100
 楼主| 发表于 2011-8-31 20:13 | 只看该作者
南京“三步走”缓解“过江难”
即日起公交车免费过二桥、三桥和纬七路过江隧道;9月6日开始对通过纬七路隧道的7座(含7座)以下小客车实施优惠收费;2012年底前建成长江四桥;2014年底前纬三路过江通道建成通车,地铁3号线、10号线建设并投入运行;2015年底前建成地铁4号线、S3线一期并投入运行……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下,经过近一段时间的调研论证,市住建委会同发改委、规划、交通运输、公安交管等相关部门以及交通、城建两大集团制定出了以2012年底、2014年底前、2015年底前为三个节点的“三步走”方案,通过在未来几年加快过江通道建设步伐、优化过江交通组织、提升过江公交服务水平、加快过江轨道交通建设,“四管齐下”打一套缓解过江难的“组合拳”。
  
  四桥2012年建成通车,纬三路隧道2014年建成通车
  
  【问题】目前,我市过江交通的断面总流量约18.8万辆,现有过江通道的总设计通行能力约20万辆,略大于交通流量。据预测,2035年我市过江交通的总需求量将达到55万辆左右,远大于现有过江通道提供的总通行能力。
  
  【对策】加快过江通道和过江轨道交通建设步伐。
  
  目前已建过江交通设施为“三桥一隧”:长江大桥、长江二桥、长江三桥以及纬七路过江隧道。在建长江四桥和纬三路过江隧道等两处过江设施,同时,正在开展长江梅子洲过江通道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其中,长江四桥明年底建成通车,纬三路过江通道2014年实现竣工通车,梅子洲过江通道工程力争2014年全面动工。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我市共规划3号线、4号线、10号线、14号线、S3线(原12号线)等五条过江轨道线路。目前,正在积极推进3号线、4号线、10号线和S3线的建设。
  
  纬七路长江隧道半价优惠,长江大桥进一步限行
  
  【问题】由于过江桥隧收费标准及所在地理区位的差异,过江交通流量不均衡的问题十分突出。2010年底一次调查统计显示,过江交通流量中,长江大桥占48%,长江二桥占34%,长江三桥占11%、纬七路过江隧道占7%,导致大桥交通拥堵,纬七路过江隧道、长江三桥流量却相对不足。
  
  【对策】从收费价格调整和工程改造两方面入手,调节过江通道的流量分布。
  
  一方面,为进一步发挥纬七路过江隧道的作用,9月6日起5年内,纬七路过江隧道拟对7座(含7座)以下小客车实施优惠收费,收费标准由20元/车次调至10元/车次;月票标准由400元/月调至300元/月;如一次性购买全年月票,再按总票价97%给予优惠。
  
  另一方面,为提升长江大桥及接线的通行能力,将实施大桥南北两端交通节点的改造,并对长江大桥采取交通限行。下阶段,除了本地小汽车、公交车和特种车辆外,货车及其他类型机动车一律禁止通行。
  
  公交车免费过二桥、三桥和过江隧道,二桥试行公交专用道
  
  【问题】目前,我市已开通30条过江公交线路,配车约700辆,但依然满足不了过江公共交通需求。
  
  【对策】提升过江公交服务水平。
  
  从即日起对通过二桥、三桥、纬七路隧道的所有公交车全部实施免费通行。按照实际客运需求,增加公交车数,并有序投放大运量公交车,加快更新现有公交车。在大桥早晚高峰期间,加强交通管控,保证公交车优先过江。
  
  同时,借鉴北京市的经验做法,在长江二桥等过江通道试行开设公交专用道,并配置相应的高标准公交车,加快推进公交车快速过江。安装GPS等智能化调度装置,提高公交运行对客运需求变化的反应速度,提升公交运营效率。

101
 楼主| 发表于 2011-8-31 20:20 | 只看该作者
十台“穿山甲”将开掘地铁三号线
南京地铁3号线的地面围挡大部分已到位,部分站点施工也如火如荼,但地下却还没有动静。记者昨从南京地铁建设指挥部获悉,地铁建设者们将克服各种困难,最快于9月底按计划将3号线首台盾构机下井。2011年底前,3号线将有十台左右盾构机能按计划始发。

  盾构机就像一个现代化的“穿山甲”。比较传统施工方法,“盾构”施工具有对地面影响小等优点,有的先进的盾构机,挖土、铺管片、出土能一次性完成,保障隧道基本成型,可大大节省工程成本、缩短工程进度。之前南京地铁老线路的施工,采用盾构后,市民们的普遍反映是:地下施工,地面感觉“静悄悄”。

  南京地铁建设指挥部介绍说,盾构机必须从车站或区间风井始发,这就要求地铁车站至少要提供80米的主体结构,或是区间风井结构全部完成。而车站从开工至完成80米的主体结构至少要8~12个月的时间。区间风井从开工至结构全部完成至少要6~8个月的时间。由于此前,在地铁3号线各车站、区间风井施工前,需先完成拆迁、交通导改、杆管线及树木迁移等大量前期工作,所以地下的盾构最快得等9月底前才能启动。“目前,地铁3号线受拆迁制约,仍有近三分之一的工点未能开工。我们的计划是力争最快于9月底,按计划将首台盾构机下井;2011年底前,确保地铁3号线有十台左右盾构机能按计划始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5-22 08:0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