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z-s-06 于 2011-5-2 00:43 编辑
忽然看到短消息,支持下师弟。
1. 关于曾经或现在生活的城市
?请选择一个你曾经或者正在生活的城市,简单介绍城市概况(例如:名称、区位、规模、特点等等,100-500字)和交通状况(例如:采用了哪些交通方式?是否存在交通拥挤问题?交通环境是否舒适?等等,100-500字);
?请用6-10个形容词和6-10张相应的图片或照片(亦可是自己的手绘作品)来描述上述城市及其交通状况,包括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
?请简单介绍你在上述城市生活期间的出行情况以及对其交通状况的评价(例如:出行目的是什么?出行频率如何?主要选择哪些出行方式?对当地的交通状况是否满意等等,100-500字);
北京是全国文化、政治中心,是个国际化的大规模都市(嗯,这样的话是不是没啥用……要么就不介绍了?)虽有环路、放射状线路等道路和比较发达的地铁网,但交通环境较差,高峰期主要城区地面道路拥堵严重,地下铁路拥挤不堪。
北京公交部门采取公交车2、4折、地铁单一2元的方式,引到大家乘坐公共交通,可谓用心良苦。然而此项举措的可持续发展性值得商榷,如今奥运已过,其负面影响渐渐凸现出来。特别是地面公交,由于亏损不能完全得到补贴,部分线路一度出现间隔增大的现象。
公交管理制度存在问题,两年前曾经与公交人有过一两次联系,感觉那里的中上层领导一来本身能力有待提高,二来拒绝外界建议的情况比较严重。很多管理者对现存的一些问题不够用心,不能进行实地调查(比如有些无人乘坐线路不能撤销,典型例子是332路和558路),不能切实考察问题根本原因所在(比如将间隔大归结于线路长),在线路调整时比较盲目(比如因为快速公交1获得成功,就盲目开通快速2,3。),有时候为了追求政绩,做一些虚假的东西(不切实际的拆线,以及某日“五条地铁一起开通”的“奇迹”。),没有体会无为而治的确切含义,一味用硬手腕治理。
个人出行情况:
出行目的:家--学校通勤,偶尔与同学运转。
出行频率:大约1个月1次,以前多一些。
出行方式:乘坐最频繁的线路:432、617、758、751、985、620;699、628、731;952、983
次频繁的线路:968、112;913、466、696;619,、112电车;快速3、464;750、729;1、728、10
对于夜晚的道路情况还比较满意,但是白天则不敢恭维。
2. 对现状其他城市的评价(并不局限于本人的实地感受,还可依据从电影、小说、杂志、报纸、网络等渠道得到的认识)
?请在全球范围内列举2个你认为“神话般”的城市,可以分别作为理想城市和最差城市的现实代表,并说明原因(100-500字,必要时可配图片或照片);
其他城市去的不多,仅谈下对上海的认识:上海车流量虽然也不小,但是没有北京这样拥堵,或许与他们那边的高架桥有关系。上海公交车速快,价格也贵,但是总体看来客流量与北京的差不多。由此观之,一味降低票价,对于公交出行固然有好处,但是这好处能有多大,就值得商榷。
让公交出行快起来,让道路畅通起来,或许是吸引人们坐公交的最好方法。
3. 关于心目中的理想城市
?请用5个形容词和5张相应的图片(可来源于电影、小说、杂志、报纸、网络以及艺术作品等,亦可是自己的手绘作品)概括你心目中的理想城市;
?请简要描述你心目中的理想城市(包括区位、规模、景观以及当地居民的生活状态等,100-500字);
?请用5个形容词概括你心目中理想城市的交通状况;
?在你构想的理想城市中,根据不同的出行距离,人们可以采用的交通方式有哪些(可自行设定若干距离标准);
?针对上述每一种交通方式,请提出你认为保证质量的最重要的3个条件;
(未必都是形容词,排名不分先后)
心目中的理想城市:
城乡均衡发展、以服务大多数人(百姓)为宗旨、宽松自由的生存环境、努力进取的城市人、向善的社会气氛
心目中理想城市的交通状况:
发达的地铁网、30%的40km以上线路(有人、分段)、70%的10km以下线路(无人、单一)、尽量多且连成网络的公交专用道
限于时间,图片就不找了哈,见谅。
4. 关于未来
?如果你有能力也有权力来改变和改善你现在生活的城市,你会做些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500-1000字,建议配图说明)
如果可能,首先要解决制度问题,将“1”中所述问题一一排除。
其次,针对每一个细节问题,令相关负责人实地调查后制定措施。公交部门需要坚决避免人员冗余的情况,让每个员工,特别是中高层领导,对得起他们享受的待遇。
再次,坚决反对功利化。不要以调整线路数量等指标,衡量业务水平好坏。尽量做到少调整线路,特别是客流量大的线路。即使他们有时收到投诉,也不能采取粗暴的“撤销”策略。须知有人投诉是希望他变得更好,而不是希望他撤销。
最后,积极听取公交迷的意见,“政风”信箱要派上实用。当然,这点已经在慢慢改善。
最后,如果师弟做的是有关公交方面的社会实践的话,那么想对师弟说下我自己的教训:当初做“803快”那个社会实践的时候,初期已经取得一些成果,但由于专业相差太远,后期没能坚持下去,最后没能实现最初目标。师弟的情况与我不同,所学专业更为接近,而且那天见面畅谈过后,感觉师弟的能力是强过我的。希望能够坚持下去,做成一件有头有尾的事情。如有需要,可以随时找我帮忙。希望你所做的一切,能让北京变得更好。加油。 |
|